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2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鉴于基因的异常表达在CRC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多基因预后风险预测模型以对CRC患者的生存结果进行分层和预测。在3个独立的转录组数据集中鉴定人类CRC肿瘤组织样本和正常结直肠组织样本之间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基于219个重叠的DEGs,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鉴定出31个具有预后价值的基因;采用LASSO Cox回归分析构建一个由13个基因组成的预后模型,其预后预测效果通过KM(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时间依赖性ROC分析在验证集中得到验证。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基于该模型的风险评分可以作为CRC患者生存结局[包括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isease special survival,DSS)]的独立预测因子。功能分析表明,该模型与CRC患者的免疫状态和化疗反应密切相关。此外,...  相似文献   
72.
青蒿毛状根合成青蒿素的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影响青蒿(ArtemisiaannuaL.)毛状根生长及青蒿素合成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最适的培养条件为:初始pH5.8~6.0,摇瓶转速130~150r/min,摇瓶装液量体积分数为25%,光照周期为16h/d,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经过25d培养获得青蒿素产量为223.3mg/L。  相似文献   
73.
p73基因     
p73基因黄君富房殿春鲁容(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重庆400038)关键词p73p53抑癌基因人们对抑癌基因p53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p53基因的缺失及失活与50%的人类肿瘤发生有关。人们早就认为,在复杂的生物学...  相似文献   
74.
p33^ING1——一种新的肿瘤抑制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33ING1——一种新的肿瘤抑制蛋白黄君富房殿春罗元辉(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重庆400038关键词p33ING1p53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抑癌基因的失活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得最多的是p53基因。p53的失活...  相似文献   
75.
膜表面补体调节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衰变加速因子(DAF)膜辅蛋白(MCP),CD59是细胞膜上存在的3种补体下调因子,它们可保护宿主细胞不受本身补体系统的损伤,在异种器官移植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本文讨论这3种因子的结构,特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外源基因直接转移技术之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源基因直接转移技术有PEG法、电击法、基因枪法、微注射法、脂质体法、生殖细胞转化法等.本文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生殖细胞转化法是一种值得探索和应用的转化方法  相似文献   
77.
油菜(Brassica napusL)的收获系数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国同油菜收获指数的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的收获指数存在变异,其变异规律大致是:1)中熟品种的收获指数高于早熟品种及晚熟品种;2)中长角果的品种较长角品种具有更高的收获指数;3)高产的新品种具有较高的收获指数;4)油菜粒壳比,角杆比及千粒重与收获指数呈正相关,杆重与收获指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8.
对1402份来自于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的土样进行裸胞壳属(Emericela)菌的分离。结合菌落形态及扫描电镜下子囊孢子的形态将各菌鉴定到种。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地区分布有8个种,1个变种,分别是无冠裸胞壳(Emericelaacristata)、皱折裸胞壳(4Emericelacorrugata)、茴香裸胞壳(Emericelafoeniculicola)、宫治裸胞壳(Emericelamiyaji)、构巢裸胞壳(Emericelanidulansvar.nidulans)、构巢裸胞壳宽脊变种(Emericelanidulansvar.lata)、四脊裸胞壳(Emericelaquadrilineata)、褶皱裸胞壳(Emericelarugulosa)及波状裸胞壳(Emericelaundulata)。除银川地区以Emericelaacristata为优势菌外,各地区以Emericelanidulans最为常见。文中对常见菌种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对在我国较少见的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Ⅱ)、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alpha联合检查诊断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 年5 月至2014 年10 月收治的胃病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根据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结果,将其分良性胃病组、胃癌组以及健康组,比 较三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铁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alpha水平,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Ⅱ)、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alpha单 独和联合诊断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良性胃病组以及胃癌组的血清PGⅠ/Ⅱ水平较低(P<0.05), 与良性胃病组比较,胃癌组血清PGⅠ/Ⅱ水平较低(P<0.05);与健康组比较,良性胃病组以及胃癌组的血清铁蛋白以及TNF-alpha水 平较高(P<0.05),与良性胃病组比较,胃癌组血清铁蛋白以及TNF-alpha水平较高(P<0.05)。PGⅠ/Ⅱ、铁蛋白以及TNF-alpha联合检测 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88.4%以及83.1%,高于单一检测。结论:血清PGⅠ/Ⅱ、血清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alpha联合 检测诊断胃癌的效能优于单一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