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6篇 |
免费 | 79篇 |
国内免费 | 249篇 |
专业分类
8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64年 | 5篇 |
1963年 | 3篇 |
1959年 | 2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1954年3月号生物学通报发表了第二军医大学王世濬、胡木堂两同志所写的:“脊椎动物循环器官着色法”一文。这篇文章详细地叙述了着色的理由,各种色料的配合份量,注射的部位及具体操作的注意事项。在中学生物教学上,讲述以家兔为例的“动物的特徵与生活条件”这一章时是需要解剖家兔观察它的内部器官,所以我们曾就这份材料的家兔部分做了几次实验,根据我们操作的结果,觉得文中尚有某些地方,就中学生物教学来讲,还需要有所补充,有些地方还需要加上一些更细致的说明,也有些地方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变换若干操作的方法.以下分三部分来谈:第一、解剖技术与注射部位的问题;第二、色 相似文献
682.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快速诱变产油酵母的条件及其突变株的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射流诱变产油酵母,结合快速突变产油酵母操作条件及基于96孔板的高通量筛选手段,获得了一系列增殖速度和产油量发生变化的突变株。在等离子体对菌株致死率为99%的条件下获得的以突变株增殖速度为指标的正突变率达到27.2%。用含酵母粉 (10 g/L)、蛋白胨 (10 g/L) 及葡萄糖 (20 g/L) 的酵母膏胨葡萄糖培养基进行发酵实验表明,筛选得到的高产突变体产油量从对照株的1.87% (W/W) 增加到4.07% (W/W)。 相似文献
683.
684.
水土保持林恢复土壤可溶性碳氮组分动态与三维荧光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水土保持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可溶性碳氮含量变化及其有机组成特性,揭示水保林土壤固存可溶性有机质的效应及机制。选取了黄土丘陵区恢复12-45a的人工柠条、刺槐林以及撂荒地,分析了土壤可溶性碳氮含量及其三维荧光光谱特征与特性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恢复年限的增加,3种植被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有机氮(DON)、无机氮(DIN)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并且相同恢复年限下DOC、DON、DIN含量总体表现为撂荒 < 柠条 < 刺槐;但柠条和刺槐林土壤DOC:DON及二者占总有机碳、全氮比例并未持续增加,到恢复45a时DOC占总有机碳比例以及DOC:DON均以撂荒地最高,刺槐林最低,DON占全氮比例则表现相反。三维荧光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得出所有样地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主要有大分子腐殖物质(C1)、低分子量类富里酸(C2)、类色氨酸(C3)及农业措施输入的腐殖物质(C4)4个组分,并且以C1组分占比最大,平均达37.4%。随恢复年限增加,3种植被土壤DOM中C3组分占比升高,C2和C4组分占比降低,C1组分占比在柠条和刺槐林中升高,在撂荒地中则降低。不同植被土壤可溶性有机质荧光指数(FI)、新鲜度指数(β:α)及自生源指数(BIX)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63、0.58、0.59;不同恢复年限撂荒地腐殖化指数(HIX)没有差异,但柠条和刺槐林显著高于撂荒且随恢复年限增加先增大后稳定。综上,水保林持续恢复可以显著提升土壤可溶性碳氮含量,也使土壤可溶有机质组成趋向复杂和相对稳定,利于累积固持,特别以刺槐林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685.
686.
北京市11种园林植物滞留大气颗粒物能力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测定了北京市11种园林植物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各测试树种叶表面微形态,测量统计了滞留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植物主要通过叶片上表面滞留大气颗粒物,上表面滞留的大气颗粒物数量约为下表面的5倍;叶片上表面滞留大气颗粒物能力由高到低的微形态结构依次是沟槽>叶脉+小室 >小室>条状突起,并且结构越密集、深浅差别越大,越有利于滞留大气颗粒物;测试树种叶片上、下表面PM2.5和PM10平均百分含量分别为66.7%和98.3%与 43.4%和92.9%. 相似文献
68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3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实验组静脉注射Dex 1μg/kg直到手术结束,对照组同法给予生理盐水。于麻醉前15 min(T0)、插管后5 min(T1)、气腹后20 min(T2)、术后立刻(T3)和术后24 h(T4)四个时间点,分别监测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测定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T0时两组患者的MAP和H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T1、T2、T3时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轻微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4时两组患者的MAP和HR均恢复至正常水平。T0时两组Cor、NE和IL-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T2、T3、T4时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轻微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4时除NE,其他指标均达到峰值。结论:Dex能维持围术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中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88.
过度氧化应激是诱发许多神经退变病的重要因素。叠氮钠(NaN3)是线粒体有氧呼吸链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的特异性抑制剂,过氧化氢(H2O2)释放氧自由基造成氧化损伤,两者都可以用于氧化应激情况下神经元损伤模型的建立。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特异性的还原氧化型的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调节细胞中氧化还原的平衡。现以不同浓度NaN3或H2O2,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建立损伤模型。通过MTT法、形态学方法检测SH-SY5Y细胞损伤程度。同时,通过Western blot定量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损伤的SH-SY5Y细胞中TR含量的改变,观察TR在胞内的分布。实验表明,NaN3、H2O2,均以浓度依赖方式损伤SH-SY5Y细胞;TR分布于SH-SY5Y细胞的胞浆,表明TR是一种分泌蛋白,损伤后分布无明显变化。但一定浓度的NaN3作用后3h,胞内TR水平显著降低,即神经系统内呼吸链受损可抑制TR的表达,为神经退变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89.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对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左室心肌力学的改变。方法:病变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75%患者)30例,分别于PCI术前1天和术后3天、术后3个月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的常规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 V),同时应用STI技术测量缺血心肌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参数:纵向、径向、圆周应变LS、RS、CS。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病变组PCI术前缺血心肌应变值(LS、RS、CS)均呈不同程度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CI术后3个月病变组LS、RS、CS较术前均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变组PCI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LVEF、LVDd、LVEd V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TI技术可定量敏感的评价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缺血心肌力学改变,为评价PCI术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90.
植物营养生长期同化物分配的机理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营养生长期的植株分为叶、茎、根三部分,在同化物供应条件下,将根系吸水能力与叶片蒸腾特性结合起来,以各器官之间的功能平衡为约束条件,得出了同化产物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模型,该模型能够解释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相互关系,能够解释环境因子对同化物分配的影响。利用Nagarajah(1983)的实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它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