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为了探讨T140通过靶向阻断SDF-1/CXCR4信号通路调节体内关节软骨退变的作用,并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将45只健康的Hartley豚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T140处理组(n=15)、磷酸盐缓冲盐水对照组(n=15)和未处理对照组(n=15)。分别在处理的2周、6周、8周、10周和12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定量血清中的SDF-1。在治疗12周时,收集膝关节胫骨的软骨用于HE和番红-O染色同时进行Mankin分级;使用RT-PCR测量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 MMP-9和MMP-13),聚集蛋白聚糖(ACAN)和胶原蛋白Ⅱ(ColⅡ)的m RNA表达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测量ColⅡ蛋白的表达水平。T140组中的SDF-1含量升高。与对照相比,HE和番红-O染色显示T140处理的动物中的软骨损失较少。T140组软骨中MMP-3、MMP-9和MMP-13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组。而T140处理组软骨中ACAN和ColⅡ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140组和对照组中的ColⅡ蛋白水平各不相同。T140可以通过在体内阻断SDF-1/CRCR4信号传导途径来下调基质金属酶的表达水平并减轻软骨的变性,为治疗OA的药理学提供了靶标。  相似文献   
92.
应用NOAA/AVHRR资料监测松毛虫危害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利用气象卫星定量监测松毛虫危害程度的可能性.以针叶被害率代表松毛虫的危害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危害分别定义为针叶被害率<30%、30%~60%和>60%.根据地面光谱观测资料,建立了归一化植被指数与针叶被害率的相关方程,无松毛虫危害时NDVI为0.8823;为了消除大气等因子影响,利用松毛虫危害与未被危害的植被指数相对值表示松毛虫轻、中、重危害程度的遥感监测指标,无危害为1,0.78~1为轻度危害,0.57~0.78为中度危害,<0.57为重度危害.监测危害面积时,利用线性可加垂直植被指数进行混合象元分解.并分别对严重、中度、轻度3种类型发生年进行了定量监测分析,结果表明,AVHRR资料对中等以上松毛虫危害可进行定量监测分析,监测受灾面积比用同期的陆地卫星TM资料监测的受灾面积小12.1%~14.3%;对于轻度危害区域,采用气象卫星不易分辨,主要是由于不同下垫面和大气影响的差异,以及气象卫星空间分辨率较低.  相似文献   
93.
长春市不同土地利用生境的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7和9月对长春市郊区天然次生林、农田、防护林和市区公园绿地等典型土地利用生境进行了土壤线虫调查,共捕获土壤线虫2纲7目20科27属7 273只,优势属为Aphelenchus、Tylenchus和Pratylenchus,占总捕获个体数量的61.58%.用Baermann法提取土壤线虫个体,应用个体密度、属数量、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和功能类群结构等指数,研究了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特征及人类活动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春市土地利用差异对线虫群落结构特征影响明显,地表凋落物的移除和耕作活动是影响线虫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因素.地表凋落物的移除将显著减少线虫群落的个体密度和群落多样性;耕作活动影响线虫个体密度在土壤剖面的垂直分布特征.生境间地表植物群落类型对土壤线虫群落生态结构特征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4.
动物生存环境的变化引起内分泌变化,而其程度则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体现。以迁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6只亚成年大熊猫个体为研究对象,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粪便中皮质醇激素,验证饲养环境改变是否引起其激素水平变化。研究发现:一方面,研究个体在迁入后的皮质醇水平较迁入前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另一方面,不同年龄和性别间,年龄越小则变化越明显,说明环境变化可能是引起其皮质醇变化的原因之一,即年龄越小这种环境引起的应激性越明显。因此,本研究亦可以为今后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过程面临的环境适应性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进而为合理规划下一阶段大熊猫野化放归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5.
记述了来自中国云南的耐氏大鼠Leopoldamys neilli中国新纪录,分别测量了5号中国新纪录标本的外形量度和26项头骨指标;利用已有的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推算了耐氏大鼠、小泡巨鼠和沙巴长尾大鼠三者之间的遗传距离,并通过Cyt b基因和核基因IRBP合并基因数据集进行了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耐氏大鼠与泰国地区的耐氏大鼠为同一个种,为中国鼠科动物新纪录。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d—dimer,DD)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ACI的诊治、预防和病情监测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及同期5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不同病灶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血清Hcy、DD和NSE水平,同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中Hcy、DD、NSE进行分析。结果:①急性脑梗死组Hcy、DD和NSE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Hcy、DD和NSE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P〈0.01),但恢复期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根据病灶大小,急性脑梗死各组之间血中Hcy、DD和NSE含量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③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各组之间血中Hcy、DD和NSE含量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cy、DD和NSE与AC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cy、DD和NSE的检测对ACI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 二聚体(d-dimer,DD) 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ACI的诊治、预防和病情监测提供更多的实 验依据。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0 年1月~2012 年7 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 例,及同期50 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正常 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不同病灶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血清Hcy、DD和NSE 水平,同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 期血中Hcy、DD、NSE 进行分析。结果:①急性脑梗死组Hcy、DD和NSE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 急性期血清Hcy、DD和NSE 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P<0.01),但恢复期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根据病灶大小,急 性脑梗死各组之间血中Hcy、DD和NSE 含量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③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各组之间血中Hcy、 DD和NSE 含量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cy、DD 和NSE 与ACI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cy、DD 和NSE的检测对 ACI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陈鹏  孙群 《生物学通报》2006,41(3):62-62
蛋白样品的垂直板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不但是一种最常用的蛋白分析方法,也经常用于蛋白质的制备。从电泳凝胶上纯化蛋白,一般都要先用考马斯亮蓝染色,然后切下所需的蛋白条带。这里介绍一种可以不染色,直接从SDS-PAGE制备凝胶上准确切割所需蛋白条带的方法。与染色后切胶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简单、省时,分离到的蛋白容易从胶中洗脱回收,并可明显提高回收率,而且省去了令人烦怖的从回收的蛋白中脱去染色时结合的染料的问题。作者曾用此方法分离过多种蛋白,屡试不爽。这种方法与一般的SDS-PAGE制备电泳的差别主要在电泳结束后对凝胶的处理上。  相似文献   
99.
长春市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组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吴东辉  张柏  陈鹏 《动物学报》2006,52(2):279-287
对长春市郊区天然次生林、市区公园绿地、郊区防护林和农田等典型土地利用生境进行大型土壤动物调查,手拣法野外采集大型土壤动物,应用个体密度和类群数量等指标,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研究区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3773只,分别隶属于3门6纲17目102科。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生境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个体密度和类群数存在差异,其中郊区农田和防护林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密度明显减少;植物群落类型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有一定影响;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个体密度和类群数主要集中分布在地表0-5cm土壤层,生境地表凋落物的移除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数和个体密度影响不明显;此外,不同土壤动物类群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0.
陈鹏  李振岐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2):2468-2472
用0.4 mmol/L的苯并噻二唑(BTH)溶液处理小麦幼苗第1叶和第2叶2 d后接种白粉菌,比色法测定第3叶接种前后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BTH处理或接种均可使这4种酶活性升高。BTH诱导酶活性的系统增强与小麦对白粉病的诱导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