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为了明确秋季温度升高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 耐寒性的影响,针对桃小食心虫滞育过程的生理指标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方法】在GXZ-0450型智能光照培养箱中,温度为26~18, 26~20, 26~22, 28~18, 28~20, 28~22, 30~18, 30~20和30~22℃ 9组变温下(高温10 h,低温14 h,相对湿度70%~80%,光周期为12L∶12D)分别诱导桃小食心虫滞育,再对滞育幼虫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 SCP)、结冰点(freezing point, FP)以及体内水、脂肪和小分子糖醇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适宜滞育的光照下变温不会影响桃小食心虫的滞育率,所有脱果的老熟幼虫全部进入滞育,但其生理指标却有很大差异,其中SCP和FP在较高日高温下较高(SCP:F135,2=23.83,P<0.001;FP:F135,2=47.64,P<0.0001),而在较高夜低温下反而较低(SCP:F135,2=52.88,P<0.0001;FP:F135,2=33.34,P<0.0001)。含水量随夜低温和日高温升高显著升高(夜低温:F135,2=13.47,P<0.0001;日高温:F135,2=10.39,P<0.0001)。脂肪含量随夜低温升高下降(F135,2=40.91, P<0.0001),随日高温升高而上升(F135,2=161.18,P<0.0001)。小分子糖醇类物质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各不相同,但差异均显著(P<0.0001):其中海藻糖、葡萄糖和赤藓糖醇的含量随夜低温升高而下降,但在日高温30℃时海藻糖和赤藓糖醇的含量却随夜温的升高而升高,葡萄糖的含量随夜低温的变化无差异;甘油随日高温的升高而显著升高,随夜低温的升高而显著下降;山梨醇和肌醇的含量随夜低温和日高温的变化差异很大。【结论】桃小食心虫不同温度下诱导滞育的幼虫SCP、FP、水、脂肪和小分子糖醇类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滞育诱导期温度对桃小食心虫幼虫的滞育生理有重要的作用,其滞育幼虫起始生理差别可能会影响其越冬。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 Tn 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对于心瓣膜疾病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心瓣膜病患者共108例,入院即记录其年龄、性别、BMI指数、NYHA等,于患者出院1个月后开始随访,随访时间为18个月,根据随访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生存曲线显示随访后的不良预后率;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评价各因素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程度;ROC曲线分析其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P=0.022)、c Tn T(P=0.023)和NT-pro BNP(P=0.016)对患者术后不良预后存在影响,其中,LVEDD的影响程度最高(RR=2.142),其次为NT-pro BNP(RR=2.046);ROC曲线下NT-pro BNP联合c Tn T预测的AUC为0.856,其特异性为83.6%,敏感性为79.3%。结论:NT-pro BNP联合BNP对心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以2012年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登额曲下游河段调查所得的细石核为研究对象,尝试分析该流域的细石叶工艺。研究表明,石制品原料为通天河两岸的河滩砾石,主要为硅质岩。流域内楔形细石核为主要类型,细石核原型以石片为主,台面更新频繁,可见局部更新和全部更新两种方式,局部更新表现为沿台面周缘向内打下浅平、细小的片疤,全部更新表现为将原台面全部修掉。细石核楔状缘预制包括两面加工和单面加工两种方式。作业面更新可见局部更新、全部更新和作业面转移三种方式。局部更新表现为修掉原有作业面的一部分,全部更新即将原有作业面全部修掉,作业面转移表现为转向细石核后缘继续剥取细石叶。细石叶工艺对比研究显示,该区域细石叶工艺与"阳原技术"和"拉乙亥技术"在细石核原型选择、毛坯制作、台面更新以及细石叶剥取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4.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是一种世界性的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的特性,明确小菜蛾在我国的种群发生动态及迁飞路径对其早期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调查了2009年5月我国南京、故城、安阳、大连、公主岭、沈阳6个地区小菜蛾成虫种群的发生动态,并首次利用HYSPLIT平台对不同地区小菜蛾种群的迁飞峰次进行了轨迹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5月我国6个地区的小菜蛾成虫种群存在显著地“突增”或“突减”现象,符合迁飞昆虫在迁飞期的种群动态的典型特征;5月14日南京地区起飞的小菜蛾种群可迁飞至大连,5月19日故城地区起飞的小菜蛾种群可迁飞至公主岭,5月20日安阳地区起飞的小菜蛾种群可迁飞至沈阳;首次明确了小菜蛾轨迹分析的设定参数,800-1200 m为小菜蛾适宜迁飞的飞行高度,飞行持续时间一般为2-3d.  相似文献   
35.
小菜蛾是世界范围内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临界高温(critical thermal maxi-mum,CTMax)是昆虫耐热性的常用指标.采用动态加热方法,利用自行组装的装置测定了小菜蛾的临界高温,以此作为其耐热性指标,研究发育阶段、饲养温度、世代、性别和热激对小菜蛾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下饲养的小菜蛾4龄幼虫的CTMax均值为50.31℃,显著高于1龄幼虫(43.03℃)、2龄幼虫(46.39℃)、3龄幼虫(49.67℃)以及雌性成虫(45.76℃)和雄性成虫(47.73℃);不同饲养温度(20、25和30℃)下成虫耐热性无显著差异;30℃下饲养1代、3代及6代的不同世代成虫CTMax也无显著变化;所有处理雌雄成虫的CTMax无显著差异;40℃下45 min热激可使5日龄雄成虫的CTMax值从45.51℃增加到46.49℃.  相似文献   
36.
利用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和亲和层析技术对重金属Cd进行亲和筛选,共获得两条Cd结合肽序列。将展示有Cd2+结合肽的噬菌体单克隆扩增物对不同重金属离子(Cd2+、Cr2+、Cu2+、Co2+、Zn2+、Ni2+)螯合的树脂进行亲和测定,结果表明Cu2+、Co2+、Zn2+、Ni2+<  相似文献   
37.
TMSG-1 was a tumor metastasis-related gene identified using 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 whose expression level was lower in cancer cell lines with higher metastatic potential and in tumor tissue with metastasis. TMSG-1 was transfected to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 (PC-3M-1E8) with high metastatic potential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MSG-1 on V-ATPase activity, intracellular pH and cell apoptosis.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the encoded protein of TMSG-1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GFP.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of V-ATPase activity among parental PC-3M-1E8 cell line, pcDNA3 transfectant and anti-TMSG-1 transfectant, whereas the V-ATPase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MSG-1 transfectant than that in parental PC-3M-1E8 cell line, pcDNA3 transfectant and Anti-TMSG-1 transfectant (p<0.001). Intracellular pH (pHi) was detected by using the pH-dependent fluorescence probe BECEF. Results showed the pHi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MSG-1 transfectant. Cell apoptosis assay demonstrated cell apoptos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1 transfectant (p<0.01) and BCL2 expression was down regulated.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TMSG-1 protein showed TMSG-1 was a transmembrane protein, which predicted TMSG-1 protein was located in cytoplasm system, such as endoplasmic reticulum and mitochondrial.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MSG-1 up regulation in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 could promote V-ATPase activity, increase pHi and cell apoptosis, and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BCL2.  相似文献   
38.
【背景】近年来,苯胺类化合物加重了生态环境的污染,而生物法处理苯胺类废水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与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从长期受苯胺类化合物污染的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一株能高效降解苯胺的菌株,优化其培养基及降解条件,为苯胺生物修复提供菌株与基因资源。【方法】采用平板法从富集驯化的菌株中筛选出以苯胺为唯一碳氮源和能源的高效降解菌,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菌种,利用单因素筛选实验对降解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条件。【结果】筛选到一株苯胺降解菌BA-6,经鉴定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菌株BA-6对初始浓度为600mg/L苯胺的日降解率可达98%以上。其高效降解的温度范围是30–37℃,pH范围是6.5–7.5。底物利用实验表明,菌株BA-6具有降解多种苯胺类化合物的能力。发酵培养基优化实验获得一种发酵培养基,活菌量高达3.06×1010CFU/mL。【结论】苯胺降解菌BA-6对苯胺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和环境调节能力,在修复苯胺类化合物的生态污染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细胞自然分泌的脂质囊泡结构,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信息交流作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MSCs)是一种来源广泛的多能基质干细胞,其强大的再生潜能及免疫调节能力在肺部疾病的修复和治疗中显示出广阔前景。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MSCs-EV)具有类似MSCs的功能特性,其携带的多种活性因子在肺部组织、肺微环境及肺部疾病中展现出良好治疗效果。主要总结了MSCs及MSCs-EV生物特性,深入讨论了MSCs-EV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柘木总黄酮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凋亡及EGR1/TP53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K562细胞,阴性对照组细胞不进行处理;阳性对照组用终浓度为10 mg/mL的甲磺酸伊马替尼干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终浓度为50、100、200 mg/mL的柘木总黄酮干预。48 h后分别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L-6、IL-12、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GR1、TP53、Wnt、β-Catenin和ERK1/2蛋白水平。[结果]通过生物学数据库http://wwww.hprd.org查找EGR1的相互作用蛋白,发现TP53与EGR1相互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柘木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细胞增殖率和Wnt、β-Catenin、ERK1/2蛋白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IL-6、IL-12、TNF-α和EGR1、TP53蛋白水平增加(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各柘木总黄酮剂量组细胞增殖率和Wnt、β-catenin、ERK1/2蛋白水平增加,细胞凋亡率、IL-6、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