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中试规模纯化海洋芽孢杆菌源脂肽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研究旨在建立经济可行的海洋芽孢杆菌源脂肽类化合物的中试规模纯化工艺。对包括酸化沉淀、甲醇浸提、溶剂沉淀、盐析、萃取、硅胶柱层析和HZ806大孔树脂吸附工艺在内的可放大的成熟单元工艺进行反复试验,考察脂肽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对单元工艺的影响。严格遵循以高收率为前提循序渐进逐步减少杂质的原则,组合上述单元工艺对目标产物进行提取和纯化,并最终获得高纯度脂肽样品。新工艺可从1 t海洋芽孢杆菌Bacillus marinus B-9987的发酵液中,以百克量级的规模制备87.51%–100%纯度的脂肽类化合物样品,收率81.73%。本研究首次实现了高纯度的海洋芽孢杆菌源脂肽类化合物的百克量级制备;允许发酵生产阶段使用天然培养基,缓解了脂肽中游发酵生产和下游大规模纯化之间的矛盾;且各单元工艺规避了脂肽类化合物水溶液的乳化起泡和不经济的大体积水溶液蒸发浓缩。新工艺实用可行,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502.
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Mi RNA是真核生物表达的一类重要的小分子RNA,可特异性的调节基因与蛋白的表达。mi RNA的研究为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目前热点研究领域。随着mi RNA的研究深入,一些病毒感染中相关mi RNA的功能也被相继报道,如有些mi RNA具有抑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功能,有些mi RNA则可促进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有些mi RNA却参与病毒相关疾病的发生,还有些mi RNA则可作为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以两种常见肝炎病毒:HBV、HCV为例来系统阐述mi RNA在病毒感染中的相关功能。  相似文献   
503.
为了补充Eigen模型和Crow-Kimura模型的随机效应研究,Crow-Kimura模型中的位点突变率被处理成高斯分布随机变量,从而研究误差阈值的特征以及误差阈值的扩展与随机突变率涨落强度之间的关系. 准物种浓度和群体序参数分析表明,在位点突变率涨落较大时,误差阈值不再是相变点,而是平滑的转变区域. 定量分析表明,随机Crow-Kimura模型中转变区宽度与涨落强度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将Crow-Kimura模型与Eigen模型的随机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在两个模型中适应值随机化使得转变区域的宽度和随机变量涨落强度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而位点突变率随机化中两者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指数). 对于随机化的Crow-Kimura模型,适应值随机化与位点突变率随机化引起的误差阈扩展效应相当. 对于随机Eigen模型,误差阈的扩展效应则主要是由位点突变率的随机化引起的. 之后,本文概述了Eigen模型和Crow Kimura模型中适应值和位点突变率随机化对误差阈值随机效应的影响,并讨论了上述结果对抗病毒策略、癌症治疗和动植物育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4.
为防治梨软腐病,从不同植物内生菌中筛选匍枝根霉拮抗菌,同时研究其生防活性。用对峙培养法筛选拮抗匍枝根霉的内生菌;采用果实打孔接种法检验R1B对梨软腐病的防治效果,初步探讨其抗菌活性物质。结果显示来自霍山石斛的菌株R1B对匍枝根霉具有较好的拮抗活性,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表明R1B与贝莱斯芽孢杆菌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菌株R1B几乎完全抑制匍枝根霉菌丝的生长;接种匍枝根霉4 d后,R1B完全抑制梨软腐病的发生,而对照全部腐烂。R1B中含有抗菌肽合成基因bacA(溶杆菌素)、ituC(伊枯草菌素)、bmyB(杆菌抗霉素)及fenD(丰原素)。抗菌二肽溶杆菌素以及伊枯草菌素和丰原素可能是菌株R1B合成的抗菌物质。R1B具有防治梨软腐病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505.
利用GC-MS技术对金耳发酵液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样品成分的质谱图与数据库(Nist库and Wiley库)中已知化合物质谱图比较。该研究证明金耳发酵液中匹配指数在800以上的倍半萜类化合物约占整个挥发性成分47%。  相似文献   
506.
南京中山植物园于20世纪50年代引种栽培了11株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Rehd. var. mairei(Lemée et Lévl.)Cheng et L.K.Fu〕。45年后,在邻近的天然林中出现了含有400余个个体的自然种群。根据这一事实作者认为,如果整体生态条件具备,也就是在生物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都很丰富的自然生境中,迁地保护的小种群可以发展成较大种群,这将使迁地保护的作用与功能得到重大发展。从保护生物学原理出发,应认真关注迁地保护的生境条件。因此,迁地保护区的设计应予以改进,还应构建人工栽培园地与自然(野生)生境混合的区域,以创造自然种群发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07.
为了实现基因组中特定基因功能的注释,研究者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即利用对目的基因启动子上游的顺式元件的功能的分析,进一步来推断目的基因的功能。在此主要对基因组水平的基因挖掘与功能分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8.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探讨无下肢静脉疾病症状人群左髂总静脉受压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无下肢静脉疾病症状的13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下腹部增强扫描,在右髂总动脉跨越左髂总静脉水平,采用多平面重建方法,显示并测量两侧髂总静脉正交断面上的短径及面积.所有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正交断面上,左髂总静脉短径受压率为33.97%±2.01%,面积受压率为9.98%±1.49%,短径受压率明显高于面积受压率(t=9.586,P=0.000).对左髂总静脉面积受压率进行统计分析,平均受压程度为9.98%,左髂总静脉受压大于25%的患者占16.92%(n=22),左髂总静脉受压大于50%的患者占3.85%(n=5),其中4例为女性.结论:在无下肢静脉疾病症状患者中,左髂总静脉明显受压(受压率>50%)者较少.  相似文献   
509.
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沈阳市1991—2005年的生态压力,并对2006—2010年生态足迹做了预测。结果表明:沈阳市1991—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75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1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34 hm2,人均生态足迹的需求超出人均生态承载力3.24倍;在6大类生态生产性土地中,耕地足迹和能源足迹占沈阳市生态足迹总量的85%以上,二者的变化对生态足迹总需求有巨大影响。经预测,沈阳市生态足迹在2005年后将增长迅速,预计2010年达到人均5.11 hm2,是1991年的3.50倍、2000年的3.32倍、2005年的1.96倍。结合研究结果,就沈阳市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10.
运用pH-drift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碱度条件下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的沉水叶片昼夜CO_2吸收的特征.结果表明中华水非的沉水叶片具有昼夜吸收水中CO_2的能力,而不具备利用水中的HCCO3的能力,进一步证明了水生植物中华水韭的光合碳同化途径具有景天酸代谢(CAM)的特征.中华水韭沉水叶片光照条件下对水中CO_2的吸收速率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正相关于水中的CO_2浓度.光照条件下,中华水韭的pH-drift实验的pH补偿点分别为(8.1±0.3)和(7.9±0.1)mmol·L~(-1),最终[C_T]/Alk值为(1.009±0.01)和(1.022±0. 004).碱度对中华水韭夜晚CO_2的吸收速率有显著的影响(F=38.73,P<0.0001).总碱度1.70mmol·L~(-1)溶液中的中华水韭沉水叶片在相对较低的CO_2浓度(0.04±0.001mmol·L~(-1))水平下即表现出对CO_2的净吸收.调查了野外一处中华水韭沉水种群的生境pH值及CO_2浓度的昼夜变化,发现水体碱度约为1.59mmol·L~(-1),一昼夜的pH值波动不大,平均为(6.1±0.04),昼夜CO_2浓度存在波动,午夜水中的CO_2浓度是午后的近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