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本文用富士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清支原体抗体(抗MPIgM)。结果:38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1例血清抗MPIgM阳性,其中1∶80阳性3例,1∶160阳性7例,1∶320阳性1例。揭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激素及丙种球蛋白疗效差,必须给红霉素抗支原体感染治疗方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2.
园林苗木养护管理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园林育苗和苗木养护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人承重关节内受到的多种机械应力(剪切力、张力、静水压力等)在调节关节软骨细胞的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对人膝关节软骨细胞施加不同强度周期性静水压的压力模型,观察不同压力强度下软骨细胞的生长形态、增殖和凋亡情况。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正常成人膝关节软骨细胞,将培养的第3代软骨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0.5 MPa组、1.0 MPa组、3.0MPa组、5.0 MPa组、8.0 MPa组,应用高压恒温静水压加载系统分别给予各组不同强度压力作用5 d,每日1 h。甲苯胺蓝染色法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鉴定软骨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5 MPa、3.0 MPa组无明显差异(P0.05);1.0 MPa组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凋亡(P0.05);5.0 MPa组出现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活力降低,凋亡率增加(P0.05);8.0 MPa组则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增殖的抑制和细胞凋亡趋势(P0.05),以及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论:不同强度的周期性压力对人软骨细胞的新陈代谢产生了不同影响,尤其在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方面。利用本压力实验模型能体外模拟人负重关节软骨细胞的受压情况,初步确定了人软骨细胞压力实验中压力梯度的选择。为软骨细胞的压力损伤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为进一步探寻压力作用与骨关节炎的关系提供了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74.
有机固体废弃物堆肥的物质变化及腐熟度评价   总被引:71,自引:8,他引:63  
堆肥是资源化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机固体废弃物的种类繁多,物科的性质差异很大,另外,由于堆肥条件的不同,也会引起堆肥的物质变化有很大差异.堆肥的稳定度和腐熟度是衡量堆肥产品质量的尺度,其评价对于安全农用有着重要意义.稳定度则重于堆肥施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腐熟度则重于堆肥施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它们受堆肥物料,堆肥条件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评价指标因而多种多样.堆肥稳定度主要从堆肥的温度、颜色、CO2是最为简便的稳定度评价指标,当其趋于环境温度时,表明堆肥达到稳定.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指标很多,包括化学指标、生物活性指标以及植物毒性指标3类,其中种子发芽系数作为植物毒性指标被认为是最可靠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5.
(图片见封三、四) 四川省成都盆地南缘的雷波县,地处大凉山区,这里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森林植被保存完整,植物种类繁多,有亚热带植物基因库之称。这里天然杜鹃花,已经知道的有38种,多数种类是在3—6月份开花,从海拔700米至3400米的高山区都有杜鹃花分布,开花时节,五彩缤纷,绵延数十里,形成浩瀚的花海。海绵杜鹃(Rhododendron pingianum)常绿大  相似文献   
76.
凹叶木兰(Magnolia sargentiana),又名厚皮、应春花、二扬花,彝族群众称之为基普。系木兰科树种。主要分布于四川小凉山、峨眉山、二郎山等地,云南北部也有。生长在海拔1400—2500米的阔叶林中。凹叶木兰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胸径1.3米。叶倒卵形,先端圆形、凹缺或具短尖。3—4月开花,先花后  相似文献   
77.
进行了叶綠素和类胡蘿卜素的水平纸层析法的研究。以苯-石油醚(1∶1)和苯-石油醚-丙酮(1∶5∶0.5)两个系统分别作单向平行展开,能将小麦叶綠体色素分离成10个斑点。经鉴定其中包括:叶綠素a、叶綠  相似文献   
78.
本论文以蜜环菌属(Armillaria mellea)真菌CPCC 400891为研究对象,基因组挖掘分析发现该菌株基因组中含有18个倍半萜合成酶编码基因,但其功能却鲜有报道。采用色氨酸营养缺陷型表达载体pYET,并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J5464为宿主菌分别表达蜜环菌来源的18个倍半萜合成酶编码基因(Arm_STS1-Arm_STS16)。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分析平台,对构建的重组菌(BJ-Arm_STS1-BJ-Arm_STS16)发酵产物进行采集分析。结果显示,蜜环菌CPCC 400891来源的12个倍半萜合成酶归属于新的类群:亚家族Ⅳ。同时,10个倍半萜合成酶在酿酒酵母中确定表达。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标准参考数据库(https://webbook.nist.gov/)检索比对,共鉴定17个倍半萜(醇)分子,包括α-雪松烯、β-雪松烯、罗汉柏烯、杜松萜烯、β-花柏烯和毕橙茄醇等。GC-MS检测分析发现,亚家族Ⅳ类群倍半萜合成酶均能合成多个(种)倍半萜分子。综上所述,本研究为后续改造并优化特定倍半萜合成酶,从而为深入开展STSs的催化机制研究奠定基础,也为从蘑菇类大型真菌中发现更多新颖的倍半萜合成酶提供依据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