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51.
对自然条件下8种土壤类型、39个取样地块的25个土壤理化参数的取样误差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块间,按累计取样误差大小排序为:池塘>地块边缘>自留地>林地>商品菜地>旱地>水田>滩地。在所有地块测定项目中,取样误差最大的是Cl-,平均高达70%以上,其次是土壤有效磷,除滩地外取样误差基本上都超过30%;有效钾和全硫的取样误差也多在20%以上;取样误差最小的理化参数与成土母质有关,其中包括各种重金属和全量P、K、Mg以及pH和砂粒等,除极个别外,误差都在10%以下;2种粒度的土壤水分、碳酸钙、粉砂、粘粒、有机碳、全量N、Na、Ca、B和As等11项理化参数的取样误差居中,误差变动于10%~20%之间。聚类分析可以将不同测定项目大致分为3类,客观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土壤理化参数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2.
细菌革兰氏染色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理论原则,本文将固定方式和脱色时间两个关键因素设计成梯度对比实验,通过结果的直观差异性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分组和组内实验探索过程中,通过内在好奇心和外在具体任务的双重驱动,主体的创新精神得到激发,情感价值体验得到满足,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思维品质和协作精神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实践证明,针对特定问题巧妙设计探索引导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激发创新意识和培养严谨的科研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3A5基因(CYP3A5)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3800959与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发生的关系。方法:于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期间,连续入选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接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冠心病患者共800例。以光学比浊法测定20μmol/L浓度ADP诱导的残余血小板聚集率(Residual plateletagglutination,RPA),并定义RPA≥70%为CR,所有入选患者分为CR组和氯吡格雷非抵抗组(Non-clopidogrel resistance,NCR)。所有入选病例提取血液白细胞基因组DNA后,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CYP3A5基因rs3800959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结果:所入选的800例病人中,CR组为150例,NCR组为650例,CR发生率为18.75%。rs3800959基因型频率在CR组为TT型110例(73.3%)、CT型39例(26.0%)及CC型1例(0.7%);NCR组rs3800959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7例、159例及14例(73.4%、24.5%及2.1%)。两组间各基因型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460,x2=1.554);T、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两组间亦无明显差异(P=0.784,OR=0.942,95%CI=0.655~1.356)。结论:CYP3A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3800959与冠心病人CR的发生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4.
湖南会同连作杉木林凋落物量20年动态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验基地的第Ⅲ集水区,对连作杉木林的凋落物量进行连续20a的定位观测,研究凋落物的组成特征、季节和长期动态变化格局.结果表明:连作杉木林从第8年起开始收集到凋落物,第8~20年间,凋落物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生物量为(1109.86±117.27)kg·hm-2.凋落物中针叶、小枝、落果和碎屑所占比例分别为63.75%,25.87%,5.11%和2.19%.会同杉木人工林有明显的季节性凋落节律,1月至6月份,凋落物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从6月份至12月份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凋落物量的峰值出现在6月份,11月份则全年最低.凋落物与林龄呈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模拟凋落物量与林龄的关系,得到二次曲线方程关系:y=-10.06x2+361.1x-1747,R2=0.920, p<0.001.凋落物中的小枝、针叶、落果与林龄呈显著二次曲线方程关系(p<0.05),而碎屑与林龄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5.
地形、邻株植物及自身大小对红楠幼树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地森林中,树木生长不仅受地形的影响,也与邻株植物存在各种相互作用,而且具有个体大小依赖性.然而这些影响都具有物种特异性,即不同物种即使在同类地形或与同种植物相邻也会受到不同乃至相反的影响.此外,不同物种个体生长的自身大小依赖性也存在差异.作者利用中欧合作项目“中国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研究(BEF)”实验样地,以渐危的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为研究对象,连续两年观测了存活的1,452株红楠幼树基径和树高,分析坡向和坡度等地形、邻株植物丰富度及其功能群组成、红楠自身大小对红楠幼树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红楠幼树位于阴坡时比位于阳坡具有更高的生长速率和存活率,而坡度只对树高生长量有显著影响;(2)邻株植物物种丰富度对红楠幼树的基径、树高和存活率影响不显著;(3)邻株植物功能类型对红楠幼树生长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落叶阔叶型>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的混交型>常绿阔叶型>常绿针叶型,而对存活率无显著影响;(4)红楠幼树的生长与自身大小呈正相关幂函数关系,即基径和树高的生长速率都会随着其自身大小的增加而增加.可见,构建树木生长模型,不仅要考虑地形等环境因子差异,而且要充分考虑邻株植物的功能类群差异、邻株植物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以及自身个体大小等因素,为渐危和濒危树种的保护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6.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1年在我院住院患者共299例,入选标准:年龄30岁~80岁之间;心功能Ⅰ-Ⅱ级;入选前未接受甲状腺激素及胺碘酮治疗.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91例,实验组208例,实验组根据血管病变数量再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72例,双支血管病变组87例,及三支血管病变组49例,用放射免疫方法于造影前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各组间FT3、FT4、TT3、TT4及TSH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清FT3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三支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浆FT3水平显著低于双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浆FT3水平显著低于单支血管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血清TT4、TT3、FT4、TS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FT3呈低水平状态,且随着血管病变加重FT3下降越明显,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7.
连栽第1和第2代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过程之一,直接影响着森林的生产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林地的肥力水平,而且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现象普遍存在,寻求杉木林连栽两代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差异与连栽林分生产力下降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30多年连续定位的测定数据,分析了连栽第1、2代杉木人工林在物质生产养分利用有效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球化学循环的差异。结果表明,杉木速生阶段,第2代林每生产1 t干物质需要的养分比第1代林多1.58-3.29 kg,干材生长阶段,第2代林每生产1t所需养分比第1代林多4.23-5.92kg;速生阶段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养分利用系数第2代林比第1代林分下降19.7%-22.8%,养分循环系数下降12.8%-15.6%,干材生长阶段养分利用系数比第1代林分下降35.3%-36.2%,养分循环系数下降23.2%-27.0%,养分周转利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功能第2代林比第1代林差;由干材生长进入成熟阶段的生长期内,伴随水文学过程的养分地球化学循环中,第2代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积累的地球化学循环的能力下降,养分流失率是第1代林的2倍左右,养分的积累率还不到第1代林的60%,对森林地力的维持和林木生长都是不利的。从生态系统水平上定位研究,定量分析了杉木连栽两代人工林养分循环功能过程,研究成果为我国南方人工林持续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8.
西藏原始林芝云杉林雨季林冠降水分配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江平  项文化  刘韶辉 《生态学报》2010,30(14):3679-3687
利用2006-2007年对西藏米林县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林林外降水、穿透水和树干茎流定位观测数据,对林芝云杉林的林冠降水再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南伊沟的年降水量为716.4mm,主要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6.95%。在林芝云杉的生长季节(4-10月份),林冠截留量为338.6mm,占同期林外降水量的51.60%;林内穿透水量为316.3mm,占同期林外降水量的48.21%;树干茎流量仅为1mm,仅占0.19%。林内穿透水(Tp)、树干茎流(Sf)、林冠截留量(Ip)及林冠截留率(PIp)与林外降水量(p)之间的关系分别为:Tp=0.8622p-3.5229,r=0.9964;Sf=0.0004p1.4586,r=0.9458;Ip=1.2222p0.6341,r=0.874;PIp=253.6p-0.7008,r=0.9732。林芝云杉林雨季林冠降水的分配规律与该森林结构复杂、林分年龄高、胸高断面积大密切相关,说明该森林在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9.
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成因是生物地理学和宏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中国13个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群落植物的调查数据,分析物种多样性随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探讨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13个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随经纬度上升而下降,其中物种丰富度变化更为显著,而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随经度上升变化不显著;(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植物特性、能量和水分因子的单因素相关关系并不一致。其中,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年均温、最冷月均温、温度年较差和潜在蒸散量的相关性最显著(P0.01),Pielou指数与年均温、最冷月均温、实际蒸散量、潜在蒸散量和郁闭度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3)方差分解结果表明,能量和水分的共同作用对物种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的解释率最高,达到15%—42%;植物特性、能量和水分因子三者共同作用对物种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解释率次之,为14%—27%;植物特性与能量因子或水分因子两者之间的共同作用以及植物特性和水分因子独立作用对物种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的解释率较小,其中能量因子对物种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的单独解释率高于植物特性或水分因子。研究表明能量和水分共同作用是影响大尺度森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但植物特性的差异对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VE)迁移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的细胞培养基(DMEM)培养正常VE细胞,用10nM,50nM,100nM和200nM的雷帕霉素孵育VE细胞24 h,Western bloting测定雷帕霉素对VE中mTOR和VEGF表达的影响,Transwell迁移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对内皮细胞迁移影响。结果:①雷帕霉素可显著抑制VE的迁移,除了在100nM之外,基本呈浓度依赖性的。100nM雷帕霉素对VE迁移的抑制作用显著减弱(P<0.01)。②雷帕霉素对mTOR和VEGF165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而VEGF121的表达则是先升高后降低,在100nM雷帕霉素时表达最高,远远高于该浓度雷帕霉素时VEGF165的表达,可以解释100nM雷帕霉素时VE迁移抑制显著减轻的现象。结论:雷帕霉素抑制了VEGF165的表达,并且其对VE迁移抑制的效应主要由VEGF165表达减少所介导。VEGF121的表达在一定雷帕霉素浓度范围内可显著上调,从而显著改善了雷帕霉素诱导的VEGF165表达减少所致的内皮细胞迁移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