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因其具有有机负荷高、污泥产量低、能耗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废水处理中。厌氧颗粒污泥具有沉降性能好、微生物浓度高、有机负荷高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尤其在处理含高氨氮废水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对反应器的高效生物脱氮至关重要。但到目前为止,厌氧反应器中的颗粒污泥形成及废水处理效果还缺乏系统的认识。鉴于此,总结了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分析了影响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形成的因素,论述了厌氧反应器中厌氧颗粒污泥生长的模拟,最后介绍了厌氧颗粒污泥在国内外的主流应用。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形成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对影响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每个因素都需要认真对待,可为在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培育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2.
生物电芬顿因其氧化性能强,不需外加电源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是当前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碳基材料具备优良的吸附性、导电性和比表面积等特性,因此在生物电芬顿体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生物电芬顿体系中碳基材料的选择与处理、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条件和装置设计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并且分析了生物电芬顿体系在污水处理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
首次报道我国裸蠓属长喙亚属,其中有1新种,即淡足裸蠓,及1新种记录种。  相似文献   
44.
本文描述铗蠓属二新种(岭南铗蠓 Forcipmyia(Euprojoannisia)lingnanensis Liu et Yu和空洞铗蠓Forcipomyia (Forcipomyia) cavatus Liu et Yan两性成虫的形态特征。岭南铗蠓雌虫触须第 3节细长(PR> 3.5),大颚无齿;雌虫阳茎中叶形状特异,端部钩状。空洞铗檬雄虫 AR 0.80,前、中足淡色,中足仅股节和胫节部分棕色;雄虫阳茎中叶中部具明显的几丁质片。  相似文献   
45.
46.
东莨菪内酯对朱砂叶螨的驱避和产卵抑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小菊  张永强  丁伟 《昆虫知识》2012,49(2):422-427
本研究采用叶碟浸渍法测定了东莨菪内酯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iosduvals)雌成螨的触杀活性,采用选择性的半叶法测定了驱避活性,同时采用非选择性的全叶法测定了产卵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东莨菪内酯对朱砂叶螨雌成螨具有较好的触杀活性,采用叶碟浸渍法处理48h后的LC50为0.297mg·mL-1,LC30为0.105mg·mL-1,LC10为0.023mg·mL-1。采用LC50、LC30和LC103个浓度的东莨菪内酯处理雌成螨后,发现东莨菪内酯对雌成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驱避活性,处理区和对照区24h和48h的着螨率均为50%左右;采用LC50和LC102个浓度处理雌成螨后表现出了一定的产卵抑制活性,平均产卵抑制率分别为23.02%和13.23%,而LC30对雌成螨的产卵量表现出了促进作用,平均产卵抑制率为-8.25%,这可能是由于毒物兴奋效应所致。本研究旨在为东莨菪内酯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7.
记述采自云南芒市(24.4°N, 98.5°E)的蠓科昆虫2新种,分别命名为叉茎裸蠓Atrichopogon diandrous sp. nov. 和芒市毛蠓Dasyhelea mangshi sp.nov.,并予描述和绘制了形态特征图,所有模式标本都保存于医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48.
沼渣与污泥混合高温堆肥效果及氮素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锯木屑为调理剂,以Mg(OH)2与H3PO4的混合液为高温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抑制剂,研究沼渣与啤酒厂污泥混合堆肥效果。结果表明:混合物经好氧发酵处理后,均达到腐熟。添加氮素固定剂处理和对照处理的最高温度都可达65℃以上,在堆肥过程中添加氮素固定剂处理可提高堆体中有机物质的转化速率,对氮素的固定率达18%以上,添加固氮剂处理的堆肥结束后P元素增加了51%,堆肥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堆肥过程中的物料的种子发芽指数不断提高,达到0.9;添加固氮剂的处理堆肥的种子发芽指数为1.0,明显高于对照。可见采用高温堆肥和氮素固定技术可有效地实现沼渣及啤酒厂污泥的混合资源化,该研究为后期沼渣和啤酒厂污泥堆肥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49.
以已筛选的1株产γ-多聚谷氨酸解淀粉芽胞杆菌C1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紫外线-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并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诱变菌株的种子培养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复合诱变选育得到1株能够稳定遗传的正突变菌株C1-6,其摇瓶发酵生产γ-PGA的产量由18.4 g/L提高到24.2 g/L,增加了31.5%,且传代8次后仍能保持稳定。通过单因子试验筛选到玉米粉和黄豆粉作为C1-6生长的C源和N源。正交试验后,C1-6在成分为K2HPO41.0 g/L、Mg SO40.5 g/L、黄豆粉15.0 g/L、玉米粉5.0 g/L,p H 6.5的培养基中,37℃、装液量1/5(150 m L三角瓶装液30 m L)的培养条件下可获得较大的生物量,OD600达到6.31。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并分析胃溃疡患者三联疗法治疗前后舌苔菌群的变化,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GU活动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GU治疗前组(20例,GU1组,均为黄腻苔)和GU治疗后组(20例,GU2组,均为薄白苔)。选择同期我院体检无异常的健康者20例为正常组(NGT组,均为薄白苔)。运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3组对象舌苔菌群结构及菌属差异。结果与GU1组相比,GU2组与正常组的舌苔相似菌群更多。与GU2组相比,GU1组和正常组舌苔菌群在属水平的各物种丰度较多,同时GU1组与正常组在属水平的各物种群落构成更为相似。BetaNMDS差异分析显示与GU2组相比,GU1组舌苔菌群与正常组的群落构成差异更小,GU1组的各物种群落构成更接近于正常组。在属水平中,与GU2组和正常组相比,GU1组Gammaproteobacteria的丰度明显偏低,而Prevotellaceae、Prevotella-7、Fretibacterium丰度明显偏高(均P0.05)。结论 GU患者经过三联疗法治疗后舌苔菌群构成更接近健康人,但各物种丰富度明显降低,个别菌属生长受到抑制,其可能为不利于GU患者恢复的菌群,但Gammaproteobacteria的生长受到促进,其可能为有利于GU患者恢复的有益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