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囊尾蚴膜联蛋白3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获得的囊尾蚴膜联蛋白 (Annexin) 32cDNA的基础上 ,以PCR的方法在cDNA两端加上酶切位点 ,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JLA 5 0 3,热诱导表达后 ,外源蛋白大部分以可溶形式表达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35 %。经(NH4)2SO4分级沉淀、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cry1S 2 0 0凝胶过滤层析得到电泳单一条带 ,Westernblot及抗凝血实验证明表达产物是有生物活性的  相似文献   
122.
血液循环障碍是重度冻伤组织坏死的主要原因 ,而冻后血液凝固性质的改变在血液循环障碍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低氧可以加重冻伤损伤程度。本研究对低氧条件下重度冻伤家兔血凝系统某些因素的改变进行了观察 ,并探讨了抗栓、溶栓、稀释血液等综合治疗措施对其治疗作用 ,以进一步阐明高原冻伤的发病机制、为其防治措施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与分组 实验采用体重 2 .5~ 3.0kg的健康雄性大耳白家兔 (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 ,动物单笼喂养 ,饲混合块料 ,随意饮水 ,室温 (2 0± 2 )℃ ,光照 12h/d ,饲养一周后…  相似文献   
123.
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ES细胞的培养应满足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分化而保持其高度未分化潜能。我们用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培养基DMEM中加白血病抑制因子的方法来培养ES细胞。培养的ES细胞呈集落状生长,细胞排列紧密,呈未分化状态。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是分离培养ES细胞最普遍使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本文还围绕ES细胞培养中的促进增殖和抑制分化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4.
以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为研究对象,采用3 mmol·L-1醋酸铅溶液模拟铅胁迫,探讨两种处理方式(预浸种、拌种)不同浓度(0~100μmol·L-1)芸苔素(EBL)对远志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及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远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的胚芽长度、鲜重、干重在铅胁迫下显著降低,EBL预浸种和拌种处理可有效缓解远志种子和幼苗遭受铅胁迫的伤害且具有剂量效应。(2)在铅胁迫下,远志幼苗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EBL浓度的增加而先升后降,它们在0.01μmol·L-1 EBL拌种处理下分别为0μmol·L-1 EBL处理的1.99、2.31、1.95倍,且拌种处理影响较浸种处理更为显著。(3)在铅胁迫下,远志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EBL浓度的增加而先上升后下降,且预浸种和拌种处理的酶活性均在0.01μmol·L-1 EBL浓度下最强。(...  相似文献   
125.
【目的】研究脱色希瓦氏菌S12周质空间c型细胞色素Mcc的功能,进一步探索和补充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过程的机制。【方法】借助自杀质粒敲除mcc基因,通过细胞浓度测定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比较分析突变株和野生株之间的浮游细胞和生物膜的生长情况,并比较分析二者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极还原、铁还原和胞外偶氮染料还原过程中的功能。【结果】Mcc缺失对铁还原和偶氮还原没有影响,但却造成电极呼吸活性下降34.1%;与野生株相比,mcc突变株的好氧生长和厌氧浮游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却显著抑制了电极表面生物膜的形成。【结论】Mcc是希瓦氏菌S12电极呼吸过程中周质空间电子传递的重要组分之一,缺失会显著抑制其电极呼吸效率以及生物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6.
用RT-PCR方法克隆了完整的水稻Rubisco小亚基前体cDNA基因,经耦联的体外转录和翻译系统合成了带同位素标记的小亚基前体蛋白,然后与新制备的豌豆完整叶绿体共保温,进行蛋白质的跨膜运输研究显示:异源的水稻Rubisco小亚基前体能穿膜运输入豌豆叶绿体。成熟小亚基不能进入叶绿体,进入叶绿体的小亚基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外加的小亚基前体量成正比,光对小亚基的跨膜运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外加ATP能显著促进小亚基前体的运输,而ADP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127.
128.
草菇减数分裂和担子孢子形成细胞核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29.
130.
棕色田鼠日食量与耐饥性的初步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erinus)系地下活动鼠类、多以植物的根部和块茎为食。我们于1979年10月间,在太谷捕获了43只棕色田鼠,从中选择了20只健康个体进行了日食量与耐饥性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