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应用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法显示,腹毛目纤毛虫新伪尾柱虫(Pseudourostyla nova)腹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由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和左右缘棘毛等纤毛器微管及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组成.口围带基部含小膜托架及与托架相联系的肋壁微管,其中领部小膜托架间由"Λ"形微管相联接;额腹横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横微管束和周围微管束,其微管在不同棘毛基部的发达程度不一;缘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同时,对新伪尾柱虫纤毛器微管胞器的形态发生和生理改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追踪研究,并对细胞皮层的额腹棘毛定位及组成特征进行了补充报道.此外,发现形态发生末期新纤毛器微管形成时,残存部分老额棘毛、横棘毛和缘棘毛,此后老结构逐渐被吸收.结果表明,新伪尾柱虫的纤毛器基部微管具有其种的特异性,新纤毛器微管分化过程中老结构可能具有定位和物质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152.
海洋贝类帕金虫及其病害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帕金虫属于细胞内寄生的原生生物,是导致海洋贝类大量死亡的最重要的病原物之一,采用传统的FTM检测法和组织切片方法,结合分子检测技术,目前已经在不同的贝类中鉴定了7种帕金虫,并且在帕金虫的生物学特征、对宿主的危害性以及防治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本文对危害海洋贝类的帕金虫的分类与系统学、形态和生活史特征、检测鉴定技术、流行病学特征、帕金虫与宿主间的侵害与抵御关系以及帕金虫病的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综述,并对贝类帕金虫病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我国海洋贝类帕金虫病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3.
黄芩甙体外抗解脲支原体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黄芩提取物黄芩甙抗解脲支原体的作用,揭示黄芩甙的更广泛的抗病原体效应,采用液体培养基稀释法,测定黄芩甙对解脲支原体体外抑菌效应。黄芩甙对解脲支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87~4.32 mg/mL。黄芩甙对解脲支原体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4.
摘要:【目的】利用高通量蛋白质组分析技术,初步探讨El Tor型霍乱弧菌的分泌性蛋白组成,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选取El Tor型霍乱弧菌流行株N16961和非流行株92-3,用双相电泳和激光辅助解析-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LDI-TOF)技术对培养上清的全部蛋白质组份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从N16961株培养上清中可检测到206个蛋白点,并鉴定出49种蛋白;从92-3株培养上清中可检测到236个蛋白点,并鉴定出42种蛋白,两株菌共鉴定蛋白68种,其中经预测含有信号肽的蛋白占总数的55.88%(38/68)。按功能不同将所鉴定出的蛋白分为10类,其中代谢酶、蛋白折叠/伴侣蛋白、蛋白合成以及信号传导相关蛋白占全部培养上清蛋白数的36.76%,转运蛋白占14.71%,鞭毛蛋白占11.76%,降解酶占10.29%,外膜蛋白占5.88%,毒素占1.47%,在所鉴定出的蛋白中有11种具有信号肽的假想蛋白和2种功能未知的蛋白为首次被实验证实可出现在霍乱弧菌培养上清中,占19.12%。【结论】初步获得了El Tor型霍乱弧菌流行株和非流行株的分泌性蛋白谱及其组成特征,并提示与霍乱弧菌致病关系密切的鞭毛蛋白在胞外释放机制、红血球凝集素/蛋白酶在非流行株中的高表达特征等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5.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灌洗液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I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与肺结核患者支气管狭窄发生风险的关系,并分析三指标预测肺结核发生支气管狭窄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收治的187例肺结核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支气管狭窄分为狭窄组(86例)和非狭窄组(101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支气管灌洗液SIRT-1、TGF-β1及PINP水平和肺功能。Pearson相关性分析支气管灌洗液SIRT-1、TGF-β1及PINP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结核患者发生支气管狭窄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支气管灌洗液SIRT-1、TGF-β1及PINP水平预测肺结核患者发生支气管狭窄的价值。结果:狭窄组肺不张、呼吸困难比例、支气管灌洗液TGF-β1、PINP水平高于非狭窄组(P<0.05),SIRT-1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低于非狭窄组(P<0.05)。支气管狭窄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灌洗液SIRT-1水平与FEV1、FVC、PEF呈正相关(P<0.05),TGF-β1、PINP水平与FEV1、FVC、PEF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困难、高水平TGF-β1、高水平PINP是肺结核患者发生支气管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SIRT-1则是保护因素(P<0.05)。支气管灌洗液SIRT-1、TGF-β1及PINP单独检测预测肺结核患者发生支气管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6、0.799、0.730,联合检测支气管灌洗液SIRT-1、TGF-β1及PINP预测的AUC为0.861,高于单独指标检测的预测效能。结论:支气管狭窄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灌洗液中SIRT-1水平降低,TGF-β1、PINP升高,且与肺功能下降以及支气管狭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支气管灌洗液SIRT-1、TGF-β1及PINP水平检测对肺结核患者发生支气管狭窄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156.
魏氏拟尾柱虫休眠包囊及其细胞器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研究纤毛虫休眠状态下细胞的分化及其胞器的特征,本文以透射电镜术显示,魏氏拟尾柱虫(Paraurostylaweissei)休眠包囊中,颗粒层壁内有小泡,表膜位置偶见小泡样结构,大部分线粒体以多个相互聚集在一起,自噬泡将线粒体等胞器包裹在内经历消化过程,细胞内膜系统十分发达。作者推测,颗粒层及表厝小泡可能是休眠细胞经由表膜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自噬泡消化现象可能是细胞中物质和能量来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7.
用荧光标记的受体底物(Gnβ1-2Mα1-6(Gnβ1-2Mα1-3)Mβ1-4Gnβ1-4(Fucα1-6)Gn-PA),结合高效液相层析(HPLC)建立了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的活性检测方法.研究了HL60细胞在体外低血清培养后不同的时间其酶活性的变化,发现12至24h酶活性达到一个高峰,为50.14pmol/min(106cel),此时细胞处在分裂间期,其它各测定时间变化不大.用PMA,RA等细胞诱导分化剂处理HL60细胞株时,发现其活性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PMA诱导的细胞其酶活性在24h变化最大,升高到对照的1.32倍;而RA处理的细胞其酶活性在72h变化最大,升高到对照的2.15倍.  相似文献   
158.
植物园发展的动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国内外植物园近十余年来发展的动向进行评述,列举了近年来一系列重要的植物园国际会议与重大活动,指出当前国际植物园工作的中心任务首先是物种保护。总结和分析我国植物园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在园貌建设上与国际先进植物园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1)植物的收集量;(2)活植物数据的积累;(3)罕见植物的引种;(4)现代技术的应用。作者最后提出,我国植物园发展应把握的几个主要问题是:(1)既是多功能全方位发展,又应各具特色;(2)生物多样性是植物园永恒的主题;(3)植物园应着重物种迁地保护的研究和实践;(4)植物园应重视栽培和利用植物并着重以药用植物为对象。  相似文献   
159.
以酶组织化学方法对实验性大鼠肝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分布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原发及转移的肝癌组织癌细胞中NOS呈阴性反应,不同类型肝癌组织内未见明显差异,表明NOS活性的降低与细胞的恶变相关。提示可作为临床肝癌诊断的一个指标。癌旁肝细胞、Kupfer细胞及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胞浆呈NOS阳性,此处NO是否属于一种参与活化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分子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60.
以H_(2)O_(2)诱导PC12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研究芜菁中性多糖(neutral polysaccharide from Brassica rapa L.,BRNP)对PC12细胞氧化损伤保护及初步作用机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检测H_(2)O_(2)对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C-1法检测BRNP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BRNP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BRNP对PC12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H_(2)O_(2)的造模浓度和时间分别为300μmol/L、4 h;BRNP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H_(2)O_(2)对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BRNP可降低H_(2)O_(2)对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损伤;以不同剂量BRNP干预PC12细胞后,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BRNP能够改善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保护其细胞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内LDH生成、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凋亡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