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47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91.
植物质体转化开辟了除核基因组之外的另一条遗传转化途径,10几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更多的植物上实现质体转化仍然存在各种困难。本总结了近年来质体转化在各种植物上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影响质体转化成功的因素,从组织培养、转化载体和标记基因等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92.
世界上每年迁徙的鸟超过百亿,它们为什么要迁徙?它们怎样越过大海、沙漠,在浩瀚天空和狂风雨的恶劣天气下不迷失方向,不偏离既定的路线?仅回大陆的西部,每年秋季从欧洲大陆来到非洲的候鸟就有30到40亿之多。  相似文献   
893.
[目的]从棉花黄萎病真菌Verticillium dahliae中克隆木聚糖酶基因,并在毕赤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研究酶学性质.[方法]通过多序列比对设计简并引物,扩增出真菌V. dahliae木聚糖酶基因片段,再采用基因组步行PCR技术获得全长木聚糖酶基因序列.经BLAST比对并结合GT-AG原则分析,该基因含有一个大小为63 bp的内含子,利用DpnI介导的缺失方法对含内含子的全长木聚糖酶基因进行剪接,获得该基因的全长cDNA.将克隆到的cDNA在毕赤酵母GS115进行了表达,重组酶经纯化后进行酶学性质分析.[结果]BLAST比对显示,该cDNA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和已知木聚糖酶的最高一致性为72%.测得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反应pH值为6,在pH5-9维持50%以上的活性,对山毛榉材木聚糖具有最好的水解效果.Mg2 和Ca2 对酶有激活作用,分别提高了33.7%和16.6%,EDTA,β-巯基乙醇和NaN3对酶的活性基本没有影响,Tween-80和DMSO使酶活性提高了28.4%和12.8%.[结论]本文从引起棉花黄萎病的真菌V. dahliae中克隆到的木聚糖酶基因是在GenBank上登录的第一个来自棉花黄萎病真菌的木聚糖酶基因序列.本文所用的克隆方法可以高效的从植物病原真菌和白腐真菌克隆只含一个内含子的11家族的新木聚糖酶基因,避免了摸索原始菌株酶表达诱导条件,检测酶的活性等繁琐的操作.酶学性质分析显示该酶在低聚木糖的制备,面包改良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4.
马立名 《蛛形学报》2005,14(2):70-73
记述胭螨科Rhodacaridae 2新种:新双色革鞍螨Gamasellodes novibicolor sp.nov.和长毛囊螨Asca dolichosetosa sp.nov.,并补充植囊螨Asca plantaria Ma,1996特征描述.  相似文献   
895.
记述毛绥螨属2新种:小板毛绥螨Lasioseius plateculus sp.nov.和黄河毛绥螨Lasioseius huangheensis sp.nov..同时对王氏毛绥螨Lasioseius wangi Ma,1988进行再描述,并对廖氏毛绥螨 Lasioseius liaohaorongae Ma,1996进行更正.  相似文献   
896.
马立名 《蛛形学报》2005,14(1):23-27
本文补充楔形维螨Veigaia cuneata Ma,1996和汤旺河维螨Veigaia tangwanghensis Ma et Yin,1999雌螨形态特征,并描述其若螨.  相似文献   
897.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抗逆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质粒pSB166中包含ED35s启动子、Omega元件及TNOS终止子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定向克隆到质粒pCAMBIA1303,构建了中间表达载体pWR306;以中国野生葡萄华东葡萄白河35-1 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葡萄芪合成酶基因(STS)、醛脱氢酸基因(ALDH),与pGEM-T Easy克隆载体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GEM-T Easy-STS和pGEM-TEasy-ALDH;双酶切重组质粒及表达载体pWR306,将STS、ALDH基因片段与线性表达载体pWR306进行定向连接,构建了葡萄芪合成酶基因及醛脱氢酶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WR-STS、pWR-ALDH,并用改进冻融法导入农杆菌GV3101。  相似文献   
898.
华山松球果挥发性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7月份的华山松球果。用GC-MS分析了健康果和受害果萜类挥发物成分。结果表明,华山松球果挥发成分25种,其中单萜17种。倍半萜8种,7种主要成分均为单萜组分,它们是a-蒎烯、β-非兰烯/4-侧柏烯、β-蒎烯、β-香叶烯、D-柠檬烯和异松油烯。球果受害后,单萜、倍半萜种类没有变化,除β-蒎烯含量减少外,单萜总量和各组分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β-非兰烯/4-侧柏烯含量增加最多;而倍半萜各组分相对含量变化很小。同时,比较了水蒸气蒸馏和二氯甲烷浸提的分析结果。认为水蒸气蒸馏法不适合华山松球果挥发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99.
迁徙鸟类中途停歇期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马志军  王勇  陈家宽 《生态学报》2005,25(11):3067-6075
大多数候鸟的迁徙活动由迁徙飞行和中途停歇两个部分组成。在迁徙过程中,鸟类要多次交替经历消耗能量的飞行阶段和积累能量的中途停歇阶段。从鸟类在中途停歇时期的能量积累速度、体重变化模式以及迁徙飞行中的禁食或食物限制、食物种类的改变、中途停歇的能量快速积累过程对消化器官的影响等方面,对目前迁徙鸟类的生理生态学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并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00.
聚乙二醇单修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单修饰的PEG蛋白偶联物,对获得重复性好的修饰产品,减少后续分离步骤具有重要的意义。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法对单甲氧基聚乙二醇 (mPEG,分子量20000) 进行活化,红外光谱分析, 并考察了其水解动力学性质。对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进行化学修饰,通过正交试验结合SDS-PAGE电泳检测建立了单条PEG链修饰rhG-CSF的条件,单修饰PEG-rhG-CSF的收率为90%。离子交换层析对修饰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高效凝胶过滤色谱(SEC-HPLC)检测纯度达到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