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9个辣椒雄性不育材料花蕾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9个辣椒雄性不育材料及其相应的保持系为试材,对有关花器的植物学性状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测定了花蕾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供试9个雄性不育材料和保持系的主要花器性状有一定差异;雄性不育材料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高于相应的保持系, 而过氧化氢酶活性低于保持系;保持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离于不育材料;所测的3种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在雄性不育材料与保持系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2.
谢静  王颖  练销  王政昆 《兽类学报》2008,28(2):157-164
在4℃急性冷暴露(1 h,4 h,8 h,24 h)和持续冷暴露 (7 d,14 d,28 d)条件下,测定中缅树鼩膈肌、心肌和肝脏的线粒体状态Ⅲ呼吸、状态Ⅳ呼吸、呼吸控制率(RCR)、线粒体蛋白含量以及肝脏线粒体P/O值的变化.结果表明:肝脏线粒体状态Ⅲ、状态Ⅳ呼吸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呼吸速率均极显著增加,在28 d后分别增加了132.9%、124.4%(P<0.01),RCR与对照比较,在8 h和7 d组分别显著增加了35.8%和48.4%(P<0.05),线粒体蛋白含量也极显著增加,在28 d后增加了104.7%(P<0.01),P/O值在整个低温处理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在28 d后降低了40.2%,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膈肌线粒体状态Ⅲ呼吸在整个低温处理期间没有显著变化,状态Ⅳ呼吸在28 d达到极显著增加(P<0.01,64.9%),RCR在28 d后显著降低(P<0.05, 42.1%),线粒体蛋白只有4 h组有极显著增加(P<0.01,45.2%);心肌的状态Ⅲ呼吸在8 h组有着极显著的增加(P<0.01, 54.7%),状态Ⅳ呼吸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28 d后增加了94.7%(P<0.01),RCR在28 d后降低37.8%(P<0.01),线粒体蛋白表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8 h组下降37.8%(P<0.01),28 d增加25.2%(P<0.05).说明中缅树鼩在冷胁迫的条件下肝脏线粒体呼吸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表现为状态Ⅳ呼吸即质子漏产热的显著增强,膈肌和心肌的线粒体呼吸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变化,补偿了冷胁迫条件下中缅树鼩增加的能量需求,是中缅树鼩在冷胁迫中重要的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横断山地区大绒鼠对光照和温度两个因子的适应性特征,将大绒鼠分为4组,分别于5±1℃,6L:18D:5±1℃,18L:6D;30±1℃,6L:18D和30±1℃,18L:6D 4个条件下驯化28 d.分别测定了对照组(0 d)和驯化28 d后,每一个体的体重、体温和产热能力;并测定驯化28 d后4组大绒鼠个体的肝脏和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在低温诱导下大绒鼠体重下降,体温降低,静止代谢率升高,非颤抖性产热能力增加,肝脏和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活性也出现相应提升;在高温下出现与低温时相反的现象;但光照周期对大绒鼠的体重、体温、产热能力及肝脏和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活性均没有显著影响.推测由于横断山的低纬度、高海拔特征可能导致大绒鼠在季节适应过程中对温度的敏感程度高于光照.  相似文献   
34.
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和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为横断山地区小型哺乳动物的代表.分别测定大绒鼠和高山姬鼠冷驯化组(7 d、14 d、21 d、28 d)与对照组(0 d)中肝脏线粒体蛋白含量、呼吸状态Ⅲ和状态Ⅳ、呼吸磷氧比的变化以及较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相应项,探讨大绒鼠和高山姬鼠对不同冷环境的适应情况以及肝脏产热的机理.结果 表明:在冷驯化条件下,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产热显著增加,无论是大绒鼠还是高山姬鼠实验组比对照组肝脏线粒体蛋白含量、呼吸状态Ⅲ和状态Ⅳ、呼吸磷氧比有着显著的提高,在两者的比较中,在同等冷驯化条件下高山姬鼠增加的程度高于大绒鼠.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大鼠脊神经压迫后早期痛阈改变与神经损伤程度的联系。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n=8):正常组,假手术组,70 g压迫组和180 g压迫组。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假手术组模型制作过程和其它两个模型组相同,但不做神经压迫,70 g压迫组和180 g压迫组分别用70 g或180 g血管夹压迫大鼠右侧颈7脊神经15 min,制作神经急性压迫损伤模型。于术前2 d和术后1、35、、7 d测右侧前足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术后7 d处死大鼠取右侧颈7脊神经,HE染色病理分级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各组痛阈改变以及神经损伤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术后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无明显变化(P〉0.05);与术前以及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70 g压迫组术后1~7 d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降低(P〈0.05),180 g压迫组术后1 d痛阈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7 d明显升高(P〈0.05)。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病理变化,而70 g压迫组和180g压迫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损伤病理分级180 g压迫组高于70 g压迫组(P〈0.05)。结论70 g或180 g血管夹压迫大鼠颈7脊神经后大鼠痛阈降低或升高,其机制可能与不同的压力导致不同的神经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究非水溶性的四苯基卟啉氯化锰[(TPP)MnCl]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方式及机理.方法:借助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电化学等手段研究了(TPP)MnCl与ctDNA相互作用的过程.结果:两者作用后,(TPP)MnCl的紫外-可见光谱在Soret带减色30%;EB-DNA体系的荧光猝灭;(TPP)MnCl的循环伏安也明显变化.实验测得(TPP)MnCl与ctDNA的表观结合常数为9.3×105L·moL-1.结论:在实验条件下,(TPP)MnCl与ctDNA以静电结合方式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7.
大绒鼠消化道形态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栖息于横断山地区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的消化道特征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对自然环境中大绒鼠消化道各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实验分别测定了不同季节大绒鼠胃、小肠、大肠、盲肠的长度,及其含内容物重、去内容物重、干组织重.结果表明,大绒鼠消化道特征存在季节性变化,随着温度降低、食物质量下降,大绒鼠的小肠、盲肠长度增加;各器官重量均在6月份最大;大绒鼠在低温、食物质量下降、繁殖等胁迫因子作用下,通过增加食物摄入、调节消化道形态来满足能量需求的增加,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大绒鼠的消化道在不同季节中表现出的变化模式,与其低纬度高海拔、年平均温度较低的生存环境有关,从一方面反映了该物种在温度胁迫下的生存机制和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38.
研究旨在探明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Inner-Pond Raceway Aquaculture, IPRA)系统中不同水流速度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能量代谢及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已驯食好、体质健康、大小均一的大口黑鲈[放养规格为(8.13±0.82) g]192尾,随机分配到4个模拟水槽中,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尾。养殖试验设置空白静水组和3个水流速度组,分别为低流速0.2 m/s、中流速0.4 m/s和高流速0.6 m/s,养殖周期为154d。结果显示:(1)中流速组大口黑鲈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组(P<0.05);中、高流速组肥满度显著低于静水组和低流速组(P>0.05);大口黑鲈内脏脂肪指数随着流速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2)中流速组肌肉粗蛋白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组(P<0.05),静水组和低流速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中、高流速组(P<0.05);中、高流速组肝脏粗蛋白显著高于静水组和低流速组(P<0.05);(3)中、高流速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显著...  相似文献   
39.
试验结果表明.连作晚稻稻瘿蚊大田防治适期在第4代成虫盛发始期至卵盛孵始期之间,保护好大田早期有效分囊.可以提高保产效果。  相似文献   
40.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大型真菌比较丰富和复杂。本文报道该地区有关多孔菌科的4个新种和14个新纪录,其中小多孔菌Polyporus minor Bi et G·Y·Zheng sp nov,近莲座多孔菌 Polyporus subfloriformis Bi et Zheng sp. Nov.,近软多孔菌 Polyporus submollis Bi etZheng sp. Nov.和近多年生多孔菌 Polyporu,subperenhis Bi et Zheng sp nov,等为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