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6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为了解光照对三角梅(Bougainvillea glabra)葡糖基转移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其苞片中克隆了环多巴5-糖基转移酶基因(cDOPA 5GT)。结果表明,三角梅cDOPA 5GT基因的cDNA全长为1 446 bp,编码48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DOPA 5GT蛋白的等电点(PI)为5.77,具有糖基转移酶的特征基序,为酸性亲水跨膜蛋白,不含信号肽,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氨基酸序列保守性较差。qRT-PCR分析表明,遮光处理cDOPA 5GT基因表达量和植株的甜菜红素含量均显著下降。这表明三角梅的色素合成受糖基转移酶基因调控,并与光照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2.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阳性与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中辅助T细胞(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IL-17),白介素6(interleukin,IL-6)表达的差异。方法:收集RA患者51例,根据RF测定分为RF+、RF-组,健康查体者(对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h17细胞的百分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检者血浆中IL-17,IL-6的水平。结果:RA患者CD4+IL-17+T细胞,IL-17、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F因子阳性与阴性RA患者之间CD4+IL-17+T细胞,IL-17、IL-6表达水平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RA中不同RF型免疫反应和炎症表达的不同,可能与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03.
依照血管钠肽氨基酸序列,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爱性,人工合成了血管钠肽的编码基因,通过PCR技术,扩增出5'端含有组氨酸标签的血管钠肽基因片段,构建的分泌型表达质粒pPIC9K-VNP,pPICZαB -VNP分别经SalⅠ和SacⅠ线性化后,双质粒转化毕赤酵母GS115宿主菌后,G418/Zeocin双抗筛选出整合型His+Muts表达菌株,Tricine-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证明His-VNP在毕赤酵母中可有效分泌表达,摇瓶产量可达70mg/L左右,双质粒整合较单质粒整合重组子目的多肽表达量提高了75%。生物学活性研究表明,表达产物在体外具有对巨噬细胞iNOS和TNFα mRNA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4.
NSE 和NGF 在颅脑损伤后血清中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外周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呈动态变化,在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即可出现表达增加,其中NSE含量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而NGF在颅脑损伤后的神经修复、再生和神经元保护等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在血清中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明显不同。两者在血清中含量变化对于颅脑损伤后病情、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作用,是颅脑损伤后评估病情、进行治疗的重要指标,因此监测血清中NSE及NGF的变化,可以为更准确判断病情、评估预后,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就其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作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5.
目的:探讨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对家兔急性感染伤口的抗菌作用。方法:选用兔感染创面模型,分新型战伤止血剂、5A沸石、Quiclot和空白对照组对创面进行治疗,通过组织学观察、组织内细菌计数等方法对各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肉眼和组织学观察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治疗组动物模型伤口,炎症反应均小于其他各组;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治疗组织内细菌计数为104,比其他3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具有良好的体内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206.
应用噬菌体GH15和K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GH15和K的生物学特性及联合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潜力.[方法]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GH15和K的形态;测定二者的裂解谱和一步生长曲线;通过体外裂解实验和体内治疗实验分别测定单独使用GH15、K及二者混合使用时的裂解能力和对菌血症小鼠的保护效果.[结果]通过电镜观察发现两个噬菌体的外形相似,但GH15的尾部比K的长.GH15裂解谱较宽,可以裂解28株金葡菌,而K仅能裂解7株金葡菌.通过对两株噬菌体感染7株共同宿主菌形成的一步生长曲线进行拟合曲线分析,表明二者对不同宿主菌的增殖趋势是不同的.在体外,混合噬菌体与单个噬菌体的抑菌活性无明显差别;在体内实验中,混合噬菌体表现出优于单个噬菌体的治疗效果,用较低的剂量即可以达到高剂量单个噬菌体的治疗效果.[结论]GH15和K所形成的混合噬菌体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7.
小黄鱼是中韩渔业共同利用鱼种,其跨界洄游习性限制了对越冬场范围的调查和评估,导致对越冬群体适宜栖息地分布缺乏了解。本研究基于越冬期我国自然海域的物种分布点位数据和5个环境数据,运用8个物种分布模型(SDM)分析了小黄鱼越冬场分布范围,采用5折交叉验证,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预测性能,并通过加权集成方法构建综合生境模型预测越冬场核心分布位置。结果表明: 出现/未出现数据模型预测准确度普遍高于仅出现模型;在出现/未出现数据模型中,机器学习方法预测准确度高于经典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模型(SVM)准确度最高(AUC=0.85),广义线性模型(GLM)准确度最低(AUC=0.73)。集成模型AUC较单一独立模型的准确度有所提升,表明集成模型能有效降低单一独立模型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模型预测准确度。变量重要性分析结果显示,盐度和温度是决定小黄鱼越冬场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适宜分布区集中在黄海南部外海、东海北部外海和浙江省沿岸海域,而黄海南部沿岸海域和东海中南部外海为不适宜越冬区。研究结果为预测小黄鱼潜在越冬场提供了理论基础,可支撑越冬场渔业资源的空间规划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8.
于2016和2017年,以春小麦品种‘陇春27'为试验材料,在甘肃省中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设置定位试验,分析全膜覆土平作穴播(PMS)、全膜覆土平作穴播+有机肥(PMO)、裸地平作穴播(CK)3个处理春小麦抽穗至灌浆阶段土壤水分与群体冠层温度、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旗叶C/N、旗叶全氮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不同处理对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有机肥可提高小麦生育中后期土壤含水量,PMO抽穗至灌浆阶段0~3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较PMS和CK分别提高4.6%和8.5%,群体冠层温度分别降低0.1~1.3 ℃和1.4~4.9 ℃,Pn分别提高9.3%和29.7%,gs分别提高30.9%和103.8%,Tr分别提高5.1%和55.0%,全氮含量分别提高6.6%和18.9%,C/N分别降低6.4%和22.8%。收获后,PMO较PMS和CK显著促进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籽粒产量分别提高9.1%和53.7%。抽穗至灌浆阶段旗叶Pngs与C/N呈负相关性;C/N与籽粒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条件下施有机肥可提高春小麦抽穗至灌浆阶段土壤含水量,促进旗叶光合作用,有利于降低生理干旱胁迫强度和旗叶氮吸收同化限制,促进穗粒数和粒重增加,使产量提升。  相似文献   
209.
植物膜联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膜联蛋白是一类同源的水溶性多功能蛋白,可以在依赖和不依赖Ca2+的环境下与内膜和质膜结合或形成跨膜结构,存在于部分原核生物以及全部的真核生物中,在大多数高等生物中以多基因家族形式存在。植物膜联蛋白在结构上通常只有第1和第4个重复单元是保守的;在功能上可以与细胞骨架结合,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核酸水解酶活性和离子通道功能,参与响应盐、干旱、高低温、重金属、损伤等非生物胁迫以及真菌、病虫害等生物胁迫。膜联蛋白基因在植物体的大部分器官及整个生育期均有表达,并且表达量随着植株发育和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在植物的抗逆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膜联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尤其是其在植物逆境生理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膜联蛋白的深入研究和植物抗逆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10.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土壤微生物活性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Biolog法、熏蒸提取和比色滴定的方法,测定了土壤碳源代谢强度、生物量和酶活性,分析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 随着防护林定植年限增加,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AWCD)和多样性指数明显增加,但不同土层间无明显差异;不同年限林地间过氧化氢酶差异极显著,纤维素酶和蔗糖酶差异显著;随着防护林定植年限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大,不同年限林地间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差异极显著和显著,而微生物生物量磷无显著差异;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与速效养分显著正相关,但与容重和水分的相关性不大.在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气候条件下,随定植年限增加,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土壤代谢活性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