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1)用35只不同年龄的家兔(自15天胚胎到2年余)和8个不同年龄的人(自出生到8岁)的脑垂体为材料,用石蜡切片法切成4微米厚的连续切片,用五种不同的染色法(包括富尔根氏染色法和甲绿和派啷咛方法),观察脑垂体前叶中实质细胞核仁外移的现象。 (2)9只不同年龄的家兔的脑垂体前叶,用铁苏木精明矾和玛罗里复染在切片上计数了其中实质细胞的数目和有核仁移出的细胞数目,发现有核仁移出的细胞的数目平均占细胞总数的21.8%。 (3)凡有核仁外移的细胞,绝大部分为嫌色细胞,而在嗜色细胞中,尤其是在嗜酸性的细胞中极少见到这种现象,因此核仁外移和细胞的种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4)一部分外移的核仁能穿过脑垂体前叶的血窦而进入血流中。在小的血窦中通常仅可见一个核仁,但在大的血窦中,尤其是在边缘的海绵窦中往往有成群的核仁。这种进入血窦中的核仁可能与脑垂体前叶的分泌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6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TP组(50例)及GP组(46例),TP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方案(TP方案)进行化疗,GP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方案(GP方案)进行化疗,另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治疗前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以及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数(PLT)、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以及大体积血小板比率(P-LCR)及TP组和GP组治疗后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TP组和GP组患者化疗前PT、APTT、TT、FIB、D-dimer、PLT、PCT、MPV、PDW以及P-L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P组与GP组以上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TP组和GP组患者PT、APTT、TT、FIB、D-dimer、PLT、PCT、MPV、PDW以及P-LCR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GP组TT明显长于TP组(P0.05),PLT、PCT明显低于TP组(P0.05)。结论:凝血纤溶功能及血小板参数对于评价不同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不同化疗方案选择对于患者凝血系统均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以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泥炭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增温实验,研究温度升高对不同深度(0-150 cm)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同时针对0-20 cm和20-40 cm土壤设置两个水分处理,分别为土壤原始含水量和淹水状态,研究水分变化对表层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显著提高了活动层(0-60 cm)、过渡层(60-80 cm)、永冻层(80-100 cm)中nifH、nirK基因丰度,温度升高显著提高了活动层(0-40 cm)和过渡层(60-80 cm)中nirS基因丰度。温度升高显著提高了过渡层(60-80 cm)NH4+-N和较深永冻层(140-150 cm)NO3--N的含量,但降低了过渡层(60-80 cm)NO3--N和较深永冻层(120-150 cm)NH4+-N的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NH4+-N含量与nifH和nirS基因丰度呈显著正相关,NO3--N含量与nirK基因丰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温度升高能够通过改变微生物丰度促进过渡层固氮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在增温条件下,淹水处理使表层土壤nirS和nirK基因丰度及NH4+-N含量降低,但提高了NO3--N含量,说明淹水造成了过度还原的条件使反硝化底物浓度降低,降低反硝化微生物活性进而抑制了土壤反硝化作用。该结果对于明确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冻土区泥炭地土壤氮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乌叶蝉属一新种──黄斑乌叶蝉(同翅目:叶蝉总科,扁叶蝉科)王瑞珍,马秀珍(内蒙古林学院呼和浩特010019)我们在呼和浩特市榆林乡海拔1300m山地的辽东栋(Q。。re。。liaot。。sc。。itKoidz)叶片上,采到叶蝉一新种。隶属于同翅目,叶...  相似文献   
95.
成体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是一类主要定居于骨髓,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HSC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各谱系成熟血细胞以维持造血系统的动态平衡。HSC功能特性的维持不仅依赖细胞本身的内在调控,还受到其所处的造血微环境或造血龛(hematopoietic microenvironment or hematopoietic niche)中多种成分的影响,因此研究造血微环境对揭示稳态造血调控、HSC体外扩增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利用体内成像技术和细胞特异的基因敲除技术,发现了造血微环境中多种细胞、细胞因子以及细胞外基质等成分。但作为一个复杂的三维系统,造血微环境的细胞组成、空间区域划分以及在正常造血维持及应激条件下的作用目前仍有争议。近年来,单细胞组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阐明造血微环境的细胞和分子的异质性提供了新方法,为造血微环境的研究翻开了新的篇章。该文就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骨髓微环境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胃癌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和激活的NF-κB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IHC)分别检测了138例胃癌、138例配对癌旁胃粘膜(距癌2cm)和138例配对远离胃癌的手术切缘正常胃粘膜组织(距癌5cm以上)HPA蛋白的表达;138例胃癌组织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蛋白的表达,CD34抗体进行血管内皮染色,用于计数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MGC803中HPA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40例胃癌、40例癌旁胃粘膜(距癌2cm)和40例远离胃癌的手术切缘正常胃粘膜组织(距癌5cm以上)以及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MGC803 HPA mRNA的表达结果胃癌HPA蛋白和mRNA阳性表达率(71.0%,72.5%)明显高于癌旁胃粘膜(32.6%,35.0%)和正常胃粘膜(10.0%,8.8%)(P均<0.01),癌旁胃粘膜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P<0.01)。HPA蛋白和mRNA在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均为阳性,而在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均为阴性。胃癌HPA和激活的NF-κB蛋白阳性表达率,侵袭至浆膜外、有脉管内瘤栓、有淋巴结转移、有远端转移和临床分期Ⅲ-Ⅳ期者明显高于侵袭至浆膜、无脉管内瘤栓、无淋巴结转移、无远端转移和临床分期I-Ⅱ者(P均<0.05)。胃癌HPA蛋白表达和激活的NF-κB蛋白表达成正相关(rs=0.223,P=0.009)HPA蛋白表达和激活的NF-κB蛋白表达阳性胃癌的MVD明显高于HPA蛋白表达和激活的NF-κB蛋白表达阴性胃癌的MVD(P均<0.01)。胃癌HPA蛋白表达和激活的NF-κB蛋白表达均与VEGF蛋白表达成正相关(rs=0.275,P=0.001;rs=0.527,P=0.000)。结论HPA和激活的NF-κB蛋白表达在胃癌的发展及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胃癌HPA蛋白表达与激活的NF-κB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7.
中药甘草的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草作为传统及现代医药中最常用的药物,和一个有重要商业意义的工业资源,近年来国内外对它的研究日益重视。但是甘草商品生产长期靠采挖野生甘草的地下根茎,与甘草主要依赖地下根茎繁殖相矛盾,致使甘草资源在许多地方受到破坏。近年来,虽  相似文献   
98.
晏燕花  付国良  洪炎国 《生命科学》2013,(10):1036-1040
摘要:缓激肽B1受体(bradykinin 1 receptors,B1Rs)是与Gq蛋白相偶联的受体。正常状态下,B1R除了在神经系统中(如脊髓背角浅层和感觉神经节)有少数表达外,其他机体组织中几乎不存在。在炎症或者神经受损的情况下,脊髓背角浅层和感觉神经节B1R表达量大大上升,参与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1R在糖尿病性神经病理疼痛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阻断B1R能有效抑制糖尿病诱发的热痛觉过敏和冷觉及触觉超敏。此外,B1R和癌症痛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所以,对B1R的研究可能会为治疗这些临床顽症提供新的靶点。关键词:缓激肽B1受体;炎性痛;神经病理性痛中图分类号:Q189;Q42;R338文献标志码:A  相似文献   
99.
休眠是植物种子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其机理至今未完全清楚阐明。前期对种子休眠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激素调节上,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参与打破种子的休眠,并与其所引起的种子中活性氧的变化有关。本文简要综述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RNS)、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0s)和植物激素在种子休眠解除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0.
松材线虫的天然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松材线虫病的现行防治措施及存在问题,介绍了植物源和真菌源天然毒素毒杀松材线虫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指出天然毒素在未来松材线虫病生物防治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