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高危因素。方法老年COPD急性加重患者260例按照其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感染组患者进行病原菌分布及高危因素分析。结果 260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患者中共发现30例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1.5%,在感染组30例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4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株,革兰阳性菌18株,念珠菌2株,排名前4位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红霉素、庆大霉素有比较高的耐药率,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都比较高的耐药率。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感染组与非感染患者的糖尿病史、吸烟、长期使用抗菌药物、长期使用激素、长期卧床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OR=10.593,P=0.000)、吸烟(OR=6.194,P=0.008)、长期使用抗菌药物(OR=3.255,P=0.014)为导致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部感染比较常见,病原菌中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耐药性,发病高危因素主要为糖尿病、吸烟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SL-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以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其中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观察组采用SL-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高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低于对照组的18.37%(9/49)(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时患者髋关节各项评分相比术前均有升高,术后3个月的各项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过程当中,采用SL-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减少住院时间,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且可改善髋关节各项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53.
缺氧条件下冻伤对大鼠微循环血液灌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体重200±20g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平原冻伤(FN)组、急性缺氧冻伤(FAH)组和缺氧习服缺氧冻伤(FHAC)组,实验观察了大鼠右后肢重度冻伤前后各组大鼠双后肢皮肤微循环灌流量的改变。结果表明,平原冻伤使大鼠双后肢微循环灌流量明显减少,提示局部重度冻伤对微循环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冻区也涉及到对侧肢体。冷冻前FAH组大鼠微循环灌流量已明显低于FN组,表明急性缺氧时血容量进行代偿性的再分配,使微循环灌流量减少;FAH组大鼠冻后双后肢微循环灌流量的改变结果提示急性缺氧可加重其冻伤对微循环的损伤程度。FHAC组大鼠冻前微循环灌流量非常明显地低于正常对照,也明显低于急性缺氧对照,表明缺氧习服可造成微循环障碍;FHAC组大鼠冻肢微循环灌流量非常明显地低于FN组,提示缺氧习服加重高原冻伤引起的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54.
基于Voronoi图的群落优势树种种内种间竞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典型常绿阔叶林设置样地,样地大小100m×100m。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树木坐标(x,y,z)。首先,用优势度分析法确定群落优势树种。其次,提出基于Voronoi图的V_Hegyi竞争指数,并对Hegyi、APA和V_Hegyi三种竞争指数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采用V_Hegyi竞争指数分析常绿阔叶林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群落共有11个优势树种即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短尾柯(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豹皮樟(Litsea coreana)、白栎(Quercus fabri)、天目木姜子(Litsea auriculata)、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榉树(Zelkovaschneider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黄檀(Dalbergia hupeana)。比较分析认为,V_Hegyi竞争指数既克服了用固定半径圆确定竞争单元的尺度不统一缺陷,又可进行种内、种间竞争分析,并保持竞争排序的稳定性,因此是优于Hegyi和APA的更合适的竞争指数,所以选择V_Hegyi竞争指数进行优势树种竞争分析。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的种内竞争比种间竞争激烈。种内竞争最激烈的优势树种细叶青冈、青冈和短尾柯与其它优势树种的种间竞争强度也是最高的。反之,种内、种间竞争都较弱的优势树种包括豹皮樟、白栎、天目木姜子、黄连木、榉树、杉木、枫香和黄檀。多数优势树种存在1个主要竞争树种,很少有超过3个以上的情形。细叶青冈是群落最占优势的树种,具有最强烈的种内竞争。同时,也是所有其它优势树种的最大竞争者。  相似文献   
55.
鄂报春(Primula obconica Hance)亲缘地理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获得鄂报春(Primula obconica Hance)的种内亲缘地理学信息,对叶绿体基因组上非编码区trnL-trnF的序列变异进行了分析.获得的20个单倍型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结构.对这些单倍型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得到了三个主要分支:东部分支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部、湖南、湖北、四川和云南;四川分支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分支分布于云南西北部.东部分支分布面积较后两个分支大,并且在东部分支中可以发现一定的演化关系.结合古气候学和地质学信息,推测东部分支中现存的单倍型由冰期时气候变冷导致鄂报春快速迁移而形成,云南、四川分支中的单倍型可能是在各自的避难所中得以保存.同时本文也简要地探讨了鄂报春几个亚种之间的分类学关系.  相似文献   
56.
为了研究云南元阳梯田区土壤的侵蚀特性, 得到适合该地区的土壤侵蚀评价指标, 采用常规方法对元阳梯田区有林地、灌木林地、荒草地和坡耕地 0-10 cm 土壤层的团聚状况、根系含量、有机质含量、 3-2 mm 的土壤结构稳定度、土块分散程度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 元阳梯田区 0-10 cm 层的土壤均具有良好的团聚状况, 3-2 mm 的土壤结构稳定度均在 80%以上; 4 种土地利用类型以荒草地的抗蚀性最好, 灌木林地次之, 再次为有林地, 坡耕地最差;>3 mm 的土壤团聚体含量、 3-2 mm 的土壤结构水稳度、 <0.05 mm 的土壤分散率、土壤的团聚状况、植物根系含量 5个指标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出元阳梯田区土壤的抗性能。  相似文献   
57.
小麦进化过程中叶片气孔和光合特征演变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小麦属内种间的进化关系选取21种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小麦进化过程中气孔特征和光合特征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无论是A,B,D染色体组还是A,G染色体组,气孔长度、宽度、周长、面积均随倍性水平的升高而呈增大趋势,而气孔指数无显著变化;A,B,D染色体组气孔密度随倍性升高呈减少趋势。二倍体小麦的Pn值最高,六倍体小麦的Fv/Fm值较高,二倍体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不同倍性小麦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气孔传导力是小麦光合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气孔导度与单一气孔特征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A,B,D染色体组不同倍性小麦叶片气孔密度差异显著,其大小顺序为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A,B,D染色体组不同倍体小麦叶片的气孔长度、宽度、周长、面积差异显著,顺序均为六倍体〉四倍体〉二倍体,气孔密度降低可能是A,B,D染色体组六倍体小麦光合能力降低的原因。随着倍性的升高,小麦的抵抗光抑制能力越强,因此光化学能转换效率可能不是小麦进化过程中光合能力变化的原因。A,B,D染色体组中二倍体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大于四倍体和六倍体,而A,G染色体组中倍体间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叶绿素的降低可能是A,B,D染色体组六倍体光合能力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8.
TLR/MyD88信号通路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激活天然免疫.TLR信号还通过上调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表面共刺激分子及APC分泌的炎症细胞因子调节获得性免疫.TLR/MyD88信号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TLR/MYD88信号通路及其在自身免疫病如实验性自身免疫脑脊髓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和自身免疫性肾小球肾炎等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1 植物名称 水枸子(Cotoneaster multiflorus Bunge). 2 材料类别 茎尖和茎段. 3 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为MS.诱导培养基:(1)MS+6-BAl.0 mg-L-1(单位下同)+NAA 0.2;继代培养基:(2)MS+6.BA 0.5+NAA 0.5,(3)MS+6-BA0.1+NAA 0.1;生根培养基:(4)1/2MS+IBA 0.5+NAA 0.1.  相似文献   
60.
1 植物名称 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 2 材料类别 种子。 3 培养条件 种子萌发与生长培养基:(1)Harvais(Harvais1982)+6-BA 1.0mg·L^-1(单位下同);(2)VWD(Van Waes和Debergh 1986)+6-BA 1.0。原球茎分化培养基:(3)Harvais+6-BA 0.5;(4)VWD+6-BA 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