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31.
一、引言测定细胞或组织吸水力的方法有很多种,通常应用的有下列两类的方法:是把材料放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中,观察材料的体积变化或溶液的浓度变化。这两者都是依据如果植物细胞或组织与周围环境溶液处于渗透平衡时,吸水力S=O,  相似文献   
732.
为探索纤毛虫在营养及休眠条件下两套遗传系统的作用关系,对膜状急纤虫(Tachysomapellionella)营养细胞和休眠包囊大核DNA、线粒体DNA进行了RAPD比较。结果显示,在所选用的34条随机引物中,大核DNA共扩增出203条片段,其中以休眠包囊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45条特有片段,以营养细胞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36条特有片段,两者存在40%的差异。在所选用的32条随机引物中,线粒体DNA共扩增出216条片段,其中以休眠包囊线粒体DNA为模板扩增出35条特有片段,以营养细胞线粒体DNA为模板扩增出47条特有片段,两者有38%的差异。结果表明,膜状急纤虫休眠包囊与营养期的大核DNA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两者的线粒体DNA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膜状急纤虫在包囊形成过程中,大核及线粒体DNA结构可能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可能与包囊形成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和代谢活动等剧烈变化以及休眠状态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33.
药用独角仙的形态与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顾国华  陈马钧 《昆虫知识》1995,32(3):154-156
  相似文献   
734.
为了解CO2浓度升高和N肥水平对水稻茎鞘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利用开顶式气室(OTC),以常规粳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CO2浓度水平:对照T0(背景大气)、T0+120μmol·mol-1(T1)和T0+200μmol·mol-1(T2)。在OTC内采用盆栽方式,设置3个氮(N)肥水平:10 g N·m^-2(N1)、20 g N·m^-2(N2)和30g N·m^-2(N3)。分别于水稻抽穗期、灌浆期(抽穗后20 d)和成熟期对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茎鞘NSC含量以及顶部四张叶片的N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对抽穗期叶N含量总体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灌浆期N2和N3水平的叶N含量;CO2浓度升高对抽穗期茎鞘NSC含量和积累量无显著影响,抽穗期置换到高CO2浓度环境使灌浆期茎鞘NSC积累显著增加,置换到低CO2浓度环境使NSC积累显著减少。同一CO2浓度条件下,NSC含量和积累量均为N1>N2>N3,且N1处理均显著高于N3处理,CO2浓度升高和N水平的交互作用对灌浆期茎鞘NSC含量影响显著。水稻产量在不同CO2浓度水平间无显著差异,但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抽穗期与灌浆期水稻茎鞘NSC含量和积累量与茎鞘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叶N衰减越慢,灌浆期水稻茎鞘NSC残留比(RNSC)越低;结实率和产量与RNSC呈显著负相关,RNSC越大,茎鞘NSC转移的越少,结实率和产量越低。  相似文献   
735.
锁阳历史悠久,疗效甚佳,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保健领域。锁阳中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使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目前以锁阳为主开发的制剂包括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冲剂等多种剂型,以锁阳为主开发的保健品品种较多,如锁阳酒、锁阳饮料、锁阳茶、锁阳黄酮咀嚼片、锁阳膳食纤维等。虽然已开发的锁阳相关制剂及保健品品种较多,但对锁阳的治疗价值及保健功能体现仍不够齐全,临床应用范围较窄,推广应用不足,未来仍有较大的开发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36.
郝莉  顾正龙  戴灼华 《遗传学报》2000,27(4):298-303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的分离变相因子「Segregation Distorter(SD)」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具有减数分裂驱动性质的特殊遗传因子,SD在世界不同地区的黑腹果蝇群体中广泛存在,通过杂交的方法测得其频率在1%-5%范围之内。首次在中国北京,青岛采集大量野生黑腹果蝇样本,对SD进行频率测定,发现SD在中国野生黑腹果蝇群体中也广泛存在,且频率与世界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737.
氯胺酮是一种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阻滞剂,低剂量氯胺酮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和抗抑郁作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低剂量氯胺酮对于高级认知功能的影响尚未全面阐明。工作记忆是涉及众多复杂认知活动的关键功能,有研究显示低剂量氯胺酮急性或慢性使用均会损伤工作记忆,其神经机制也开始受到关注。深入分析低剂量氯胺酮对于工作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对于指导氯胺酮的临床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低剂量氯胺酮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途径,以及工作记忆本身的神经环路机制,进而回顾了近年来关于低剂量氯胺酮对工作记忆的急性和慢性作用的相关研究,并重点分析了低剂量氯胺酮损伤工作记忆的可能的神经机制,希望对低剂量氯胺酮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8.
目的:研制基因工程嵌合肽(CP)抗原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除取决于CP构建物能否体现强免疫原性和光或无MHC遗传限制外,它还应能在生物系统中被高表达,对于后,我们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包括在系列hCG CPs(-1,-7,-10,和-11)的N端再接一段25聚肽的研究。方法:插入片段选自可高表达的猪卵透明带(pZP)-4蛋白的N端,在上述hCGCPs的衍生物(CP12,CP15-17)构建中,先合成它的编码序列正负链4个DNA片段,然后配对退火,再连接成一个大片段,由于其5'端为EcoRI(E)粘性末端,3'端接了母体CPs 5'端ATG后至B HI(B)粘性末端的17bp序列,故此合成片段被直接经E和B双酶切构建pBV221/CP系列重组质粒,并分别经DNA测序验证,结果:在SDS-PAGE分析中,新构建的CP衍生物在宿主菌中的表达量均比母体CPs有明显提高,且的特异表达都为单抗OT3A的蛋白印迹试验所证实。另外,用兔抗pZP多抗的检测显示阴性结果,表明所选用的pZP-4肽段内无B细胞表位存在。意义:本工作不仅为今后其他CP分子设计和高表达研究结累了经验,也扩展了可供筛选的hCG CP避孕和/或肿瘤治疗性疫苗原系列。  相似文献   
739.
解析群落中生物多样性维持的决定因素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为了获得普达措国家公园碧塔海-属都湖片区鸟类物种多样性,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设置8条总长17km的鸟类调查样线,并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片区24个位点布设红外相机进行辅助调查。为了重点研究越冬期鸟类群落功能多样性格局及其驱动机制,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对碧塔海-属都湖片区内高原湖泊、高山草甸、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4种生境共30个样点进行了越冬期鸟类群落的调查。利用15个鸟类功能性状计算群落功能丰富度(FRic)和平均最近邻接功能距离(MNND),并构建零模型,探讨环境过滤和极限相似性作用对越冬期鸟类群落构建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在普达措国家公园碧塔海-属都湖片区共记录13目42科114种鸟类,与该区域前期野外记录相比新增了74个野外记录鸟种。该片区不同生境类型的鸟类物种组成差异明显,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物种组成相似,但未完全重合。在该区域高原湖泊和高山草甸越冬的16种鸟类显著扩大了越冬期鸟类群落的功能空间,但同时显著减小了功能空间中物种的平均最近邻接功能距离。4种生境鸟类群落功能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