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0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一种载体构建的新方法:重组融合 PCR 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42.
段永刚  陈香美 《细胞生物学杂志》1995,17(1):48-48,I003,I004
本文观察了Ⅰ型胶原,内波素对肾小球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探讨了Ⅰ型胶原和内皮素对培养的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产生层粘连蛋白、纤连蛋白和Ⅳ型胶原的影响。结果提示:Ⅰ型胶原可以明显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内皮素对系膜细胞的增殖有一定作用;Ⅰ型胶原可以促进内皮细胞产生层粘连蛋白和纤连蛋白,并可以促进系膜细胞产生Ⅳ型胶原;内皮素可以促进系膜细胞产生FN增多。  相似文献   
443.
本文分析了126例家族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发病情况,一级亲属发病99例(74.4%),二级亲属26例(19.6%),(6.0%)。其中一、二级亲属均发病者7例,故各级亲属发病总数为133例,符合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三级亲属的发病规律。根据本组资料算得家族性甲亢遗传度为83%。此外,还分析了甲亢发病诱因,有诱因者占84.1%,其中家族、工作纠纷及工作紧张为主要诱因,占63.5%。  相似文献   
444.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病原菌分布及白细胞介素35(IL-35)的炎症控制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机械通气的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AP将其分为VAP组(n=70)和对照组(n=82)。收集VAP患者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CD25~+CD127dim/-调节性T细胞(Tregs)比例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5(IL-3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同时检测并比较经佛波酯和重组人IL-35刺激后的Tregs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35、IFN-γ、TNF-α水平。结果 70例VAP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2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2.81%,革兰阳性菌占14.84%,真菌占2.34%。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最高,对头孢哌酮的耐药率最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最高,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最高,对头孢哌酮的耐药率最低。VAP组患者PBMCs中CD4~+CD25~+CD127dim/-Tregs比例及血清中IL-35、IFN-γ、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2.675、36.631、13.464、8.482,均P0.001)。经重组人IL-35刺激后的Tregs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35水平显著高于佛波酯刺激后(t=8.886,P0.001)。经重组人IL-35刺激后的Tregs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FN-γ、TNF-α水平显著低于佛波酯刺激后(t=14.091、7.588、均P0.001)。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呈现多药耐药性,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IL-35可通过调控Tregs功能降低促炎因子分泌从而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过程中发挥抗炎症作用,提示IL-35可能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45.
快速而广泛的城市化过程对城市热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全面了解城市化进程如何影响城市热环境演变及其趋势差异对于城市生态安全、环境质量及居民健康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MODIS Aqua卫星2002—2020年夏季逐日白天地表温度产品,结合遥感植被指数和不透水面覆盖信息,使用归一化地表温度和热岛比例系数作为地表热环境衡量指标,利用M-K趋势检验和解释度分析,探究上海市城市化进程中夏季地表热环境演变趋势的城乡差异及其对城市空间更新的响应。结果表明:2002—2020年,上海市地表温度线性增长率为0.09℃·a-1,热岛比例系数呈先上升(2002—2010年)后下降(2010—2020年)的变化趋势。上海市夏季平均地表温度总体呈现中心城区>新城区>农郊区的特征。2002—2020年,1.6%的区域表现出显著降温趋势,其中54.0%分布在中心城区;39.5%的区域表现为显著增温趋势,其中77.6%分布在新城区。上海高度城市化的中心城区出现集中的显著降温区域,而在其他区域尤其是新城区表现为显著增温趋势。上海从城市扩张向城市空间更新的转变是中心城区出现集中显著降温...  相似文献   
446.
在静置、搅拌及通气搅拌3种不同控氧条件下,分别用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B3发酵及全细胞转化合成了苯乳酸,考察菌体生长、葡萄糖消耗及其发酵与转化合成苯乳酸的规律。结果表明:在转速100 r/min的搅拌条件下,L.casei B3发酵合成苯乳酸的浓度比静置发酵条件下提高了41.4%;但在空气流量2 L/min及转速100r/min的通气搅拌下,发酵合成苯乳酸的浓度较静置发酵时下降了60.3%;以8 g/L苯丙酮酸为底物,以相应静置、搅拌及通气搅拌条件下所得的菌体为全细胞催化剂转化合成苯乳酸,其摩尔转化率分别为67.2%、62.7%和35.9%。此结果说明:适度的搅拌促进了发酵过程的底物和产物传质,但充足或过量供氧会影响细胞内的转化合成酶系,不利于苯乳酸的全细胞转化合成。  相似文献   
447.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巨核变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对两例慢粒急性巨核变进行骨髓象分析、组化染色、免疫分型,结果与结论:诊断主要依赖形态学、组化染色、免疫学特点。  相似文献   
448.
HD-Zip转录因子在光信号转导、非生物胁迫、叶片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HB22转录因子是HD-ZipⅠ亚家族的成员之一。为研究PsnHB22基因的功能,从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cDNA中克隆PsnHB22基因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进行烟草(Nicotiana tabacum)的遗传转化,以获得该基因过量表达的转基因株系。对转基因株系进行PCR、qRT-PCR分子检测后观察表型,结果显示在营养生长时期,转基因烟草叶片窄小并且株高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测定转基因烟草及野生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发现转基因烟草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由此推测PsnHB22基因在植株高生长、光合作用及叶片的形态建成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9.
组蛋白乳酸化修饰是一种由乳酸介导的新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参与炎症、纤维化和促血管生成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等疾病密切相关,亦是潜在的药物新靶标。本文简要介绍了组蛋白乳酸化修饰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非肿瘤性疾病中的作用,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干预提供新思路,亦有助于了解组蛋白乳酸化修饰的功能和机制。  相似文献   
450.
地下水位变化对泥炭地的植被组成及多样性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从而可能会深刻改变泥炭地的储碳潜力。目前,有关泥炭地植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水位波动的响应还存在较大争议,且有关亚热带贫营养泥炭地地下水位对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选择鄂西南贫营养泥炭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4个地下水位梯度(–4 cm、–8 cm、–12 cm、–20 cm)下的植被组成、多样性、生物量及土壤有机碳含量,以探究不同水位梯度对鄂西南贫营养泥炭地植物多样性、生物量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总酚含量显著降低,而溶解氧含量显著增加(P <0.05)。并且,低水位(–20 cm)处土壤有机碳含量是高水位(–4 cm)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72%。(2)地下水位显著改变鄂西南贫营养泥炭地物种组成,随着地下水位下降,灌木物种数量增加,且以浅根系的杜鹃花科和蔷薇科植物为主。(3)总体上,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灌木多样性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P <0.05),而草本植物多样性变化不显著。(4)地下水位对植被地上总体生物量影响不显著,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