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山东济宁灰飞虱春季种群动态及迁飞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灯诱和田间系统调查以及长翅型雌虫卵巢解剖,研究了山东济宁灰飞虱Laodelphaxs triatellus(Fallén)在灯下、麦田和秧田的种群消长动态及虫源性质。运用GrADS和ArcGIS分析了2009年6月7日迁入峰和2010年6月15日迁出峰的天气学背景,并运用HYSPLIT轨迹分析平台模拟了这2个时期灰飞虱的迁飞路径。结果表明:(1)2009年6月7日、8日,2010年6月3日至7日为济宁灰飞虱的迁入高峰期;2009年6月2日至4日、9日,2010年6月8日,6月15日至18日为济宁灰飞虱的迁出高峰期。(2)回推轨迹分析显示2009年6月7日迁入济宁的灰飞虱的虫源地主要为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和泗洪县及丹阳市,而顺推轨迹分析显示2010年6月15日济宁灰飞虱迁出可能降落于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连市与丹东市交界及朝鲜江原道。(3)降雨是导致灰飞虱迁入或迁出降落的最主要因子,灰飞虱降落于降水区的边缘。  相似文献   
282.
经研究,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与哈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harmandi(Buysson)均可寄生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 (Hope)的低龄幼虫,可用于该害虫的生物防治.为了探讨其学习行为,采用Y-型嗅觉仪、培养皿两种方法,测...  相似文献   
283.
目的:探讨Bmi-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Bmi-1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30例癌旁组织中Bmi-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mi-1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5.188,P〈0.01)。肺癌组中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3%(35/52),明显高于癌旁组13.3%(4/30),且表达量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4.837,P〈0.01);肺癌组中Bmi-1蛋白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Z=-2.567,-2.366,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等无关(P均〉0.05);结论:Bmi-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可成为早期诊断肺癌及判断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84.
Bmi-1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Bmi-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Bmi-1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30例癌旁组织中Bmi-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mi-1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5.188,P<0.01)。肺癌组中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3%(35/52),明显高于癌旁组13.3%(4/30),且表达量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4.837,P<0.01);肺癌组中Bmi-1蛋白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Z=-2.567,-2.366,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等无关(P均>0.05);结论:Bmi-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可成为早期诊断肺癌及判断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85.
选取140株浙江临安青山镇毛竹(Moso bamboo),连续57天测量并记录毛竹幼竹生长数据,运用Wilcoxon、Mood与Ansari-Bradley方差检验等非参数假设检验和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管理模式下幼竹的生长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幼期毛竹生长具有时序阶段性变化的特点,幼竹的生长速度近似呈现出右偏钟型的曲线。幼竹在1–15天生长缓慢;在15–45天生长速度快速升高;45天后生长速度表现为降低的趋势。同时,幼竹生长速度的变异程度在1–20天内变化较小;在20天后变化剧烈且有上下激烈振荡的态势。不同经营模式间的毛竹幼竹生长离散程度差异不显著,但生长速度表现出阶段性差异。在第1–10天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在第11–28天,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时幼竹生长速度的差异表现出此起彼伏交替波动的现象;在第29–40天,不同经营措施幼竹间的生长速度差异显著;在第41–55天,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通过运用统计分析及数学方法定量分析2种管理模式下笋期毛竹的生长特点,以期为毛竹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6.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ASAⅡ-Ⅲ级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GA)和硬膜外麻醉组(EA)。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法(MMSE)评估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5天的神经精神功能状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和比较患者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5天血清Aβ和tau蛋白水平。结果:GA组术后1天MMSE评分、血清Aβ蛋白和tau蛋白表达均较术前1天、术后5天明显降低(P0.05);EA组三个时间点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EA组T2时间点MMSE评分、血清Aβ蛋白和tau蛋白表达显著高于GA组(P0.05)。发生POCD的患者Aβ蛋白和tau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非POCD患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能明显降低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可能与减少Aβ蛋白和Tau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87.
Real-time TaqMan RT-PCR快速检测犬瘟热病毒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犬瘟热(CDV)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Real-time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细胞培养物、肝脏、肺脏、脑、脾脏、淋巴结以及鼻腔拭子等组织病料中的CDV进行了特异性检测和敏感性试验。同时,利用建立的Real-time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与常规RT-PCR以及韩国BIOINDIST生产的BIT RAPID CDV检测试剂盒对57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用20pmol/mL的引物浓度各1uL和20pmol/mL的探针浓度0.3uL,获得的荧光信号最强,曲线平滑。敏感性高,可检测到1.24×10—3ng/uL的病毒RNA;特异性强,与NDV、AIV、NiPV等RNA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试验重复性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2.3%、2.5%和4.2%;与常规RT-PCR和BIOINDIST生产的BIT RAPID CDV检测试剂盒相比较,该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可定量,并可同时检测大量样品等优点。  相似文献   
288.
目的:研究有效的猪链球菌病疫苗。方法:以四川株猪链球菌2型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扩增溶血素基因和38KDa基因主要功能区基因;并经连接、克隆及酶切鉴定。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Sly、pET32a-38KDa,提取阳性克隆质粒分别进行双酶切并纯化,通过PCR串联两片断,将目的片断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经测序正确后,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 (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结果:重组菌菌体裂解物经SDS-PAGE电泳可检测到相对分子量约为60Ku的重组蛋白,表达产物经纯化后,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证实该重组蛋白可以与SS2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本研究为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8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血清甲状腺素、瘦素水平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4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营养状态分为营养不良组(34例)和非营养不良组(30例)两组,并选择同期来院检查的3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血清甲状腺素、瘦素水平,并分析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状况以及血清甲状腺素的相关性。结果:营养不良组患者的体重、体质量(BMI)、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肩胛下皮褶厚度(SSF)、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周径(MAC)、上臂肌围长(MAMC)、理想体质量百分比(IBW%)营养状态指标以及血清瘦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非营养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营养不良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状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COPD患者血清瘦素与BMI、TSF、MAC、IBW%营养指标以及血清TSH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营养不良的老年COPD患者的血清瘦素以及甲状腺素水平明显降低,瘦素与COPD患者相关营养状态指标以及TSH呈正相关,与甲状腺素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共同参与机体能量代谢、体质量以及饮食的调节。  相似文献   
290.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我国新疆的牦牛遗传资源,对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地区帕米尔牦牛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对3个帕米尔牦牛类群的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分析其多态性,构建系统进化树。研究结果显示,帕米尔牦牛COⅠ基因序列全长为1 048 bp,共检测到13个变异位点,其中单态突变位点9个,简约信息位点4个。在帕米尔牦牛类群中共检测出10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Hd)、平均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 diversity,Pi)分别为0.762和0.001 64。3个类群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4 30,且苏木塔什牦牛与布伦口牦牛的遗传距离最小(0.003 72)。结果表明,帕米尔牦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各类群之间遗传分化不明显,且经人工或自然选择后群体发生了扩张和基因交流的情况。研究结果为新疆帕米尔牦牛的遗传改良及新疆优良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