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68例难治性下呼吸感染的细菌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本组268例难治性呼吸道感染病人标本培养结果分析,阳性246例占91.8%,有154例检出厌氧菌,占57%,104例检出需氧菌,占39%,混合感染133例,占50%,试验结果证实,厌氧菌感染在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占了很大比例,这一结果为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12.
蔗糖调控培养对胡萝卜体细胞胚内源ABA水平的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分析了经不同浓度蔗糖调控的胡萝卜(DaucascarotaL.)体细胞胚及胚性器官的内源ABA水平。结果表明,随着胚的生长发育,内源ABA含量呈上升趋势,到子叶胚时,达到最高值。在胚的早期发育阶段,不同处理之间,ABA水平只有较小的差异,而当子叶胚开始膨大时,这种差异则较明显。一旦将调控胚解调控,体细胞胚内源ABA含量则明显下降。在两个月内,调控胚及胚性器官的ABA含量基本维持不变。表明蔗糖浓度可导致体胚内源ABA水平的变化,但这种影响依发育时期而异;高浓度的ABA水平有利于胚性状态的维持。与此同时,比较研究了外源ABA处理效应与高浓度蔗糖处理的差异,结果表明,蔗糖的调控效应与ABA的调控相似又不尽相同。总之,在蔗糖调控胡萝卜体细胞胚发育的信号传递网络中ABA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中介信号因子。  相似文献   
213.
Using modified cDNA RDA capitalizing on the high affinity of streptavidin for biotin and magnetic-absorption-based separation, we have obtained four bands of specifically expressed cDNA in the carrot somatic embryo deregulated for 12 h, which were designated as NR-1, NR-2, NR-3 and NR-4, respectively. As revealed by homology analysis of their DNA sequences after cloning them into pBS, remarkable homology was demonstrated in NR-2, NR-3 and NR-4 with the genes coding for LEA (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 Dna J and xyloglucan endo-trans-glycosylase in plants. On the other hand, NR-1 showing no homology with any known sequence may have come from unknown genes. Using 32P-labeled NR-1 as probe, hybridization with cDNA fragment population has shown that we have actually cloned a new gene fragment related to radicle development. As shown by further Southern hybridization, these genes may be present in carrot genome in the form of single or low copies.  相似文献   
214.
报道白虾属二新种,即新疆白虾Exopalaemon xinjiangensis Liang,sp.nov.和海南白虾Exopalaemon hainanensisi Liang,sp.nov.。  相似文献   
215.
介绍了液氮雾化的原理,自行研制新型液氮喷雾治疗器经过,并用于临床治疗,冷冻治疗242例雀斑,疗效显著,经1年~3年追踪观察,治愈率为81.4%,有效率复发率为0.02%。结果显示新型液氮治疗器适用于治疗小的、表浅的和某些特殊部位的皮损,对色素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16.
土壤有机质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受植被类型的影响,对环境温度也十分敏感。以江西省泰和县石溪退化红壤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荷(Schima superb)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3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将其土壤分别置于4种不同温度(5、15、25℃和35℃)条件下培养,采用碱液吸收法进行为期35 d的土壤碳矿化研究。在同一温度条件下,不同林型土壤CO_2累计碳排放量大小顺序为:枫香马尾松木荷。在4种不同温度条件下枫香林地土壤CO_2累计排放量最大,其次是马尾松林、木荷林,且不同森林类型土壤CO_2累计排放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P0.05)。在15℃、25℃和35℃条件下,不同林地土壤潜在碳排放量间无显著性差异。在15℃和25℃条件下,土壤碳排放量随土壤全碳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P0.05),全碳的极值点分别约为1.83%和1.89%。不同植被类型和培养温度对土壤碳矿化量有显著影响,说明植被类型和温度能够对土壤呼吸产生重要影响,且不同温度对土壤呼吸作用更显著(P0.000),但两因素间并无显著交互效应。在25℃时,不同林型土壤碳排放量随土壤含水量先增后减,表明土壤含水量并不是影响土壤碳排放量的调控因子。采用单库模式方程C_m=C_o(1-exp~(-kt))对土壤潜在碳排放进行模拟,得出不同温度不同林型土壤最大碳排放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不同林型不同温度条件下土壤Q_(10)值范围为1.797—1.971,变化幅度较小,且不同林型土壤Q_(10)值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这一结论为研究林型和温度对土壤碳矿化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7.
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糖液乙醇发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首先要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得到可发酵糖,在稀酸水解木质纤维素得到的糖液中,除含有葡萄糖、木糖等六碳糖和五碳糖外,根据水解温度、酸浓度和时间的不同,还含有不同浓度的发酵抑制剂。因此,在研究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糖液的乙醇发酵中,对代谢木糖成乙醇的菌种的研究、对耐/代谢发酵抑制剂微生物的研究、对稀酸水解糖液的脱毒方法的研究以及对稀酸水解糖液不同发酵方式的乙醇发酵研究等非常重要。重点介绍了以上几个方面近几年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218.
庞瑾秋 《四川动物》2002,21(1):54-55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的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小学阶段要以综合课程为主。根据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作为一…  相似文献   
219.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与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0例患者分别做HPV-DNA和TCT检测,对其中一项或两项异常者做阴道镜病理活检,对病理结果阳性患者进行HPV-DNA和TCT检测结果分析。结果:其中一项或两项异常者150例,HPV-DNA检测阳性者(H组)为115例,其中病理结果阳性为39例,符合率为33.9%;TCT检测阳性者(T组)为76例,其中病理结果阳性为40例,符合率为33.9%;两项均为阳性者(H+T组)是56例,其中病理结果阳性为51例,符合率为91.1%。H组与H+T组比较x2=13.95,P<0.01;T组与H+T组比较x2=4.00,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HPV-DNA及TCT联合起来进行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20.
目的:研究新型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瘢痕的效果。方法:50例成熟瘢痕患者,包括31例痤疮疤痕,19例外伤或手术疤痕。均采用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进行功率为70~90Watt的滑动式或定点式治疗,每4周治疗一次,共治疗2~5次,通过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统一衡量标准对比来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成熟瘢痕表现为身体各部位分布形状不规则形状皮肤组织凹陷或轻度增生。通过临床指标评分,5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2%。疗效显著18例(36%),有效22例(44%),轻微改善11例(22%),无效9例(18%)。结论: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能显著改善成熟瘢痕的色泽、质地和凸凹程度,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成熟瘢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