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检测一年生、四年生、六年生、八年生及四十年生白桦树各器官以及白桦组培苗诱导的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细胞中齐墩果酸和白桦酯醇的分布和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树龄白桦的叶、茎外皮和根皮中都能检测出齐墩果酸和白桦酯醇,但主要集中在茎外皮,叶片和根皮中含量极低,齐墩果酸和白桦酯醇含量分别以四年生和八年生白桦茎外皮中最高。由白桦组培苗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及其悬浮培养细胞和组培苗根诱导的愈伤组织中都能测出白桦酯醇,其含量以茎段诱导的悬浮培养细胞中为最高。组培苗、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及其悬浮培养细胞、叶片和根诱导愈伤组织中均可以检测出齐墩果酸,其含量以悬浮培养细胞中的为最高。  相似文献   
12.
1 植物名称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Labnll.)Warb.] 2材料类别 种子。 3培养条件 (1)基本培养基:MS;(2)增殖培养基:MS+6-BA1.0mg.L^-1(单位下同)+KT1.0+NAA0.05;(3)生根培养基:1/2MS+NAA0.2。上述培养基均添加3%蔗糖、0.8%琼脂,pH5.7,培养温度为(25±2)℃,每天光照培养16h,光照强度25μmol·m^-2.s^-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氨肽酶N(APN)的表达,并通过分析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关系,探讨AP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直肠组织中APN、VEGF和bFGF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0例结肠癌组织中APN的阳性率达52.5%(21/40),15例转移淋巴组织中达66.67%(10/15),在结直肠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直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VEGF与bFGF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期和有无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APN与VEGF、bFGF的表达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AP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VEGF、bFGF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共同参与调节结直肠癌的发展,对于评估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测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生态系统管理,防范与降低区域生态风险,以镇江市丹徒区为例,以2000、2005年ETM和2010年TM遥感数据为基础,基于景观指数构造评价区域生态风险的量化指标,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0年,研究区林地、湿地、水域等自然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加深、分散程度增大,生态损失度呈上升趋势,建设用地不断扩张.2000、2005和2010年,较高以上程度生态风险面积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5.7%、9.0%和10.2%,主要分布在平原圩区和丘陵地带.研究期间,生态风险程度由低级别向高级别转换的面积为296.2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48.0%,生态风险程度仅在局部小范围内有所下降,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对景观格局干扰程度加深,生态风险分布空间差异明显.利用临港资源、开发天然湿地、建设工业园区和快速城市化等措施,导致研究区生态风险程度加深、转换速率加快,应及时制定生态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西南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四川省的西北大地上 ,镶嵌着一颗巨大的明珠———卧龙自然保护区 ,闻名中外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坐落其间。从海拔 50 0米的四川省省会成都驱车西行 ,在平整的水泥公路上飞驰 ,路过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举世无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约经两个半小时的行程 ,便到达了海拔 1 2 0 0米至 62 50米的、风景秀丽的卧龙自然保护区。“熊猫之乡”和“大自然的广谱基因库”卧龙自然保护区始建于 1 963年 ,是四川省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1 975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 ;1 980年加入世界“人与…  相似文献   
16.
用中国药品生物品检定所检定合格的国内外HBsAgEIA试剂及ABBOTT抗-HBs、抗-HBcEIA试剂,对所收集的13份HBsAg疑难判定血清进行检测,并用PCR方法检测血清中HBVDNA,结果显示国内外HBsAg试剂对部分HBVDNA阳性样品的检出率差异较大,提示这些样品可能为S基因突变株或HBsAg含量较低,因此,HBsAgEIA试剂的敏感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并应进一步研制检测S基因突变株的  相似文献   
17.
从大量霉菌中选育到一株具有较高富马酸酶活性的温特曲霉(Aspergillus wentii) A5-61。在摇瓶培养条件下,32℃ 96小时,产L-苹果酸达10.49g/100ml,对富马酸的转化率达90.80%。利用菌体细胞,进行酶转化试验,结果表明:1.6g湿菌体接入25ml含富马酸10.0%(用NaOH中和至pH7.0)的转化液中,35℃16~24小时,连续转化三次,分别产生L—苹果酸9.61g/100ml、9.73g/100ml、6.93g/100ml。对菌体整体细胞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其最适反应温度35℃,最适反应pH7.0,Cu2+对该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酶的Km=0.154mol/L,Vmax=0.0571mol/L·h。  相似文献   
18.
广东鉴江口与湛江港的桡足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绪言 广东珠江三角洲及其附近的各河口均盛产“虾春”,并成为当地的特种渔业。雷州半岛的鉴江口是“虾春”的主要产地之一。“虾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浮游甲壳动物中的桡足类。鉴江口桡足类的组成与分布情况如何,在过去尚无人报导。为了今后对河口或港口的浮游动物进行生态研究,或幼鱼的食料分析,首先需要作好定性研究,作为基础。由于这些方面的要求和目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海分所的浮游生物研究组的同志们,曾从1961年4月起到1962年3月止,对鉴江口及湛江港的桡足类进行了每月一次的野外调查工作。在鉴江口设A、B、C三点,湛江港只设一D点,依次采取水样。  相似文献   
19.
富士照像胶片公司将把事业扩大到生命科学领域。以向市场投放自动核酸提取系统为立足点迈向基因诊断系统的开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植物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代谢产物,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有2条合成途径,即甲羟戊酸途径和甲基赤藓糖醇磷酸途径。这2条途径中都存在一系列调控萜类化合物生成、结构和功能各异的酶。植物萜类化合物不仅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被广泛用于工业、医药卫生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