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脂肽是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一类具有很强表面活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和微生物采油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对脂肽的生产、分离、鉴定及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62.
沿淮地区土壤有效硫状况及对硫的需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由黄土性古河流冲积物、近代黄泛沉积物、下蜀黄土等3种成土母质发育的黄褐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等4个土类共44个土样的有效S含量,并结合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研究了土壤有效S的丰缺及输入与输出状况,预测了对S的需求.结果表明,土壤有效S含量高低顺序为水稻土>砂姜黑土>黄褐土>潮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为水田>旱地.土壤有效S缺乏频率,按成土母质排序是黄土性古河流冲积物>下蜀黄土>近代黄泛沉积物,潜在缺S频率高低依次是黄土性古河流冲积物>近代黄泛沉积物>下蜀黄土;从土壤类型看,是砂姜黑土>黄褐土>潮土>水稻土,潜在缺S是水稻土>潮土>砂姜黑土>黄褐土.土壤有效S缺乏面积,以砂姜黑土最大,达7.0×10  相似文献   
363.
海洋微藻基因工程的选择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64.
将新城疫病毒(NDV)F48E8株融合蛋白基因导入鸡痘病毒(FPV)插入载体pFG1175-1的P7-5启动子下游,得到转移载体pFG1175-1重组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该质粒转染FPV282E4株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经过多次蓝斑筛选纯化,获稳定的重组病毒rFPV-NDF。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rFPV-NDF感染的CEF中表达了NDV的融合蛋白。用rFPV-NDF免疫的SPF试验鸡能产生对NDV强毒攻击的免疫力,保护率达96.3%。  相似文献   
365.
粉虱拟青霉对黑刺粉虱的侵染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 ,观察了粉虱拟青霉对黑刺粉虱的侵染过程。用粉虱拟青霉分生孢子接种于黑刺粉虱幼虫后 ,12h孢子萌芽 ,36h菌丝穿透寄主表皮进入体腔 ,在虫体内进行生长繁殖 ,逐渐充满虫体内部 ,5d后 ,菌丝穿透寄主表皮长出体外 ,并继续生长 ,逐渐将整个虫体包裹 ,形成一个半球形的子痤 ,颜色也由白色变为栗褐色或棕红色。  相似文献   
366.
调查青海省0~14岁健康儿童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抽样评价预防接种质量。在全省六州一地一市各选择1个县,对0~14岁健康儿童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42%、94.96%和92.93%。不同地区0~14岁健康儿童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虽有差别,但都达到较高的抗体水平;个别地区抗体水平低,说明青海省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367.
冻融作用对冻土区微生物生理和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杨思忠  金会军 《生态学报》2008,28(10):5065-5074
不同时空尺度的冻融过程导致冻土温度变化及水的相变和迁移,改变着微生物生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冻融过程可改变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且冰晶生长过程能损伤细胞膜和细胞器。限于营养、氧气等其它极端不利条件,不少细胞逐渐转入休眠状态以度过难关;微生物DNA、蛋白质的合成和能量代谢仅用于维持细胞生存。冻融作用通过改变细胞代谢模式而影响微生物参与的寒区碳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多年冻土层保存了不同地质时期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作为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屏障,可有效削弱地表过程和地壳本底辐射对微生物的影响。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微生物发展了相应的耐受机制,从结构和功能方面,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应对冻土环境和冻融过程。这可为寻找地外寒冷星球上可能的生命形式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368.
2005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爆发,导致青海湖数千只斑头雁和中国其他地区大量家禽死亡。首次应用无线电遥测和颈环标记法对青海湖疫区斑头雁在繁殖期的活动性、栖息地利用及其与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斑头雁主要在蛋岛繁殖,在泉湾、尕日拉、黑马河口、铁卜加河口等地觅食。斑头雁在青海湖的活动区为(309.63±172.72)km^2,活动核心区大小为(49.30±19.61)km^2。个体在不同阶段的活动区大小无显著差异。不同繁殖阶段间活动区较稳定,平均有超过一半(56.6%±24.9%)的活动点落入上一阶段的活动区中。由于成鸟在繁殖后期带领幼鸟离开繁殖场所,因而繁殖中、后期的活动区稳定性相对较差。斑头雁对河口、沼泽、草地和湖泊的利用率依次减少。随着繁殖季节的推移,斑头雁对河口的利用率逐渐减小,对沼泽的利用率则逐渐增加。对斑头雁与人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地点方面,斑头雁在蛋岛、黑马河口和泉湾与人的接触强度最大;在时间方面,5月份斑头雁与人的接触强度最大。在这些时间和地点,加强旅游管理和对牧民的宣传对禽流感防控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69.
猪囊尾蚴CE18重组蛋白的复性纯化及抗原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囊尾蚴CE18重组蛋白(rCE18)在大肠杆菌表达后形成包涵体,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有生物活性的rCE18, 本研究采用超声破碎菌体, 0.2%、2% DOC(脱氧胆酸钠)逐次洗涤包涵体及0.9% SKL(十二烷基肌氨酸钠)溶解包涵体后, 利用透析与凝胶过滤层析技术相结合对rCE18进行复性和纯化。同时, 采用GST-FF亲和柱层析及SDS-PAGE胶回收蛋白两种方法纯化rCE18, 比较三者的纯化效果。并通过间接ELISA检测复性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 经透析与凝胶层析复性纯化后的rCE18蛋白的纯度可达到60%以上, 活性回收率为41.3%, 间接ELISA证实, 复性后的rCE18蛋白能特异性识别猪囊虫阳性血清, 检测敏感性高达97.2%, 与全囊虫抗原检测的符合率为100%。本试验初步建立了猪囊尾蚴rCE18包涵体纯化及复性的有效方法, 为猪囊尾蚴rCE18蛋白的诊断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0.
羊痘病毒P3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PCR方法扩增全长P32基因和截去跨膜区的P32基因(MP32),将其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和已插入CpG序列的pcDNA3.1-CpG中,构建pcDNA3.1-P32、pcDNA3.1-CpG-P32和pcDNA3.1-CpG-MP32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BHK-21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试验验证其表达效果;经肌肉免疫注射健康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在免疫后的第3、5周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和CD8 T细胞亚群.结果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在BHK-21细胞中都能表达P32蛋白;免疫小鼠血清在免疫第2周后均能检测到羊痘特异性IgG抗体;免疫组小鼠脾脏CD4 T细胞数目和CD4 /CD8 T细胞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所构建的真核载体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并能刺激小鼠产生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