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3篇 |
免费 | 76篇 |
国内免费 | 240篇 |
专业分类
7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形貌;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外泌体的标志蛋白;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检测外泌体水合粒径;通过CCK-8法检测外泌体对HUVECs增殖的作用;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外泌体对HUVECs迁移的影响;通过血管生成实验评估外泌体诱导HUVECs生成血管的能力。[结果]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平均水合粒径约为151.9±12.3 nm,含有外泌体的标志蛋白CD63、TSG101。外泌体浓度为30μg/mL时,共孵育48 h后,EXO组HUVECs的增殖率高于NC组14%;划痕实验中NC组的平均迁移率约为0.45±0.05,EXO组约为0.63±0.05,EXO组的迁移率显著高于NC组约为0.18±0.07,而Transwel中48 h时NC组的单位面积平均转移细胞数约为167±24,EXO组约为728±49。4 h的成血管实验显示外泌体组管的NC组平均结点数约为495±52,EXO组约为658±76;NC组单位图像平均分支...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比较持续母乳喂养条件下不同分娩方式的34周龄婴儿肠道菌群差异,探讨分娩方式对较大婴儿肠道菌群发育的影响。[方法] 在北京地区招募健康足月分娩母乳喂养婴儿,在34周仍然参与随访的持续母乳喂养婴儿共21例,其中剖宫产婴儿16例、阴道分娩婴儿5例,进行肠道菌群的16S rRNA检测。[结果] 两组共21个粪便样本中,共注释到6个门,分别为:疣微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两组共21个样本中共有57个OTU注释到属水平,其中,26个属水平OTU被注释到厚壁菌门,18个属水平OTU被注释到变形菌门,6个属水平OTU被注释到放线菌门,5个属水平OTU被注释到拟杆菌门,梭杆菌门、疣微菌门各有1个属水平OTU被注释。其中变形菌门在阴道分娩组(44.17%)肠道菌群中的含量高于剖宫产组(16.10%);而放线菌门在阴道分娩婴儿(0.00%)肠道菌群中的含量低于剖宫产婴儿(0.09%)。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相比,共有7个菌属的丰度发生了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副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嗜血杆菌属、乳杆菌属、肠球菌属、双歧杆菌属及一注释到科水平的毛螺旋菌科OTU。[结论] 分娩方式对持续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菌群结构存在影响,且这种影响在出生后34周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43.
内蒙古草原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动态变化——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域,建立人类福祉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牧户问卷调查了解牧户对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和福祉变化的认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多年统计数据,采用专家打分法对牧民各福祉指标打分,对2001年和2010年牧民福祉变化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收入、道路覆盖率、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文化教育方面对牧民福祉变化贡献最大;生产资料持续供给能力下降是导致收入减少的主要方面;旗县的犯罪率,环境空气质量,饮食结构,离婚率等是导致牧民福祉下降的主要方面。有关研究结果为提高锡林郭勒盟人类福祉、生态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南方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var.mairei)植株分离到内生真菌63株,其中24株经鉴定分属于19个种(属).真子囊菌纲的2个属2株,半知菌纲的14个属22株.真子囊菌纲的无毛毛壳属(Achaetomiumsp.)的1株为新发现种.半知菌纲的葡萄孢属(Botrytissp.)1株和无孢菌群(Mycelia sterlia)2株的培养液,经浓缩萃取,薄层层析检测,Rf值分别为0.404、0.404、0.401,与紫杉醇对照品Rf值一致,为南方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45.
黑龙江依兰早第三纪植物群的古气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黑龙江依兰煤矿煤层间的大量植物叶痕化石研究表明:依兰植物群有蕨类植物2 种,裸子植物10 种,被子植物58 种,分属34 科46属。植物群可分为两个植物组合:一个是下煤层上顶板的矿页岩层化石的组合,称A 段组合,时代为早始新世。植物种类丰富,含有较多常绿阔叶成分,属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针阔叶混生林。通过植物叶相特征分析,其全缘叶比例为38% 。用气候诺模图得出其古气候为年均温13.2℃,年温差20℃;另一个植物组合是煤系地层之上,即上煤层顶部的油页岩层中的B段化石组合,时代为早渐新世。植物以落叶成分为主,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生林。全缘叶比例为30% 。古气候年均温为11℃,年温差25℃。表明植物区系组成完全不同,显示出气候随时代发生了演变,而使区系逐渐发展到今日的寒温带气候和植被 相似文献
46.
在长白山地区以红皮云杉、樟子松为材料,研究其冬季光合能力的变化,探讨了除红松外的其它针叶树是否在冬季也存在光合抑制以及遮荫是否可减轻抑制等问题,结果表明,红皮云杉、樟子松有与红松相似的冬季光合抑制,但程度较轻;遮荫对减轻光合抑制非常有效,可以推测,在长白山地区或冬季气候与之相似的地区,常绿针叶树在冬季均可能表现光合抑制,遭受冬季光氧化伤害,并且其释放的CO2(光越强,释放量越大)是空气中CO2含量 相似文献
47.
匍匐茎草本活血丹(Glechomalongituba)在不同养分条件下的克隆形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人工施肥的方法,对活血丹无性系实验种群在不同养分供应情况下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显著改变克隆植株的形态,无怀系分株产生能力增强,个体生长旺盛;匍匐茎总长增长,生物量增大,节间短,匍匐茎较粗壮;相对叶面积小,叶片厚,叶柄较粗短。在未施肥条件下,克隆植株形态表现则正好相反。养分供应的差异对叶片的形态以及根重和根量的影响较其对隔离者和叶柄的特征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8.
49.
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与人体疾病密切相关。然而,相关群落结构分析结果可能受到DNA提取质量等实验因素影响。因此,评估不同DNA提取方法对肠道特定种属的提取效果,对于全面、准确获取人体肠道微生物谱,深入探究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借助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 qPCR)技术,以DNA提取纯度、浓度,以及对肠道中特定种属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丰度为指标,对5种DNA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试剂盒Q的提取效果最佳,特别是对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等革兰氏阳性菌的提取效果较好。N试剂盒的平均DNA提取浓度较Q试剂盒低,但在纯度方面,二者无显著性差异。与其他3种商用试剂盒(M、PSP、TG)相比,N方法对肠道内指定微生物基因组的提取效果仅次于Q试剂盒,位居第二。相比之下,M试剂盒提取所得DNA,质量较高,但浓度偏低,对于肠道内革兰氏阳性菌的提取效果不很理想。TG试剂盒和PSP试剂盒提取所得DNA在浓度、质量以及细菌丰度方面均不及其他验证的试剂盒。综上,Q试剂盒可作为肠道微生态研究相关实验中获取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本研究结果为肠道微生态研究相关实验中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