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24篇
  7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研究中等强度跑台运动训练和停训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静止组和去卵巢运动组,每组20只。去卵巢运动组大鼠每周进行4次时间45min、速度18m/rain、跑道倾角5℃的跑台训练,持续训练14周时,将各组大鼠又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即:假手术-16周(Sham.16)和假手术32周(Sham-32)组、去卵巢-16周(OVX-16)和去卵巢-32周(OVX-32)组以及去卵巢运动(EX)和停训组(DEX)。分别在末次训练结束36—48小时内或停训16周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各组大鼠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变化。结果:(1)训练结束时,OVX-16组大鼠体脂重量和含量显著高于Sham-16和EX组,而瘦体含量、全身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显著低于Sham-16和EX组,各组其他检测指标无显著变化。(2)停训16周时,OVX-32组大鼠体重、脂肪重量和体脂含量显著高于Sham-32组,而全身、腰椎和左右股骨骨密度以及瘦体含量显著低于Sham.32组;DEX组大鼠脂肪重量和体脂含量显著高于OVX-32组,而瘦体含量显著低于OVX-32组。结论: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体成分和骨密度的改善效应在停训16周时均未能被保持。  相似文献   
102.
谢莉  韩永华  李冬郁  曾艳华 《遗传》2009,31(4):420-425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45S rDNA在栽培高粱×拟高粱、甜高粱×拟高粱F1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进行定位研究。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2个杂种分别检测到2个杂交信号, 在减数分裂粗线期、终变期、中期Ⅰ染色体上45S rDNA位于一个二价体上, 说明这两个杂种携带45S rDNA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根据45S rDNA位点随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位置变化, 表明这两个杂种染色体配对行为正常, 平均构型为2n=2x=20(10Ⅱ), 证明45S rDNA可作为染色体的一个识别指标间接地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变化行为。  相似文献   
103.
利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症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华  张胜利  韩广文  薛建华  赵鹏 《遗传》2007,29(12):1471-1474
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症(BLAD)是由常染色体上CD18基因单碱基突变(A→G)引起的隐性遗传疾病,隐性基因纯合时导致白细胞表面的β2整合素表达明显减少或缺乏而引起临床发病,患病牛的主要特征是机体免疫力降低、易患病从而影响其生产性能的表现,严重影响了奶牛场的经济效益。该工作利用自行设计的特异性PCR引物,通过对PCR、PCR-SSCP条件的筛选和优化,并结合DNA序列测定,建立了PCR-SSCP检测BLAD 有害基因的新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率高,使用样品宽泛,适合大样本筛选,为奶牛BLAD有害基因的分型和筛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为我国奶牛的分子选育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不同寄主蒲螨种群间亲缘关系的RAPD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RAPD技术分析了采自河北昌黎和天津蓟县等不同地点的9个不同寄主的蒲螨种群间的关系。通过对100条RAPD引物的3次重复筛选,获得32条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应用这32条引物共扩增出268条带,依据这些条带计算遗传距离,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9个蒲螨种群可分为3个组(A、B和C组)。其中A和B组属于小蠹蒲螨群,A组由护林神蒲螨Pyemotes dryas组成;B组由小蠹蒲螨P. scolyti和寄生于松树小蠹Scolytidae sp.的蒲螨组成;球腹蒲螨群组成C组,并分为两个分支,寄生于桃树小蠹寄生蜂Pteromalidae spp.的蒲螨为一支,寄生于柏肤小蠹Phloeosinus aubei Perris、皮蠹Dermestidae sp.、日本二齿茎长蠹Sinoxylon japonicum Lesne(黑枣树和柿树)和桑梢小蠹Cryphalus exignus等的5个蒲螨种群为一支,这5个蒲螨种群形态上未见明显差别。C组中的寄生桃树小蠹寄生蜂的蒲螨与该组其他蒲螨种群的遗传距离最远,达到0.3236~0.4111,并且存在生殖隔离,该蒲螨似已分化成为独立的新种;C组其他种群是否存在近缘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靶血管长病变(病变>25 mm)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2010年6月因STEMI就诊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并急诊行PCI处理的患者442例,以靶病变长度分为两组,即≤25 mm为短病变组(n=235)和>25mm为长病变组(n=207),均急诊行PCI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基线资料、术中资料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辅助措施(临时起搏、IABP、血栓抽吸装置)应用情况,术后30天、2年电话或临床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短病变组比较,长病变组吸烟者更多(81.6%vs 62.6%,P=0.000);以三支病变偏多(34.8%vs 24.7%,P=0.037);多枚支架使用率更高(1.47±0.63 vs 1.04±0.28,P=0.000),平均支架总长度显著增加(29.80±7.02 mm vs 22.95±5.58mm,P=0.000),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及辅助措施应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天及2年随访MAC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急诊PCI治疗的STEMI短病变患者对比,长病变患者虽然病变复杂,多枚支架使用率高,平均支架总长度增加,但术中并发症、30天、2年内MACE与短病变患者相当,提示在以药物洗脱支架为主的介入治疗时代,急诊PCI处理STEMI靶血管长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E1A激活基因阻遏子(Cellular repressor of E1A-stimulated genes,CREG)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溶酶体发生及溶酶体组织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loss-of-function和gain-of-function模型,Lysotracker Red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CREG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溶酶体发生的影响,并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CREG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溶酶体组织蛋白酶表达的影响。结果:Lysotracker Red染色和透射电镜证实CREG可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溶酶体发生;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证实CREG可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溶酶体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B及cathepsin S表达。结论:CREG可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溶酶体发生及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B及cathepsin S表达。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12 h、24 h、48 h、术后1周进行血浆BNP、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观察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不同心功能分级、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浆BNP、CK-MB、hs-CRP水平变化,同时观察并比较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与否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血浆BNP、CK-MB、hs-CRP水平变化。结果:随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患者血浆BNP、CK-MB、hs-CRP水平升高,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hs-CRP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2 h、24 h、48 h血浆BNP、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术后24 h、48 h血浆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而术后1周血浆BNP、CK-MB、hs-CRP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组)患者16例,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无严重心律失常组)患者82例,两组患者术后12 h、24 h、48 h血浆BNP、CK-MB、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BN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K-MB、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严重心律失常组术后12 h、24h、48 h、1周血浆BNP、CK-MB、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严重心律失常组(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血浆BNP可以反映患者心功能情况,术后患者血浆BNP、CK-MB、hs-CRP异常升高,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升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发生消化道出血(GIB)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调整,评价其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PCI围术期发生GIB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2例(55%),不稳定型心绞痛18例(45%)。PCI围术期发生GIB的患者,除扩容、输血、抑酸、保护胃粘膜等支持疗法外,依据临床情况调整抗血小板药物。观察住院期间及术后3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脑事件(MACCE:包括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性死亡、再次血管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缺血性卒中)及消化道再次出血的发生率。结果:40例患者PCI成功39例(病例成功率97.5%),1例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导丝未通过,1例(2.5%)AMI患者PCI术后第5天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SAT)。出院后3月内,2例未完全血运重建的患者有心绞痛发作,无死亡,所有患者均无消化道再次出血,MACCE发生率(7.5%)。结论:PCI围术期发生GIB的患者,依据临床情况调整抗血小板药物,不增加MACCE风险及消化道再次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9.
为初步探究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l,AM)真菌促进百合生长并延长瓶插过程中切花观赏期的作用机制,于温室盆栽条件下对百合Lilium brownii进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变形球囊霉Glomusversiforme单一接种或者共同双接种处理。结果表明,共同接种F.mosseae和G.versiforme的百合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均显著高于不接种对照,分别增加了60%和58%。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接种F. mosseae和G. versiforme处理的百合根尖数、根系长度、分叉数、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分别比对照增加123%、128%、182%、118%和232%。切花瓶插期间,接种AM真菌处理的百合切花水分平衡值和鲜重变化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瓶插5d时达到乙烯峰值5.4μL/*g·h (FW)+,共同接种F. mosseae和G. versiforme处理的百合切花乙烯释放速率比对照降低30%;呼吸速率则在瓶插1d时达到峰值0.7μL/*g·h (FW)+,共同接种比对照降低37%;百合花瓣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19%、32%、52%和26%。百合花瓣内N、P、K、Mg、Ca、Fe和Zn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接种对照处理,Mn和Cr含量则低于对照;共同接种处理的百合瓶插寿命增加了3d,最佳观赏时间比对照延长2d。结论认为共同接种F. mosseae和G. versiforme处理更加有效地改善切花花枝的水分平衡、营养状况与生理代谢,控制衰老激素的合成,从而延长百合切花的瓶插寿命和最佳观赏期。  相似文献   
110.
片断化生境中滇桐传粉生物学和繁育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试验方法,对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法斗分布区片断化生境中濒危植物滇桐(Craigia yunnanensis)的传粉生物学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滇桐每个聚伞花序有2~9朵两性花,单花花期为3~4d,单花雌雄蕊在时空上有一定的隔离;杂交指数(OCI) >4,花粉-胚珠比(P/O)为1381±53;有效传粉昆虫为大头丽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同株异花授粉结实率低;滇桐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自然状态下滇桐的座果率(56.67%±3.85%)和结籽率(6.26%±0.75%)均较低,而异株异花授粉均可显著提高座果率及结籽率(P<0.01),这与当前片断化生境中传粉昆虫少、效率低下等有关,表明生境片断化正在影响滇桐植株的早期生殖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