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RT-PCR和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青岛文昌鱼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1 285 bp,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468 bp,编码155个氨基酸,有7个可与铜锌离子结合的位点,预测分子量大约为15 718.32 Da,理论等电点为5.60,编码的蛋白质不存在亚细胞定位的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属于胞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文昌鱼的胞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位于脊椎动物大分支和无脊椎动物大分支的中间,并且更偏向于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52.
用经0.1T和0.25T磁场处理山豆根药液灌小白鼠胃,分别测定它们对小白鼠肠推进运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0.25T磁场处理山豆根药液对小白鼠肠推进活动有明显促进作用,而0.1T磁场处理山豆根药液对小白鼠肠推进活动不明显,实验表明达到一定强度磁场才影响山豆根药液的药效。  相似文献   
5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介导的SNT1(亦称为FRS2)底物磷酸化具有宿主细胞以及受体特异性。为探明这种宿主细胞特异性的决定因素,我们构建了1个FGFR2IIIb/R1嵌合受体。该嵌合受体具有1个FGFR2IIIb的胞外片段及1个FGFR1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片段。当表达在3T3细胞(内源性受体为FGFR1并能强烈响应FGFR1)的信号)以及DTE-R1/100细胞时,该嵌合受体能即刻诱导SNT1磷酸化。DTE-R1/100细胞为经长期培养的带有外源性FGFR1的非恶性前列腺肿瘤上皮细胞(DTE)并已获得未转化DTE细胞所不具备的FGFR1信号响应性。与此相反,当表达在非转化DTE细胞或未经长期培养的FGFR1(DTE-R1)锂,FGFR2IIIb/R1嵌合受体则无法诱导SNT1磷酸化。我们曾报导DTE细胞对FGFR1介导的SNT1磷酸化活力及其刺激细胞生长信号的响应性是一种获得性的性质,这种性质的获得与细胞恶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此我们进一步证明FGFR介导的SNT1磷酸化具有宿主细胞特异性。这些结果表明细胞内围绕着激酶的微环境而不是细胞外环境决定了SNT1是否可为FGFR1所磷酸化。而且,长期受外源性FGFR1刺激诱发DTE细胞内微环境的变化,从而使表达在DTE细胞里的FGFR1激酶可强烈地磷酸化SNT1。  相似文献   
54.
华北高于庄组硅化微体化石组合的古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北中元古代高于庄组 ( 1 4- 1 5亿年 )的硅质叠层石中保存了完好的多种微生物化石。从这些叠层石的微细构造分析 ,成岩早期硅质矿物的交代作用为微体化石的原位保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除部分居住者和浮游的分子外 ,两种丝状蓝藻 ( Siphonophycus inornatum和Eoschizothric composita)和两种球状蓝藻 ( Coccostratusdispergens和 Eoentophysalisbelcherensis)是这些藻席的主要建造者。以球状蓝藻 Eoentophysalis为主的藻席可能发育于潮下高能环境中 ;而以多种丝状蓝藻为主的藻席可能反映了当时的沉积环境为中—高潮间带的局部静止小水体  相似文献   
55.
离子交换树脂法与酚仿法对质粒DNA提取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对质粒DNA提取效果的比较,证实了阴离子交换树脂法能够获得高纯度的质粒DNA,满足分子生物学的试验要求,操作简便、快速,不污染实验室的环境,是一种较理想的制备高纯度质粒DNA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6.
佛教是我国的主要宗教之一, 佛教寺庙作为佛教文化的物质载体, 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了中国191座寺庙的树种名录, 分析了不同地区寺庙的树种组成、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以明确寺庙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1)全国191座寺庙共收集到树种1,059种, 隶属116科410属, 大多数树种(773种)仅出现在1-2座寺庙中; (2)寺庙树种中含有大量乡土植物, 并且保存了丰富的受威胁树种(94种), 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3)不同气候带的佛教树种组成差异较大, 主要受气候因子限制; (4)佛教树种具有清晰的树种替代现象, 由南向北原始佛教树种逐渐由形态相似的本土物种(替代佛教树种)替代。以上结果表明中国寺庙中保存了非常丰富的植物资源, 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寺庙植物资源对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和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7.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末端氧化酶,是生物体内抗氧化酶体系的重要成员,因此本研究旨在克隆文昌鱼CAT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以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为材料,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其CAT全长cDNA的基因序列,命名为AmphiCAT(GenBank登录号:KU058636);该序列总长为2640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1533 bp,编码510个氨基酸,含有一个长为19个氨基酸序列的潜在活性位点和一个长为9个氨基酸序列的血红素配体信号,总分子量在线预测约为57.85 kD;经生物软件分析确定该蛋白质无信号肽序列,预测该蛋白质为非分泌性蛋白,属于单功能CAT的clade3分支;该基因的分子进化树表明青岛文昌鱼CAT同软体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58.
野生濒危植物掌叶木的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野生濒危植物掌叶木的叶片为材料,通过单因子试验分别研究了模板DNA、退火温度、TaqDNA聚合醇用量、dNTP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等对ISSR-PCR反应的影响,找出各自的合适条件,通过各个因子的组合研究建立了适宜于掌叶木ISSR分析的扩增体系,即25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模板DNA约30ng,Mg2+2.0 mmool/L,引物0.8μmol/L,dNTP0.20 mmol/L,TaqDNA聚合酶1.5U.该研究为利用ISSR分析掌叶木遗传多样性、进行掌叶木种质资源研究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9.
目的进一步优化脑膜炎奈瑟菌的血清抗体特异性体外杀菌试验,建立更加标准的A、C、W135、Y群脑膜炎奈瑟菌血清杀菌试验(serum bactericidal assay,SBA)方法,并验证其可行性及稳定性。方法 (1)用经典溶血方法测定补体活性,并根据非特异性杀菌率(non-specific killing rates,NSK)筛选出最佳试验补体;(2)对影响最终菌落数的关键因素,如靶菌起始浓度、培养基、染色剂浓度等进行优化;(3)根据质控血清的测定结果,确定补体最佳稀释比例和孵育时间;(4)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准确性、线性和精密度验证。结果补体选用Pel-freez-11536,溶血活性约为400 U/m L,除C血清群靶菌孵育时间需在45 min以内,其余血清群靶菌NSK均≤25%;对数期A、C、W135、Y血清群脑膜炎奈瑟菌做靶菌的最佳起始浓度为A600 nm的菌液分别稀释10~5、10~5×2、10~5×4、10~5×4倍;4种血清群脑膜炎奈瑟菌在BHI+0.5%血平板培养基上生长正常,且培养基颜色较浅,染色效果较明显;4种血清群靶菌的染色剂TTC最佳添加量均为0.001%;补体最佳用量为1∶3稀释,活性单位约133 U/m L;最佳孵育时间除C血清群为45 min外,其余血清群均以60 min为宜;优化后的方法测定质控血清的稀释倍数与对应的SBA滴度呈显著负相关,斜率在-1.1~-0.9之间,Pearson相关系数在-1.0~-0.9之间,P0.001,多次试验的CV均15%。结论对传统的SBA方法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更具有可比性、重复性较好的简单、可行、稳定的SBA方法。  相似文献   
60.
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是残遗于中国的稀有单种属植物,因人为破坏、生境特殊及自身特性的影响,资源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该研究以掌叶木种子为材料,研究了4种不同发芽条件下(带种皮、浓硫酸处理种皮、完全去除种皮、仅露出胚根)种子萌发性、种皮透水性、掌叶木果皮、假种皮、种皮和种仁四个部位不同浓度甲醇浸提物(0、3.125、6.25、12.5、25 mg/m L)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掌叶木各部位浸提物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掌叶木种皮具有一定的透水性,为掌叶木种子的萌发提供必要的透水透气条件,不影响种子萌发前的水分吸收,但掌叶木种皮的机械阻碍、易霉变对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大。(2)掌叶木的果皮、假种皮、种皮和种仁甲醇浸提物对白菜种子的萌发和生长都有影响,尤其对白菜幼根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强度依次是种仁果皮假种皮种皮,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该研究结果揭示了掌叶木种子难发芽、发芽率低的原因,为掌叶木的人工扩繁和保护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