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利用大豆粉、玉米粉、麦胚和鲜茭白等成分配制了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的半合成人工饲料,利用该饲料配方,发展了大螟的长期、继代饲养技术,即初孵-2日龄幼虫在茭白上饲养,3日龄-化蛹在人工饲料上饲养。利用该方法连续饲养大螟3代,幼虫的发育历期、蛹重、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卵孵化率和单雌产卵量等生活史参数与在天然饲料茭白上饲养的大螟相比,二者没有任何显著差异。而且利用该方法饲养,成本低、省工省力,能显著减少病原菌的感染。这说明该饲养技术适于大螟种群的长期、继代饲养。  相似文献   
12.
韩超  申海玉  刘庆 《西北植物学报》2012,32(8):1632-1638
采用开顶式有机玻璃罩(OTCs)及紫外灯分别模拟气候变暖和UV-B增强,对位于气候变暖和UV-B增强突出的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山峡谷地云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探讨云杉对气候变暖和UV-B增强的响应机理。结果显示:(1)UV-B辐射增强对云杉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抑制萌发幼苗的生长、降低其针叶叶绿素含量,并造成幼苗大量死亡(P<0.05)。(2)气候变暖使云杉种子提前萌发,并提高了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促进幼苗生长和叶绿素的积累,显著降低幼苗死亡率(P<0.05)。(3)气候变暖缓解了UV-B增强对云杉萌发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抑制作用,并降低了UV-B胁迫下幼苗的死亡率。研究表明,在未来气候变暖和UV-B辐射增强同时存在时,气候变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UV-B增强对云杉林早期更新带来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开顶式有机玻璃罩(OTCs)及紫外灯分别模拟气候变暖和紫外辐射B(UV-B)增强,对位于气候变暖和UV-B增强突出的青藏高原东缘、高山峡谷地云杉(Picea asperata)幼苗的光合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分析,探讨云杉幼苗对气候变暖和UV-B增强的光合响应特性。结果显示:(1)UV-B辐射增强显著抑制了云杉幼苗茎和根的伸长生长以及生物量的累积,显著降低了云杉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合速率(Pmax)和表观量子产量(Φ),但是提高了光补偿点(LCP);UV-B辐射增强导致了云杉幼苗光合系统Ⅱ(PSⅡ)的光抑制,使PSⅡ有效量子产量(ΦPSⅡ)显著降低。(2)单纯OTC模拟增温显著提高了云杉幼苗的Pn和Pmax,而对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Φ无显著影响。(3)模拟增温缓解了UV-B增强对云杉幼苗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显著提高了UV-B胁迫下幼苗的Pn、Pmax、PSⅡ的潜在量子效率(Fv/Fm)和有效量子产量(ΦPSⅡ),并且提高了UV-B胁迫下幼苗茎、根的生长以及生物量的累积。研究表明,在未来气候变暖和UV-B辐射增强同时存在时,气候变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UV-B增强对云杉林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太子参中环肽Pseudostellarin B含量HPCE测定及其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测定太子参中环肽Pseudostellarin B含量的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分析方法,对10种不同产地太子参中环肽Pseudostellarin B的含量进行了测定。HPCE工作条件: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内径75μm,有效长度50cm),分离电压为15kV,柱温20℃,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波长为203nm,缓冲液为20mmol/L硼砂(pH=9.3)溶液。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环肽Pseudostellarin B浓度与其响应信号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Y=0.6357X 2.546,R=0.9985),加标回收率在93.8%~105.6%之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太子参HPCE指纹图谱研究,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对不同太子参样品的HPCE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计算,以系统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为对照模板,10份样品中有8份的相似度在0.90以上,说明该方法可用于太子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过氧亚硝基-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个测定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化学发光的改进体系,测试了某些抗氧化剂清除ONOO的作用,其体系的组成和启动发光的程序如下:向pH 10.5碳酸缓冲液配的0.01 mol/L浓度NaN3溶液通O3 30 s,取其800 μl原位注入含有100 μl水配样品和100 μl的0.001 mol/L鲁米诺溶液中,启动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 CL),立即测定每6秒的脉冲数(CP6S),连续测定10~30次.根据实际需要,选其某一次的CL强度作为评判指标,对比抗氧化剂的活性.该发光体系灵敏、简便、且较稳定,最低可检测限为8.74 μmol/L的ONOO量,线性范围为8.74~74.04 μmol/L.批内变异系数3.35%(n=10),批间变异系数5.52%(n=10).测得维生素C(Vit.C)、茶多酚(EGCG)、原花菁素、硫脲皆有抑制CL,即清除ONOO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尾叶桉无性系生长、干形和抗枝瘿姬小蜂综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尾叶桉60个无性系进行了生长量和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敏感性调查。结果表明, 生长性状在无性系单株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尾叶桉受姬小蜂的危害情况与生长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对遗传参数的估算表明, 尾叶桉无性系抗桉树枝瘿姬小蜂水平有较高的重复力,可以通过无性系选择获得抗蜂、速生的尾叶桉无性系。最终通过独立淘汰法选择出6个优良的尾叶桉无性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水飞蓟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为其食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鼠急性毒性实验、Ames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精子畸形实验和大鼠30d喂养实验等安全性评价实验,评估水飞蓟的食用安全性。结果:水飞蓟对雌、雄大鼠的急性经口最大耐受量(MTD)均大于18.0g/kg·BW。Ames实验、小鼠骨髓微核验和精子畸形实验结果均未见该样品有致突变作用,大鼠30d喂养实验各项指标也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水飞蓟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在该实验研究剂量和条件下,水飞蓟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外源脱落酸对小麦幼苗抗镉胁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试材,采用水培法研究了100mg/L镉(Cd2+)胁迫条件下施用外源脱落酸(ABA)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100mg/L Cd2+胁迫下,小麦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植株生长受到抑制;(2)外源ABA能够明显提高Cd2+胁迫小麦幼苗的根系活力,增加其叶片SOD、CAT和POD活性,促进其脯氨酸积累,降低MDA的含量,并以5.0μmol/L ABA的效果最明显;(3)1.0~5.0μmol/L外源ABA不同程度地缓解Cd2+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且5.0μmol/L时效果最明显,其株高、根长、总干重分别比单一Cd2+胁迫处理显著提高6.73%、149%和10.52%,而10.0μmol/LABA反而加重了Cd2+对小麦幼苗生长的伤害。因此,适宜浓度的外源ABA能够通过增加体内保护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来缓解Cd2+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小麦幼苗的抗Cd2+胁迫能力,并以5.0μmol/L AB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虾青素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为其食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d喂养试验等毒理学评价试验,评估虾青素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虾青素对雌、雄大鼠的急性经口最大耐受量(MTD)均大于19.0g/kg·BW。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未见该样品有致突变作用,大鼠30d喂养试验各项指标也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虾青素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在该实验研究剂量和条件下,虾青素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分析微小RNA-223(miR-223)在脓毒症的早期诊断、炎症严重程度评估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定本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住院的3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门诊体检中心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外周血miR-223、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比较脓毒症患者中轻度组、严重组外周血miR-223、血清PCT、CRP,比较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组、存活组外周血miR-223、血清PCT、CRP,Spearman分析miR-223与PCT、CRP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iR-223与PCT、CRP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外周血miR-223、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严重组外周血miR-223、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外周血miR-223、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miR-223与PCT、CRP均呈正相关性,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值=0.796、0.785)。ROC曲线结果显示:miR-223+PCT+CRP诊断脓毒症的灵敏度(89.54%)、特异度(86.52%)明显高于miR-223(82.37%、80.44%)、PCT(78.34%、75.34%)、CRP(75.12%、74.07%),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脓毒症患者机体外周血miR-223水平较高,且外周血miR-223与血清PCT、CRP呈正相关性,miR-223联合PCT、CRP可提高脓毒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