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9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中国僜人体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藏察隅县调查了144例(男为60例, 女为84例)僜人成人的67项体质指标, 计算了31项体质指数, 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 对僜人的体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 (1)僜人上眼睑皱褶率、蒙古褶率极低,鼻翼高度多为中等型, 鼻根高度男多为中等型, 女多为低型, 耳垂、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型。(2)在藏缅语族中, 僜人头面部的很多指标值小或偏小, 只有头宽值较大。僜人男女均以高头型、狭头型、中面型率最高。此外, 男性还以中头型(头长宽指数)、中鼻型率最高, 女性还以圆头型、狭鼻型率最高。(3)僜人男女均以长躯干型、中骨盆型率最高。此外, 男性以中腿型、中胸型、宽肩型率最高, 女性以亚短腿型、宽胸型、中肩型率最高。僜人男女身材均以矮型率最高, 僜人体部测量指标值均很小。(4)僜人体质特征与独龙族最为接近, 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的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2.
中国克木人的体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调查了我国克木人285例(男为141例,女为144例)的体质特征,计算出9项观察项目的出现率,58项测量项目的均数和标准差、31项指数值和分型情况,并与我国31个群体的体质特征进行了比较,得出我国克木人的体质特征为:蒙古褶出现率低,男为31.21%,女为32.64%;上眼睑皱褶出现率高,男为90.33%,女为93.75%;鼻根高度中等型出现率最高,男为65.96%,女为47.22%;鼻翼高度多为中等;耳垂多为三角型;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型;发色多为黑色;眼色多为褐色;肤色多为黄色;圆头型、高头型、阔头型、狭鼻型、中躯干型、中胸型出现率最高;男性狭面型、亚长腿型、宽肩型、中骨盆型出现率最高;女性的阔面型、中腿型、中肩型、宽骨盆型出现率最高;男性身高均数为160.2cm,女身高均数为151.5cm,属亚中等身材;克木人男性与女性均具有生活在我国南方的人群的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3.
佤族的体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调查了442例(男258例,女184例)佤族人的67项(观察项目9项,测量项目58项)体质人类学指标,计算了31项体质指数值,统计了部分指数的分型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佤族人内眦褶率低(16.1%),上眼睑皱褶率高(96.8%),鼻根高度、鼻翼高度与上唇皮肤部高度均为中等型,耳垂多为圆型(58.1%),发色多为黑色,眼色多为褐色,肤色多为黄色。身高均数男为160.4cm,女为150.7cm,男女均为亚中等身材。体重均数男为54.9kg女为49.1kg。按指数分型标准,男女均以圆头型、高头型、阔头型、狭面型、狭鼻型、长躯干型、中腿型、中胸型出现率最高。此外,男性以宽肩型、中骨盆型出现率最高;女性的中肩型、窄骨盆型出现率最高。对包括佤族在内的我国32个人群(南、北方各16个人群)13项体质指标值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佤族人身材矮小、纤瘦,面部及五官高度值较大,头长值较小,头面部及五官宽度值较大。佤族人具有蒙古人种南亚类型的体质特征。本文对佤族人体质特征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4.
仿刺参消化系统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仿刺参的消化系统。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粘膜层为假复层或单层的柱状细胞或立方细胞与粘液细胞。粘液细胞分布于前肠的前段和排泄腔。前肠和中肠上皮具蛋白酶、脂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中肠上皮细胞游离端有密集微绒毛,游离端质膜呈碱性磷酸酶活性,上皮下有丰富的血窦,表明具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135.
脱脂奶溶蛋白琼脂扩散试验检测 AhEC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脱脂奶溶蛋白琼脂扩散试验新方法,用于检测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Ah)J-1株两种培养基培养的去菌体上清中的胞外蛋白酶(ECP),同时用经典底物法进行了检测,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相符。与底物法相比,脱脂奶溶蛋白琼脂扩散试验操作简便、敏感性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6.
陆祖军  王永繁  徐华松   《广西植物》2000,20(2):149-152+198
经研究表明枫香亚科植物 (苏合香 L iquidambar orientalis,阿丁枫 Alitangiqia chinesis,枫香L iquidamformosana)茎的初生结构中树脂道的发生方式均为裂生型 ,树脂道的发育经历 :(1)原始细胞分裂阶段 ;(2 )胞间道发生阶段 ;(3)胞间道扩张阶段 ;(4 )树脂道成熟阶段 ;(5)树脂道老化阶段。枫香亚科与壳菜果亚科相比 ,两亚科树脂道自然发生阶段相同 ,但发生方式有别 ,分布区域有异同点。  相似文献   
137.
亚洲21个人群体部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亚洲群体体部测量资料的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认为亚洲群体可分为北方类群与南方类群。北方类群人体格较粗壮 ,如身材高、骨盆宽、体重大、胸围大、四肢相对短。南方类群人体格较为纤细。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从体部特征来说属于南方类群。北方类群还可分为 5个组。每个组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体部特征。  相似文献   
138.
在栖类、在和哺乳类某些运动的视觉系统中发现 对刺激反差极性(变亮或变暗)敏感的运动边缘检测神经元。为揭示这类神经元的信息加工原理,以Wimbbauer等人提出了捍延insker网络为基础,将不同的时空动态受野线性组合,建立了蟾蜍神经节R3类神经元和家鸽岛豆(nLM)神经元的感受野模型,并模拟了R3凶对蠕虫样刺激物的“头/尾偏爱”特征,细胞对刺激物的选择性以及nLM神经元对运动边缘的反差、方向、边缘  相似文献   
139.
兴安盟3个民族5种舌运动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类舌头的一些特殊运动类型(如卷舌、叠舌)是人类群体遗传学的重要指标。国外学者在该方面的研究较早较多[1—3],国内学者近年也已开始涉足该领域[4—6]。本文首次对我国内蒙古兴安盟的3个民族的5种舌运动类型进行调查研究,以探讨其分布频率及特征间相关联系。1 对象与方法于1998年9月测试人员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当地中学进行了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的调查,共获有效资料1852例。受试者身体健康,无残疾,11—20岁,其父母均为同一民族。调查遵照学术界公认的方法进行。2 结果与讨论21 各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比较3个民族5种…  相似文献   
140.
香椿起源和分类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植物地理学和被子植物起源的理论,研究香椿起源问题。根据研究,推测香椿起源于印度东北部和缅甸及其邻近地区。同时回顾了香椿分类地位的演变历史,香椿属于楝科香椿属已无疑义。但是,根据香椿等位酶分析证明,香椿品种间确实存在差异,确定香椿存在变种,尚需发现、研究和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