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桃树体不同部位果实着色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树体冠层不同部位桃果实着色机制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晚熟桃品种‘霞晖8号’为试材,研究了果实3个典型发育时期(硬核期、膨大期、成熟期)树体冠层上部、中部外围、中部内膛和下部的温度、光照环境因子变化动态,并就其对果皮色泽、色素含量的影响及与果实着色相关的基因表达特点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与冠层下部果实相比,‘霞晖8号’冠层上部、中部外围和中部内膛成熟果实果皮a~*/b~*(红色饱和度/黄色饱和度)显著较高。(2)冠层下部成熟果实的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最低而叶绿素含量最高,且与其他部位间差异显著。(3)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差异表明,果皮花色素苷合成是多基因协同调控的过程。(4)果实转色前,低光照强度抑制了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其中对UFGT、DFR、CHS基因的调控作用最明显;果实成熟期,与高光照条件相比,低光照条件下果皮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上调表达。研究认为,树体冠层不同部位光照条件差异可能是导致果实着色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它通过调节与果皮花色素苷积累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控制果皮的着色。  相似文献   
12.
以‘美香’桃为试验材料,于果实着色前用1 000、500、300mg/L的脱落酸(ABA)溶液处理果实,研究了ABA处理促进桃果皮着色的效果以及对果皮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ABA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明显改善了果实着色,且以1 000mg/L效果最为明显。ABA处理显著促进了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和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的前期转录水平,同时促进了类黄酮葡萄糖苷转移酶基因(UFGT)和花色素合成酶基因(LDOX)表达高峰的前移。据此推测ABA可能参与了桃果实花色素苷合成的调控,对花色素苷合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3个桃砧木品种对淹水的光合生理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产中常用的3个桃砧木品种毛桃、山桃和列玛格幼苗为试材,以正常供水为对照,采用模拟水涝试验研究了淹水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桃砧木耐涝的光合机理.结果显示:淹水胁迫下,3个桃砧木叶片净光合速率(Pn)、相对含水量(RWC)、水分利用效率(WUE)、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等均显著低于对照,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试验后期,淹水胁迫下列玛格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显著高于毛桃和山桃,MDA含量显著低于毛桃和山桃,且Pn、RWC、Tr、WUE和Gs下降幅度最小,光合能力最强,而毛桃次之,山桃下降幅度最大;3个桃品种的耐涝性表现为列玛格>毛桃>山桃.研究表明,淹水使桃砧木叶片膜脂过氧化加剧,气孔开度减小,水分代谢机能降低,光合电子传递和光合碳同化能力下降,光合机构受损,光合作用效率降低;而列玛格品种在淹水胁迫下叶绿素合成加强,叶片RWC下降缓慢,光能吸收、传递和水分代谢能力以及抗光抑制和光氧化能力最强,膜脂过氧化程度最轻,从而保持最高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长型桃树光合效能及其季节变化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5年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不同季节4个生长型不同枝类桃树的净光合速率和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特性,探讨它们在春、夏、秋的光合作用特点以及不同生长型之间的光合能力差异。结果表明:(1)供试的4种生长型桃树,年光合能力整体表现为矮化型最强,普通型次之,垂枝型最弱;不同季节中,矮化型、垂枝型和帚型桃的光合能力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而普通型为春季秋季夏季;同一生长型中,长枝的光合能力普遍大于中枝和短枝。(2)4种生长型桃树,年水分利用效率为普通型最高,帚型最低;4种生长型桃树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曲线春季呈现"W"型,夏季为"U"型,秋季为折线型,并以春季的WUE值最高,而夏季和秋季差异不大。(3)各个生长型桃树春季和秋季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型,夏季的光合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并受到有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两种因素影响。(4)整个生长季内,影响观赏桃光合日变化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不同生长型之间以及同一生长型桃树在不同季节的光合效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受到基因型和外界环境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南京桃圃保存的507份桃种质资源进行了花期、花型、花径、雌蕊高度(与雄蕊比)、花粉育性的调查,结果表明,需冷量少的品种花期早于其他大部分种质资源,始花期以及花期持续的时间与当年的气候和花期天气尤其是温度有关.84.4%的种质资源具蔷薇形花,78.5%的铃形花种质资源为黄桃;66.1%的种质资源花径在3.7~4.7cm,花径最大的是观赏鲜食兼用的重瓣花种质资源花玉露;90. 5%的种质资源雌蕊高于或近等于雄蕊,蟠桃88.2%的种质资源雌蕊低于雄蕊;花粉可育种质资源443份,占种质资源总数的87.4%.  相似文献   
16.
无锡水蜜桃品种群体是典型的南方桃优势群体,为研究比较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以41个无锡水蜜桃品种和91个其他桃品种为试材,利用25对位于不同连锁群上的SSR引物评价群体特征,并分析了群体内外的亲缘关系.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结果表明:无锡水蜜桃具有较高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71.74%),仅次于华北品种群(74.64%);该品种群体具有中等程度的遗传多样性,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和Shannon信息指数(H0)分别为0.2068和0.3165,两个指数值均不及华北、西南、华南以及西方国家群体.群体内聚类结果表明:无锡水蜜桃群体内并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但在相似系数为0.83时,无锡水蜜桃的主栽品种聚于同一组.群体间聚类结果表明:无锡水蜜桃与上海水蜜桃群体间亲缘关系最近,相似系数为0.994,其次是日本桃群体(0.985)和浙江桃群体(0.971),这4个类群在聚类图中较早的聚为一类,这与无锡水蜜桃的地理起源和演化相符.  相似文献   
17.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具有前景的肿瘤标志物.本文的目的是应用抗人-GPC3单克隆抗体7D11(7D11McAb),通过免疫组化(IHC)的方法检测HCC组织中的GPC3蛋白,并初步评价其诊断HCC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对HCC病理组织、正常肝脏组织和胆管细胞癌(ICC)病理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来评价7D11McAb的可应用性.同时,应用7D11McAb作为检测抗体对40例HCC,7例ICC和50例正常人的血清GPC3进行检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PC3蛋白在85%(34/40)HCC组织高表达,而在正常人和ICC病人的组织中阳性率均为0%(0/50和0/7).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GPC3在HCC,正常人和ICC病人的血清中阳性率分别为:42.5%(17/40),0%(0/50%)和0%(0/7).7D11McAb的制备为GPC3能大规模应用于临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中国武夷山脉地区野生毛桃(Prunus persica(L.) Batsch)资源分布现状,对浙江、江西、福建武夷山脉地区野生毛桃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收集和评价。此次考察共收集野生毛桃资源244份,来自于武夷山脉地区24个采集点。物候期评价发现这些资源多态性丰富。相关性分析显示,叶芽萌动期、花期与采集点海拔、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评价显示果实性状多态性丰富。通过2年抗涝性评价,初步筛选出53株较抗涝野生毛桃资源后代单株。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淹水时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淹水时间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三者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