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研究重点针对雨生红球藻绿色游动细胞的增殖培养阶段,分析了在利于细胞增殖的红光条件下,几种培养方式的调整对增殖过程和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红光下,增殖平台期维持时间长,细胞活力稳定,细胞中性脂无累积,但进入平台期前,细胞中性脂有规律波动,进入平台期后相对稳定;通过更新率为20%的半连续培养,细胞数产出较批次培养提高57%;半连续培养中细胞呈现胁迫调节的时间较批次培养晚。随着培养时间增加,半连续培养下细胞营养盐吸收能力降低。(2)初始接种密度与细胞增殖速率及细胞光合活力呈负相关:初始密度低的细胞增殖速率较高,细胞光合作用活力高。(3)在培养过程中添加CO2时,最大密度均有提高,达6.0105 cells/mL,较无添加组提高54%;细胞分裂速率均有提高,但红光下较白光下增殖速率高(分别为0.223/d和0.198/d);添加CO2降低培养液pH,利于维持适宜增殖的pH环境。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细胞粒径在红光和白光下有显著差异:红光下,Fv/Fm显著高于白光下;红光下补充CO2显著减小细胞粒径,而白光下粒径无显著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红光下,采用间断式半连续培养补充CO2培养绿色游动细胞,有利于提升细胞活力与产出。  相似文献   
112.
螺旋霉素(SP)为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含有螺旋霉素Ⅰ、Ⅱ和Ⅲ个组分,其结构的差异为16元内酯环的C3上分别连接羟基(SPⅠ)、乙酰基(SPⅡ)和丙酰基(SPⅢ);SPⅡ和SPⅢ是在相同的3-O-酰基转移酶催化下SPⅠ进一步酰化的产物。SPⅠ、SPⅡ和SPⅢ在生物学活性方面无大差异。为简化螺旋霉素组分,便于今后对其结构进行进一步改造,根据碳霉素和麦迪霉素生物合成中的3-O-酰基转移酶序列,设计了简并性PCR引物,并采用SON-PCR(single oligonucleotide nested PCR)方法,从螺旋霉素产生菌S.spiramyceticus F21中进行特异性扩增,获得了螺旋霉素3-O-酰基转移酶基因(sspA)及其侧翼序列,共约4.3kb(其中的3457nt DNA序列已被Genbank收录,DQ642742)。采用DNA同源双交换技术对S.spiramyceticus F21中的sspA进行了删除。对螺旋霉素原株和sspA缺失变株进行发酵产物提取和HPLC分析表明:原株中SPⅠ、SPⅡ和SPⅢ的相对含量分别为7.8%、67%和25%,变株中则分别为72%、18%和9.6%;变株主要组分为SPⅠ。螺旋霉素sspA缺失变株的获得为螺旋霉素组分简化及其衍生物的结构改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3.
二倍体栽培甜菜与白花甜菜杂交、进一步回交而获得的单体附加系M14,其染色体组成中除了含有18条栽培甜菜染色体外,还附加有一条野生白花甜菜第9号染色体,该附加染色体通过母本的传递率为96.5%;单体附加系传递率如此高的原因是因为M14中有无融合生殖基因的存在。本实验采用mRNA差异展示技术对甜菜无融合生殖品系M14和正常有性生殖的二倍体栽培甜菜A2Y花蕾减数分裂时期的基因表达进行了差异分析。采用GT15A,GT15G,GT15C3种锚定引物,共筛选了20个随机引物,通过RT-PCR检测,获得了6个阳性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应用NCBI的BLASTx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序列、相似序列检索,为进一步克隆无融合生殖基因提供侯选cDNA片段。  相似文献   
114.
拟荒漠豹蛛雌蛛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荒漠豹蛛Pardosa paratesquorum为Schenkel(1963)报道的我国狼蛛新种,但笔者在研究中国狼蛛时发现,原描述中雌、雄配对有误。由于Schenkel指定雄蛛为本种的模式标本,故现将其配对的雌蛛作一补充报道。原Schenkel记述的雌蛛已作为新种(似荒漠豹蛛Pardosa tesquoroides)另文报道。拟荒漠豹蛛Pardosa paratesquorum Schenkel,1963雌蛛体长6.3—8.5mm。背甲深褐色。正中斑黄色,前端膨大,起自后眼列后缘,此斑在颈沟处明显内凹。放射沟清晰。侧斑由2—3个间断的黄色斑点组成。前眼列前凹,短于中眼列。前中眼明显大于前侧眼;前中眼间距大于前…  相似文献   
115.
冷冻干燥法保存曲霉(Aspergillus)33种67株,12年存活率100%;保存22种45株,11年存活91.1%,其中A. candidus, A. flavus, A. restrictus, A. terreus失活。保存青霉(Penicillium)13种19株,  相似文献   
116.
杜立新  张沅 《遗传学报》1995,22(2):91-96
本文提出了畜禽遗传资源系统保存的概念、基本思想及其群体遗传结构变化的数学模型。该理论是将一定时空内某一畜种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作为保存对象、既将活体保存作为基本方法,又将其有机地与高新生物技术结合在一起;既追求系统地保存控制畜种特性的基因资源,又可达到保存地方品种的目的。在假定无世代重叠,群休内存在选择、突变、迁移,且考虑漂变效应的情况下,本文所构建的两个数学模型可分别用来描述一个座位上多个主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117.
研究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头肾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菌脂多糖(LPS)和环磷酸腺苷(cAMP)分别诱导M1型和M2型极化,200 pmol/L维生素D3孵育后对其形态学特征、生物学功能及极化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鉴定来确定维生素D3在巨噬细胞极化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维生素D3能降低诱导后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的死亡率,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在M1型巨噬细胞中维生素D3能够抑制活性氧(ROS)和炎症介质一氧化氮(NO)的产生,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力,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M2型细胞中能够增加精氨酸酶的活性,显著增加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表达水平(P<0.05),最终抑制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促进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发挥抗炎作用;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中Nos-2和Arg-2分别是M1和M2巨噬细胞的生物标记基因。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鱼...  相似文献   
118.
为了明确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越冬异色瓢虫存活的影响,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了秋冬季收集的异色瓢虫自然种群在不同温湿度组合下,经不同时间后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最佳温湿度组合为0℃,RH75%。此条件下处理6个月以上时存活率仍达80%以上,存活时间近9d;温度对异色瓢虫的存活影响最大,湿度次之,温湿度的交互作用最不重要;由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处理时间下,温湿度与存活率和存活时间之间关系的一系列二次回归方程。对方程分析表明:0~4℃为异色瓢虫越冬的适宜温度,小于0℃的低温引起存活率下降和存活时间缩短,RH70%~80%为异色瓢虫越冬的适宜湿度,低于RH60%和高于RH90%不利于存活;处理后的异色瓢虫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小。但处理时间为6个月以内时,存活率的下降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19.
<正>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我国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之一,其种类繁多,迄今为止种的定名沿用传统分类方法,这对于种间的分类是合理的,但对于种以下菌株的分类鉴别带来很大困难,从而限制了优良菌株的筛选和鉴定。近年来,应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对白僵菌种间和  相似文献   
120.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TRAIL)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 构建包含HBx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HBx, 转染BEL7402肝癌细胞, 建立可稳定表达HBx的肝癌细胞系BEL7402-HBx, 同时设立空载体pcDNA3转染对照组细胞BEL7402-cDNA3. 台盼蓝染色计数, Caspase3活性检测和TUNEL法检测TRAIL诱导BEL7402, BEL7402-cDNA3, BEL7402-HBx细胞凋亡的情况, 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3组细胞表面TRAIL受体的表达水平. 此外, 利用硫代反义寡核苷酸封闭HBV全基因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2.15中HBx蛋白的表达, 观察阻断前后对TRAIL诱导凋亡敏感性的改变, 进一步反向验证HBx对TRAIL诱导凋亡的调节作用. 台盼蓝染色计数提示TRAIL 对BEL7402, BEL7402-cDNA3, BEL7402-HBx均有剂量依赖性的细胞毒作用, 但在相同浓度TRAIL作用下, BEL7402-HBx细胞较BEL7402, BEL7402-cDNA3细胞有更高的敏感性. Caspase3活性检测结果分析发现, TRAIL作用后BEL7402-HBx细胞在较短时间内有更高的Caspase3活化水平. TUNEL结果显示, 10 mg/LTRAIL作用下, BEL7402-HBx细胞凋亡率可达(41.4±7.2)%, 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 反义封闭HepG2.2.15细胞中HBx基因的表达可部分阻断TRAIL诱导的凋亡. 两组实验结果均显示HBx的表达变化并不影响细胞表面TRAIL受体的表达模式. HBx蛋白参与调节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 可能在HBV相关疾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这一作用与TRAIL受体表达水平无关. 从两个不同的侧面证实了HBx对TRAIL诱导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为进一步论证凋亡失衡在HBV感染相关肝炎及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论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