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不同施肥对小时杨小老树光合速率、蒸腾速度、单叶面积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水分利用率则表现出明显差异,随施磷肥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加明显而蒸腾作用基本一致,水分利用率则上升明显,N肥处理则水分利用率下降。N、P混施叶面积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62.
三种苗木在不同供水条件下生理适应性及耗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君迁子、臭椿、白榆三个树种苗木,在盆栽条件下,控制三种土壤含水量,研究其适应性和耗水特性。结果表明,白榆适应能力最强,其次为臭椿,而君迁子最弱,在耗水量上基本接近,但耗水系数差异明显,主要是由于三个树种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物质累积量不同。  相似文献   
63.
超干的榆树种子在加速老化过程中活力变化与染色体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榆树种子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随着种子生活力的下降而升高,榆树超干种子在35℃人工老化条件下,能有效抑制其伴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生活力下降和染色体变异,使种子贮藏寿命明显延长,若待超干种子生活力也降到与对照同样水平时,其活力水平比对照低,染色体畸变频率比对照高,但这种情况的出现要向后推迟相当长的时间,因而超干贮藏的效果及其可行性仍属肯定。  相似文献   
64.
野生紫斑牡丹和四川牡丹种子萌发特性及其致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牡丹种子一般较小,而且不同产地之间形状,大小差异较大。其萌发特性与栽培牡丹相比也有较大差异;萌发期长达半年以上,且萌发温度在10 ̄15℃为宜,超过20℃则明显不利于生根及上胚轴生长。四个不同分布地的四川牡丹种子萌发率较一致,均在60 ̄77%之间。三个不同产地的紫斑牡丹种子萌发率则相关甚远,分布于甘肃文县的萌发率达76%,而分布于陕西略阳和湖北神农架的萌发率则分别只有12%和4.4%,出苗率则更  相似文献   
65.
吴茱萸果实中分泌囊的发生和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黎  胡正海  景汝勤   《广西植物》1992,(2):172-176+197
吴茱萸果皮内分布有许多分泌囊。我们作了发育解剖学方面的研究。在花蕾期,雌蕊的子房中分泌囊原始细胞即开始发生,它起源于单个表皮细胞和其内的1—4层薄壁细胞。分泌囊最初为裂生,后期由于上皮细胞的破毁,其腔隙逐渐扩大,因此,腔隙发生方式应属裂溶生型。成熟分泌囊是由多层鞘细胞和上皮细胞包围圆形腔隙构成。  相似文献   
66.
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主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95%以上的B细胞淋巴瘤均表达B细胞分化抗原CD20。尽管目前CD20在B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的具体功能尚未阐明,但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和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特点决定了其成为B细胞淋巴瘤靶向治疗的主要靶点。近十年来,随着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联合传统的CHOP化疗方案,在NHL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虽然,近年来抗CD20单抗逐渐被用于B细胞相关的自身免疫病的治疗,但相关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在针对NHL的临床治疗中,抗CD20单抗的疗效被认为依赖于效应器机制,主要有ADCC、CDC和细胞凋亡。虽然抗CD20在淋巴瘤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免疫疗效,但部分瘤荷较大的病人出现了耐药和复发,循环中大量B细胞由于单抗的结合而被机体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或NK细胞杀伤,机体出现成熟B细胞空缺期,同时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和补体大量消耗,造成机体免疫效应功能饱和和效应器耗竭。本文就抗CD20单克隆抗体在治疗淋巴瘤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可能造成的机体效应器耗竭问题做一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67.
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棘的生产力与水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沙棘生产力与水分关系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5种立地条件下的沙棘蒸腾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半阴坡清晨蒸腾较强烈,其它几种立地蒸腾较弱.随着太阳辐射角度的变化和不同立地土壤含水量的差异,阴坡、阳坡上午蒸腾呈下降趋势,峁顶变化较平稳.至中午12:00半阴坡蒸腾达最大值.从午后蒸腾趋势可看出,除阴坡外,其余各立地蒸腾均不同程度地下降。尤其半阴坡下降幅度最大.阳坡蒸腾速率始终处在较低的水平.沙棘蒸腾大小顺序为半阴坡>阴坡>半阳坡>峁顶>阳坡.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沙棘蒸腾与光照强度没有直接的相关性,与相对湿度相关性显著.不同立地条件导致了沙棘生物量的差异,阴坡生物量要显著高于半阴坡、半阳坡和峁顶.  相似文献   
68.
用盆栽方法人工模拟土壤干旱条件,研究辽东栎天然萌生幼苗对土壤干旱的生理生态反应。结果表明: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辽东栎幼苗的耗水量明显下降,耗水高峰期提前,在重度干旱下耗水峰形由单峰变为双峰。在干旱胁迫前期辽东栎叶水势变化较平缓,后期则急剧下降,尤其在严重干旱下,水势变化趋势呈"M"形,叶片含水量较稳定,对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不敏感。在中度干旱下辽东栎叶片的持水力有所增加。辽东栎属低蒸腾速率树种,平均仅为2.98μg cm-2·s-1。不同生长季节蒸腾速率日进程不同, 8月份的蒸腾速率日进程在适宜水分下是双峰曲线,在中度干旱下是单峰曲线,重度干旱下蒸腾速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呈波状起伏;9月份的蒸腾速率下降近50%,仍有明显的单峰(适宜水分下)和双峰(中度干旱下)。对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在适宜水分和中度干旱下,光照强度对辽东栎幼苗蒸腾速率影响最大,在重度干旱下,大气温度对辽东栎的蒸腾速率影响较大。随土壤含水量减少,辽东栎幼苗的蒸腾速率在中度干旱时上升,重度干旱时急剧下降,光合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羧化效率均下降;地上部生长受抑,根冠比加大, WUE1下降,而WUE2在中度干旱下升高,在重度干旱下下降。其幼苗不耐高温强光,高温强光对其光合和蒸腾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在土壤严重干旱下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69.
建设生态海岛是海岛生态经济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长海县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状况进行计算,并用物质消耗强度、废物排放强度和环境负荷强度3个指标衡量了该海岛县生态效率的变化,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海岛生态经济系统生态压力变化的贡献状况。结果表明,2003—2009年间,长海县物质输入总量、物质输出总量和环境负荷总量呈增长态势;生态效率明显提高;技术进步对减轻海岛生态经济系统生态压力的贡献没有抵消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生态压力的增加量。为了减少物质输入和废物输出,减轻经济活动对海岛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建立创新型管理机制有效促进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生态效率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为明晰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种子的休眠类型和破除休眠的方法、为草地改良和草玉梅的栽培提供基础,以未去除果皮的草玉梅瘦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草玉梅种子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40~50 g·L-1的NaOH溶液浸泡3~5 h未能破除其休眠;经过2个月的贮藏,剪去草玉梅果皮上端、除去果皮的草玉梅种子在黑暗条件下的发芽率分别为3.3%和6.2%,与对照(2.0%)差异不显著(P0.05),而光照条件下的上述种子发芽率分别为38.7%和76.0%,显著高于对照(P0.05);剪去果皮基部的草玉梅种子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发芽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除去部分(1/5~1/4)果皮能使草玉梅种子发芽率提高到62.7%,显著高于对照(P0.05);果皮穿刺处理显著提高了草玉梅种子发芽率(19.3%)(P0.05),但显著低于除去果皮和部分去皮处理(P0.05);草玉梅果皮水提液对草玉梅种子萌发无抑制作用;10~30 mg·L-1GA3浸泡处理10 h未能提高草玉梅瘦果的发芽率;草玉梅种子在25/15℃变温条件下发芽率最高,15/5℃和10/5℃变温条件下不能发芽。综合分析认为,果皮的遮光引起了草玉梅种子的休眠,除去果皮能有效破除草玉梅种子的休眠。除去果皮后尚有部分种子仍然处于休眠状态,因此草玉梅种子(瘦果)的休眠为综合休眠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