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41.
以长白山苔原带南坡植被为对象,通过植被调查,与北坡和西坡植被进行比较,研究长白山苔原植被因坡向差异导致的不同植被变化模式。结果显示:(1)长白山苔原南坡植被中灌木处于优势地位,与北坡、西坡情况一致。但在物种组成上,各坡向差异明显,为中度不相似水平;(2)在生物多样性、多度、盖度等群落特征上,南坡与西坡的差异较大、与北坡相似性较强;(3)在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上,南坡与北坡相同,即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且峰值出现在中部,与西坡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呈单调递减的趋势完全不同。表明不同群落抗干扰能力以及所受干扰程度存在差异,北坡处于演替中后期,较为稳定,抗干扰能力更强。南坡因受干扰强度较小,植被处于较稳定状态;(4)长白山苔原各坡向植被变化差异较大。南坡和北坡的植被相对稳定,与西坡草本植物强烈上侵明显不同。长白山苔原带植被的坡向差异源于各坡向的本底差异、环境差异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差异性响应,是火山、强风干扰下植被演替与响应气候变化的植被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42.
摘要 目的:探讨miR-21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与线粒体融合素2(mitochondria fusion protein mitofusin2,Mfn2)的靶向关系。方法:将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细胞按处理方式不同分组:I/R+control mimics组(转染control mimics后缺氧3 h/复氧3 h),I/R+miR-21mimics组(转染miR-21mimics后缺氧3 h/复氧3 h),I/R组(缺氧3 h/复氧3 h)及对照组(正常培养)。选取3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取大鼠肾组织进行HE染色,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自噬和凋亡相关基因LC3-Ⅱ、LC3-Ⅰ、Beclin1、Bcl-2、Bax及Mfn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21与Mfn2的靶向关系。结果:Sham组大鼠血清BUN、Cr水平,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率高于I/R组(P<0.05)。I/R组大鼠肾组织肾小管结构紊乱,大量炎症细胞浸润。Sham组大鼠肾组织miR-21水平高于I/R组(P<0.05)。48 和 72 h 时,I/R+miR-21 mimics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I/R+control mimics组,I/R组及对照组(P<0.05),I/R组细胞活力低于对照组(P<0.05)。I/R+miR-21mimics组凋亡率显著高于I/R+control mimics组,I/R组及对照组(P<0.05),I/R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I/R组细胞Beclin1、LC3-Ⅱ/LC3-Ⅰ、Bax蛋白及基因mRNA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及基因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R+miR-21mimics组细胞Beclin1、LC3-Ⅱ/LC3-Ⅰ、Bax蛋白及基因mRNA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及基因mRNA表达量降低(P<0.05)。miR-21与Mfn2具有靶向关系。结论:miR-21可靶向Mfn2促进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凋亡及自噬。  相似文献   
843.
自从2004年可变淋巴细胞受体(variable lymphocyte receptor, VLR)在七鳃鳗中首次发现以来,因VLR能识别多种抗原、具有简单的分子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对蛋白质以及聚糖的高亲和力和强特异性等多方面优点,学术界对于VLR的研究和改造十分火热。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由VLR构建的重组分子广泛用于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本文对近年来VLR面向下游的最新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在肿瘤研究中,VLR可特异性地精准识别碳水化合物,并能够区分只有1个官能团不同的多糖,可作为灵敏抗多糖试剂,用于识别肿瘤细胞上独特的糖复合物,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策略;VLR也可与其他经典的治疗方法进行结合。例如,将嵌合抗原受体进行改造,经过改造后可表达一种合成受体。这种合成受体可将T细胞的细胞靶向杀伤作用重新定位到所选择的靶点;VLR经重组改造后,也可用于改良分离纯化试剂或在水生生物疾病上发挥作用。这些新开发的VLR的作用有可能作为新型的识别、诊断和治疗试剂。本文将从VL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VLR与糖生物学和生物医药研究上的关系、VLR用于改良分离纯化试剂的作用、VLR在水生生物疾病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VLR用于疾病药物研发等相关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4.
目的分析本地区耶氏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患者的流行趋势、临床特征、血清学标志物,为PJP患者的早预防、早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3所综合性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断为PJP的49例住院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影像学报告、预后等。结果49例PJP患者绝大多数HIV阴性(89.8%),且以中年男性为主。AIDS、肾脏疾病(47.7%)和结缔组织疾病(29.6%)为PJP患者主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干咳(83.7%)、白色黏痰,发热(79.6%)为主,其次为呼吸困难。PJP患者以低剂量/短时间(<3个月)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为特征。85%以上PJP患者实验室指标超过参考范围的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氧分压、乳酸脱氢酶和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结论HIV阴性患者感染PJ逐渐增多,肾脏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是其主要危险因素,LDH、BG和KL-6可作为PJP患者的重要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845.
846.
目的:观察白介素-6(interleukin,IL-6)单克隆抗体(IL-6 mAb)治疗Lewis大鼠自身免疫心肌炎(EAM)的疗效。探讨IL-6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在EAM发病中的机制。方法:将34只8-10周龄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EAM组(n=12),IL-6mAb干预组(n=16)。对EAM组和干预组注射心肌肌凝蛋白,干预组于免疫注射后第1、7至第20天腹腔注射IL-6 mAb1nlg,分别于急性峰值期(第21天)、慢性持续期(第84天)取材,观察心肌炎症浸润、纤维化、细胞凋亡以判断IL-6mAb疗效。检测脾脏TH17、Treg细胞数量和功能,比较各组血清中IL-6、IL-10、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浓度,实时定量PCR测定外周血STAT3、RORγt、Foxp3mRNA水平,对EAM源性脾细胞进行体外IL-6mAb刺激,并用ELISA法测定IL-10、IL-17和TGF-β的浓度。结果:炎症积分、纤维化积分、凋亡指数IL-6mAb干预组较EAM组明显下降(P〈0.01)。急性峰值期(21d组)EAM组TH17和Treg细胞数量上调,干预组则受明显抑制(P〈0.01);21d干预组血清IL-6、IL-10、IL-17和TGF-β的浓度较EAM组明显下降(P〈0.01);21d干预组外周血STAT3、RORγt、Foxp3mRNA水平下降(P〈0.01);体外IL-6mAb刺激EAM源性脾细胞,IL-10、IL-17和TGF-β表达明显增加。结论:IL6mAb对EAM有明显的保护作用,IL6mAb通过抑制Th17、Treg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实现对EAM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47.
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等多种生物学特性,但对巨噬细胞中表达TNF-α及IL-1β的报告尚存在争议.本文旨在探索EGC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RAW264.7细胞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的影响.MTT结果显示,0~100μmol/L EGCG对RAW264.7细胞活力没有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ELISA分析显示,1 mg/L LPS可显著升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RAW264.7细胞Tnf-α和Il-1βmRNA和蛋白水平,EGCG单独处理对巨噬细胞Tnf-α和Il-1β的基因表达与蛋白生成没有影响,但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Tnf-α和Il-1β的基因表达与蛋白生成,并存在剂量依赖效应.上述结果提示,EGCG可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这可能与EGCG的抗炎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848.
摘要: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为最危险的主动脉疾病之一,病死率较高,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证据 表明遗传因素影响该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基因多态性为该疾病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主动脉夹层患者可观察到主动脉中膜的退 化,当主动脉结构发生改变时,必然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进而影响其功能。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由弹 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组成的,可以保持主动脉管壁的稳定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与ECM 的代谢平衡有关,降解ECM的酶为基质金 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这种酶在主动脉的重塑过程中也发挥作用,与夹层的发生密切相关。单核苷酸多态 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遗传学标记,可以预测该疾病的发生, 指导该疾病的临床研究方向,对于易感性较高 的患者可进行早期的预防及监测,在AD的预防及治疗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本文对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多态性与主动脉夹层之间 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49.
目的:研究中等强度跑台运动训练和停训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静止组和去卵巢运动组,每组20只。去卵巢运动组大鼠每周进行4次时间45min、速度18m/min、跑道倾角5℃的跑台训练,持续训练14周时,将各组大鼠又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即:假手术-16周(Sham-16)和假手术32周(Sham-32)组、去卵巢-16周(OVX-16)和去卵巢-32周(OVX-32)组以及去卵巢运动(EX)和停训组(DEX)。分别在末次训练结束36-48小时内或停训16周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各组大鼠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变化。结果:(1)训练结束时,OVX-16组大鼠体脂重量和含量显著高于Sham-16和EX组,而瘦体含量、全身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显著低于Sham-16和EX组,各组其他检测指标无显著变化。(2)停训16周时,OVX-32组大鼠体重、脂肪重量和体脂含量显著高于Sham-32组,而全身、腰椎和左右股骨骨密度以及瘦体含量显著低于Sham-32组;DEX组大鼠脂肪重量和体脂含量显著高于OVX-32组,而瘦体含量显著低于OVX-32组。结论: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体成分和骨密度的改善效应在停训16周时均未能被保持。  相似文献   
850.
目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人群中的骨代谢疾病,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是国内外通用的模拟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的经典动物模型,本研究通过观察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骨微结构的动态变化,为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9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基础组(10只)、假手术组(40只)和去卵巢组(40只)。分别在手术前(基础组)和后的3、6、12、24周,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基础组以及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大鼠,每组各8-10只。每组中随机取6只大鼠,对其左股骨行micro-CT扫描及三维结构重建。选择股骨远端距生长板远端1 mm处,2.0 mm×3.5 mm,厚0.9 mm的骨组织为感兴趣区域,对感兴趣区域进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与0周组比较,从去卵巢3周开始一直持续到24周,去卵巢组大鼠股骨vBMD、BV/TV和Tb.N显著降低,Tb.Sp和SMI显著升高,而Tb.Th无显著变化;与0周组比较,从假手术后3周开始一直到24周,假手术组所有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变化。与同周龄假手术组比较,从去卵巢3周开始一直持续到24周,去卵巢组大鼠股骨Tb.N、BV/TV和vBMD显著降低,Tb.Sp显著升高,而Tb.Th没有显著变化。从去卵巢6周开始一直到24周,去卵巢组大鼠SMI显著增加。结论:3月龄大鼠股骨远端的骨微结构在去卵巢3周时就出现显著变化。提示,采用3月龄大鼠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筛选时,去卵巢3周后就可以进行药物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