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油菜种植密度与施氮肥对麦茬复种饲料油菜耕层土壤(0~5 cm)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种油菜能显著或极显著性提高耕层土壤微生物量碳(Cmic)、土壤微生物量氮(Nmic)、土壤细菌数(SBN)、土壤真菌数(SFN)和土壤放线菌数(SAN),而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Cmic/Nmic).随油菜种植密度的提高,耕层Cmic、Cmic/Nmic、SBN呈逐渐增加态势,而Nmic、SAN呈降低趋势.随着施氮肥梯度增加,耕层SFN显著提高,Cmic和Nmic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趋势,以1 000 kg·hm-2施肥处理最高.SFN和收获期SAN为先降低后升高,苗期SAN则为先升高后降低.相同处理油菜收获期各土壤微生物活性指标均高于苗期,而600 kg·hm-2苗期SAN则相反.SBN和SAN与Cmic、Nmic呈正相关,与Cmic/Nmic呈负相关,SFN与Cmic、Nmic及Cmic/Nmic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2.
以青藏高原东北缘的12个弯齿风毛菊居群为对象,分析花部器官随海拔的变异机制及其与种子质量和数目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海拔在3500~4500 m时,花丝长、花药长、花柱长和花柱分支长分别为0.52~1.01、0.23~0.63、0.74~1.58和0.11~0.22 cm,且均随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增长,而花粉数量(26.5×10^4~73.5×10^4)显著下降;花粉数量与花丝长、花柱长及花柱分支长均呈显著负相关,花柱长与花丝长呈显著正相关;种子数目与花丝长、花柱长及花柱分支长均呈显著负相关,与花粉数量呈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花丝长、花柱长及花柱分支长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花粉数量呈显著负相关.随着海拔的升高,弯齿风毛菊在花期选择延长花部器官的长度来增大昆虫对花粉的携带量和输入量,到果期生产出具有更强竞争优势和生存能力的大种子(质量大、数量少)来提高适合度.  相似文献   
73.
体外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是进行克隆猪研究所需受体卵母细胞的主要来源, 卵母细胞成熟质量与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能力关系密切. 为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和成熟质量, 进而提高体细胞核移植猪的成功率, 本实验以改进的TCM199培养液为基础液(T), 分别添加10%的猪卵泡液(T+pFF)和 10%的胎牛血清(T+FBS)后进行卵母细胞成熟培养, 以成熟率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率等重要指标为标准, 研究了pFF和FBS对卵母细胞成熟及核移植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 T, T+pFF和T+FBS组在成熟培养后42 h卵母细胞成熟率分别为(53.2±3.8)%, (69.7±3.8)%和(70.2±3.7)%, 添加10%的pFF和FBS显著(P<0.05)提高了卵母细胞成熟率; 3组不同成熟培养液获得的成熟卵母细胞在体细胞核移植后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 但T+pFF组的囊胚细胞数(34.5±2.24)显著(P<0.05)高于T组的囊胚细胞数(26.6±1.25). 来自T+pFF组的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经手术法移植入发情周期为第0天或第1天的18头受体母猪输卵管, 其中有3头受体母猪妊娠发育到期, 获得克隆民猪14头, 其中有6头健康成活至今. 实验结果表明, 培养液中添加10%pFF可以有效提高卵母细胞成熟比例和成熟质量, 在含有10% pFF培养液中获得的成熟卵母细胞具有支持核移植胚胎全程发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介绍了最近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微秒级动力学光谱型闪光光解装置。该装置的时间分辨率约5微秒,一次闪光消耗的能量为400~600焦耳,瞬态光吸收产物的探测灵敏度达到7×10~(-4)O.D.。在该装置上对水合电子和双卤素阴离子自由基的形成和衰变作了观察,水合电子e~-_(aq)的最大吸收在680nm 处,·Cl~-_2、·Br~-_2和·I~-_2的瞬态吸收最大值分别在340nm、355nm和380nm波长处。本文还对这些瞬态产物的衰变动力学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1991年度基金项目的受理、评议和评审工作已于9月初完成。对申请项目的同行评议工作,各学科采用的方式不同,2个学科全部用通讯方式,其他14个学科少量项目通讯评议,多数项目采用会议的方式。各学科的评议工作于8月上旬结束,8月下旬至9月初各学科的评审会同时在北京召开并圆满完成。学部总结后于10月中旬向基金委委务会议汇报。委务会讨论通过后已向各申请单位发函通知申请项日的审批情  相似文献   
7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1992年度面上基金项目和重点基金项目的受理,评议和评审工作已于7月下旬完成。对申请项目的同行评议工作,各学科采用不同的方式:有9个学科全部用通讯方式;其他8个学科主要用会议的方式,少量项目通讯评议。各学科的评审会自6月开始至7月下旬分别在青岛、杭州、西安、威海,长春和哈尔滨等地召开并圆满完成。学部总结后于9月中旬向基金委委务会议汇报,经委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已于9月下旬向各申请单位发函通知申请项目的审批结果。  相似文献   
77.
酵母双杂交衍生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在酵母体内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基因系统,由Fields等人于1989年首次建立并得到广泛地应用。十余年来,随着酵母双杂交迅速推广,不断涌现出一些衍生系统,其中包括酵母双杂交的二元诱饵系统,逆向双杂交系统,非转录读出特点的双杂交系统(如Sos蛋白招募系统、PI3K介导的靶蛋白识别系统和断裂泛素为基础的双杂交系统)以及转录激活因子与其相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双杂交系统(如以polⅢ为基础的杂交系统和RTA系统)等。它们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局限性,扩大了被研究的蛋白质的范围,提高了系统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78.
三倍体毛白杨组织脱分化培养与植株体再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毅  何明珠  马海芸 《植物研究》2002,22(3):288-291
采用毛白杨三倍体幼叶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获得了再生植株。从NAA和IAA与6-BA间进行的18个正交试验中,选择出适宜脱分化培养基MS+6-BA 0.5mg/L+NAA 0.1mg/L,对三倍体毛白杨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7.6%。5种生长素与6-BA配比的再分化培养基中,12MS+IAA 0.1mg/L+6-BA 0.1mg/L对不定芽的分化诱导率可达到68.5%;MS+6-BA 0.5mg/L+NAA 0.01mg/L的培养基可使单芽直接增殖出7.4个芽。在MS+IBA 1.0mg/L的生根培养基上,试管苗的生根率可达85.7%。  相似文献   
79.
添加α-亚麻酸作为底物,经半乳糖诱导,在含有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酿酒酵母总脂肪酸中检测到十八碳四烯酸的生成;同时添加亚油酸和α-亚麻酸时,检测到γ-亚麻酸和十八碳四烯酸生成,而且十八碳四烯酸的含量是γ-亚麻酸含量的3.81倍,表明在酿酒酵母中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不仅能催化α-亚麻酸生成十八碳四烯酸,而且偏好n-3途径中的底物α-亚麻酸.同样,在改变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转译起始密码子周边序列后所构建的转基因酵母中,也得到类似的结果,而且各种目的脂肪酸的含量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0.
Δ^6-脂肪酸脱氢酶对n-6和n-3途径中脂肪酸底物的偏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添加α-亚麻酸作为底物,经半乳糖诱导,在含有少根根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酿酒酵母总脂肪酸中检测到十八碳四烯酸的生成;同时添加亚油酸和α-亚麻酸时,检测到γ-亚麻酸和十八碳四烯酸生成,而且十八碳四烯酸的含量是γ-亚麻酸含量的3.81倍,表明在酿酒酵母中少根根霉Δ^6-脂肪酸脱氢酶不仅能催化α-亚麻酸生成十八碳四烯酸,而且偏好n-3途径中的底物α-亚麻酸。同样,在改变少根根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转译起始密码子周边序列后所构建的转基因酵母,也得到类似的结果,而且各种目的脂肪酸的含量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