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探讨鹅肌肽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CON)、高尿酸血症组(HUA)、别嘌呤醇组[Allo:10 mg/(kg·d)]和鹅肌肽干预组[Ans 1 mg:1 mg/(kg·d)];[Ans 10 mg:10 mg/(kg·d)];[Ans 100 mg:100 mg/(kg·d)],空白对照组喂养普通大鼠饲料,其他5组均喂养高尿酸血症模型饲料,进行相应物质的灌胃,实验周期为6周,实验结束后,收集大鼠24 h尿量,评价大鼠尿酸和肾功能指标,并进行肾脏组织学观察。结果:与CON组相比,HUA组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尿素氮、尿量及尿酸排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与HUA组相比,鹅肌肽干预组中,Ans 10 mg和Ans 100 mg组的血尿酸水平降低(P< 0.05),尿量及尿酸排泄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 0.05),Ans 1 mg的胱抑素C和Ans 100 mg的血清腺苷脱氨酶显著降低(P< 0.05)。组织学分析显示,鹅肌肽各干预组大鼠管腔扩张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明显改善,无纤维化,与空白对照组差异较小,能明显延缓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肾脏损伤。结论:鹅肌肽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水平,可能是通过促进肾脏尿酸排泄和保护肾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历次缔约方会议中REDD+议题谈判的跟踪,分析了自制定“巴厘路线图”以来,REDD+议题谈判的焦点、取得的进展、各缔约方的主要分歧以及未来的谈判趋势,提出了我国参与REDD+议题谈判和履行相关国际公约的对策.历经5年的谈判,各缔约方目前在REDD+行动的激励机制、技术方法的优先顺序及实施规模方面己基本达成共识,谈判的焦点和分歧主要集中在REDD+的资金分配机制、森林参考排放水平、REDD+行动效果的可测量性、可报告性和可核实性,以及REDD+行动的保障措施等方面,REDD+行动非碳效益的激励机制及核查方法将成为REDD+议题未来谈判的新焦点.我国应对国际公约REDD+行动要求的战略计划时,应充分考虑REDD+在气候、生物多样性及社区方面的多重效益,并从能力建设、示范活动及效果的监测核查体系等方面分阶段实施.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后路360°椎体切除治疗胸椎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后路360°椎体切除治疗胸椎肿瘤的9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察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感觉功能,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进行出院指导、随访。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15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除1例术前即有截瘫的患者无恢复外,其余8例脊髓功能完全恢复。9例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结论:对后路360°椎体切除治疗胸椎肿瘤的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许多文献报道了槲皮素发挥生物活性的机制,发现槲皮素并不只是通过抗氧化机制发挥活性。细胞因子及细胞信号转导在槲皮素发挥生物活性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口服生物利用度不高、首关效应强是阻碍食物中槲皮素充分发挥生物活性的重要原因。然而,槲皮素的体内分布和代谢特征又给予它发挥在体活性的潜力。因此,槲皮素很有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介绍槲皮素的作用机制,并阐述其药动学特点,为人们对槲皮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押检测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GF在体外对成纤维细胞的感染效率以及感染细胞对目的蛋白的表达。以不同感染复数(m.o.i.)(25,50,100,200)的Ad-GFP感染NIH3T3细胞,48h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以50m.o.i.感染NIH3T3细胞后48h,用ELISA和Western印迹杂交法分别检测感染上清中HGF的表达。分别以50m.o.i.的Ad-GFP和Ad-HGF感染原代培养人瘢痕成纤维细胞,以检测重组腺病毒对原代培养人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转染效率和其对HGF的表达。结果表明,当m.o.i.为50时,重组腺病毒对NIH3T3细胞的转染效率已达95%以上;HGF的表达量可达每2×106细胞249ng;并可检测到HGF蛋白的一特异杂交带。以50m.o.i.的Ad-GFP感染原代培养人瘢痕成纤维细胞,72h时GFP表达达高峰,此时转染效率可高达36.75%。Ad-HGF感染原代培养人瘢痕成纤维细胞后HGF的表达在72h时达高峰,表达量可达每3.3×105细胞66ng。初步认为重组腺病毒可有效地介导HGF基因转染正常或瘢痕成纤维细胞,且感染细胞可有效表达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86.
Pathologic scar, characterized by excessive dermal fibrosis and scarring, is a common im-portant clinical sequela after wound healing. It often appears during wound healing after deep burn, surgical cutting and other injured skin. Accumula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proteins is a manifestation of increased collagen synthesis and/or reduced matrix degradation, resulting in excessive scarring with a deformed appearance and dysfunction[1]. To date, treatment modalities to scar include sur…  相似文献   
87.
目的:采用神经心理测验方法探讨海拔高度及时间对移居者记忆与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返回平原后的恢复情况。方法:选择即将进入高原的241名健康青年,在其进入高原前、初期、5个月、1年及返回平原时分别采用DDX-200型多功能心理生理能力测试康复仪进行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和数字记忆广度顺背数测验。结果:与进入高原前比较,进入高原5个月至1年,数字记忆广度顺背数测验得分降低,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总次数和正确次数减少,错误次数增多(P〈0.05,或P〈0.01),进入高原初期,5个月及返回平原5个月与进入高原1年相比,数字记忆广度顺背数测验得分增高,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总次数和正确次数增多,错误次数减少(P〈0.05,或P〈0.01)。移居5个月后4700m组各项测试指标均优于移居5000m以上地区组(P〈0.05,或P〈0.01)。结论:移居高原5个月后记忆力及肢体运动能力降低,特别是移居5000m以上地区,而这些能力在返回平原5个月将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88.
近10年来,阿勒泰地区六县一市的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在该地区多地出现了新城。为研究阿勒泰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特征、建设用地扩张与人口发展之间的协调性关系以及评价建设用地分布的适宜性,采用建设用地扩张的速度指数、强度指数、扩张系数和适宜性评价模型等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1993-2013年期间,阿勒泰地区各县市建设用地扩展呈现从缓慢扩展到快速扩展的特点,且城市用地的增加主要依靠于城区建设用地向外部扩张;(2)在1993-2013年期间, 整个区域建设用地变化和人口增长之间出现不协调的关系,导致多地形成“空城”现象;(3)全区中适宜建设区域和不适宜建设区域分别占93.51%和6.49%,且有0.85%的城镇建设用地尚处在不适宜建设区域。其结果能为阿勒泰地区建设用地的合理发展和未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9.
种子发育是被子植物繁殖的中心环节,涉及众多基因及其互作。新近的研究集中在雌雄基因组的差异表达、后生过程的控制机理和发育调控网络等方面。对胚和胚乳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可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解析种子发育和无融合生殖的分子机制,更有效地开展植物种子产量和品质改良的基因工程。  相似文献   
90.
脯氨酸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渗透调节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响应干旱胁迫的信号途径中具有重要作用。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鸟氨酸转氨酶(δ-OAT)、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P5CR)、脯氨酸脱氢酶(Pro DH)、吡咯啉-5-羧酸脱氢酶(P5CDH)、脯氨酸转运体(Pro T)是影响植物体内脯氨酸积累的关键酶。但关于大豆脯氨酸积累相关基因家族成员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在大豆基因组中鉴定出7个Gm P5CS、2个Gm OAT、2个Gm P5CR、5个Gm Pro DH、3个Gm P5CDH及6个Gm Pro T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大豆20条染色体中的12条上,发生16对片段复制事件。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大豆脯氨酸积累相关基因家族分为不同的进化分支,同一亚族间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相似。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显示,脯氨酸积累相关基因家族含响应逆境胁迫及植物激素的顺式作用元件。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脯氨酸合成代谢相关基因家族成员(Gm P5CS、Gm OAT、Gm P5CR)响应干旱胁迫,在干旱胁迫24 h时显著上调表达;大多脯氨酸分解代谢相关基因家族成员(Gm Pro DH、Gm P5CDH)下调表达,脯氨酸转运相关基因家族成员(Gm Pro T)在干旱胁迫24 h显著上调表达,其中Gm P5CS5、Gm OAT1、Gm Pro T2、Gm Pro T4及Gm Pro DH3~5基因在干旱胁迫下的脯氨酸积累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大豆幼苗P5CS、OAT活性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与脯氨酸的积累呈正相关:Pro DH活性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增长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与脯氨酸的积累呈负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大豆脯氨酸积累相关家族基因响应干旱胁迫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