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微生物学家正在集中研究分解木质素的一些微生物。这些细菌和霉菌降解木材主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另外还有一些能用于树脂、塑料、胶粘剂和各种其它产品的有用化合物。目前,这些化学品是从日益减少的石油资源中获得的。该大学分子遗传中心已从密执安生物技术研究所得到一笔赠款,用来进行转变木质素微生物的基本研究。全世界大约有30个不同实验室也在研究木质素的转变。在过去十年里,已经研究出几种方法,能测定出长在腐朽木材上的许多微生物中,哪些  相似文献   
72.
<正> BioTechnica跨国公司的英国分支机构—BioTechnica有限公司与英国最大的私有合同公司之一的Contracts Division of the Miller Buckley Civil Engineering Group达成一项协议,愿意为清除污染的土壤和流体有毒废物提供一些生物技术服务。由新合伙人提供的其中一项服务是对原地利用微生物处理的设计和装备,以净化垃圾填埋地点。这些处理包括从原地分离土着微生物,并在实验室环境下驯化,其后再把它们放进污染的地面。使用  相似文献   
73.
<正> 许多植物生物技术公司遇到一些困难,因为他们虽有长期打算,但在最近一个时期却很少生产商品化的产品。为了避免类似问题,植物遗传公司(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强调在最近一个时期能生产一些商品化产品,即使该生产过程完全依靠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据该公司总经理Zachary Wochok说,他们已出售一种马铃薯新品种、5个不休眠苜蓿品种和一个  相似文献   
74.
<正> 通过遗传操作使植物对除草剂产生抗性已越来越接近现实。以Calgene公司(戴维斯,加利福尼亚)Luca Comai为首的研究人员为了使植物对除草剂草甘膦产生抗性,利用根癌土壤杆菌中的Ti质粒把aroA基因转移到烟草细胞中,并利用这些细胞再生出抗除草剂的植株。据Calgene公司的Robert Good man说,在农场发现的那些再生烟草植株中,实际上只  相似文献   
75.
加拿大的一些科学家研究出一种能改良马铃薯的细胞融合技术。Ontaria公司(Allelix)的一些研究人员设法将两个遗传类型上远缘的马铃薯进行杂交,这是正常的杂交育种所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76.
缺血是临床疾病中最常见原因之一,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脑缺血等器官缺血最重要病理生理过程,缺血性疾病通常可在早期采用溶栓和抗自由基损伤等技术来防治。氢气目前仅作为保健品使用,尚未应用于临床,富氢盐水作为一种含氢注射液,能够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炎性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减少氧化应激,从而对器官起到明确的保护作用。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临床发生率极高,富氢盐水作为一种能够普及、应用方便的保护剂,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富氢盐水用于防治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为降低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和抑制炎性因子上调。  相似文献   
77.
醉马草水浸液对豌豆蚜触杀活性及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亚玲  李春杰 《生态学报》2021,41(4):1492-1500
为探讨醉马草水浸液对豌豆蚜触杀活性及种群增长的影响,采用带虫浸叶法比较不同生育期醉马草带菌(E+)和不带菌(E-)水浸液对豌豆蚜触杀活性及种群生命表,测定了豌豆蚜的死亡率及触杀后对其生殖期,平均繁殖力,繁殖率及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醉马草带菌(E+)水浸液触杀豌豆蚜后对其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在苗期时,E+水浸液触杀豌豆蚜后校正死亡率最高,繁殖力最低,内禀增长率(rm=0.145 d-1)和净生殖率(R0=4.802头)均为最小值。在成熟期时,E+水浸液触杀豌豆蚜24 h、48 h和72 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6.15%,19.01%,9.07%;繁殖期(3.87 d),平均繁殖力(8.80头),繁殖率(1.40%),内禀增长率(rm=0.208 d-1)和净生殖率(R0=8.820头)。在枯黄期时,E+水浸液触杀豌豆蚜后校正死亡率最低,繁殖力最强,内禀增长率(rm=0.247 d-1)和净生殖率(R0=13.647头)均为最大值。不同生育期醉马草E-水浸液触杀豌豆蚜后对其种群繁殖无显著影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苗期醉马草E+水浸液对豌豆蚜有较好的触杀效果,校正死亡率高,且触杀后当代繁殖力减弱,种群扩建时间延长,不利于其种群繁殖和增长;故苗期醉马草E+水浸液具有很好的杀虫潜力,所采用水浸液方法制备简单,成本低,可为新型植物源农药研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持续增加的氮沉降加剧了森林土壤氮磷养分失衡, 并且已成为当前生态学领域关注的热点。真菌作为土壤中主要的微生物, 在维持养分平衡, 促进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该研究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土壤为研究对象, 通过施加硝酸铵模拟大气氮沉降, 设置对照(CK, 0 kg N·hm-2·a-1)、低氮(LN, 40 kg N·hm-2·a-1)和高氮(HN, 80 kg N·hm-2·a-1) 3个处理, 利用高通量测序并结合FUNGuild真菌功能预测, 研究亚热带地区杉木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对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 氮添加降低了杉木幼苗的生物量和叶片磷含量。在杉木土壤中, 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是真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优势类群, 三者的相对丰度约占整个真菌群落的76.71%-86.72%。短期氮添加对真菌门水平物种组成的影响不显著, 但LN处理较对照处理显著提高了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的相对丰度。在目水平上, 与对照相比, LN处理也显著提高被孢霉目(Mortierellales)的相对丰度, HN处理显著增加银耳目(Tremellales)的相对丰度, 但显著降低粪壳菌纲(Sordariales)的相对丰度。并且LN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 且与被孢霉目和球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表明氮添加可能通过改变与磷转化相关的真菌类群来维持杉木生长的磷有效性。此外, LN处理显著降低了腐生营养型真菌的相对丰度, 但是显著增加了丛枝菌根真菌的相对丰度。总之, 土壤真菌功能类群可以通过改变不同功能类群相对丰度来参与土壤养分循环。  相似文献   
79.
秦岭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秦岭地区不同林龄(5年生、10年生、20年生、30年生和4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剖面p H值、有机质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p H值随着林龄有降低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升高趋势。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在近熟龄期显著高于幼龄期。土壤中的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林龄都呈"高—低—高"的趋势,幼龄期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近熟龄的,而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是近熟龄期的显著高于中幼龄。土壤速效养分和酶活性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显著的降低。相关分析表明磷酸酶活性与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脲酶活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脲酶与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负相关(P0.05),与p H值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秦岭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入近熟林之后土壤肥力有一定的恢复,而在中幼龄阶段土壤养分比较缺乏,尤其是氮磷。  相似文献   
80.
摘要:【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持留菌的特征,分析鲍曼不动杆菌Ⅱ型毒素-抗毒素(TA)系统的多样性及分布,探讨TA系统与持留菌形成的潜在关联。【方法】采用分属于6 大类中的6种不同抗生素分别筛选的方法分离并定量鲍曼不动杆菌的持留菌;应用PSI-BLAST及TBLASTN程序分析72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的Ⅱ型TA系统;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44株临床多重耐药(MDR)的鲍曼不动杆菌中5个Ⅱ型TA系统的分布。【结果】我们发现不同抗生素处理得到的鲍曼不动杆菌持留菌的数量并不相同;对多数抗生素而言,浓度越高,得到的持留菌数量越少;处于生长平台期的菌株中相比对数期含有更多的持留菌;多粘菌素B及妥布霉素均具有杀灭部分持留菌的能力;鲍曼不动杆菌所有菌株中均含有Ⅱ型TA系统,HTH/GNAT类型在菌株中分布最为广泛;所有700余株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中共含有15个潜在的Ⅱ型TA系统;三类普遍存在于已知基因组中的明确功能的Ⅱ型TA系统在临床多重耐药菌株中同样分布广泛,且HigB/HigA的表达量在标准株的持留菌中显著增高。【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持留菌水平与菌株的生长状态、抗生素的种类及浓度密切相关。Ⅱ型TA系统在鲍曼不动杆菌已知基因组和临床多重耐药菌株中普遍存在,其中,HTH/GNAT、GP49/Cro(HigB/HigA)及DUF497/COG3514三种类型的Ⅱ型TA系统可能在鲍曼不动杆菌持留菌的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