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20篇 |
免费 | 302篇 |
国内免费 | 1714篇 |
专业分类
56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109篇 |
2022年 | 127篇 |
2021年 | 127篇 |
2020年 | 129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117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108篇 |
2015年 | 141篇 |
2014年 | 220篇 |
2013年 | 158篇 |
2012年 | 199篇 |
2011年 | 201篇 |
2010年 | 153篇 |
2009年 | 158篇 |
2008年 | 169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59篇 |
2005年 | 125篇 |
2004年 | 250篇 |
2003年 | 187篇 |
2002年 | 148篇 |
2001年 | 120篇 |
2000年 | 153篇 |
1999年 | 135篇 |
1998年 | 149篇 |
1997年 | 178篇 |
1996年 | 169篇 |
1995年 | 130篇 |
1994年 | 127篇 |
1993年 | 111篇 |
1992年 | 122篇 |
1991年 | 145篇 |
1990年 | 120篇 |
1989年 | 124篇 |
1988年 | 48篇 |
1987年 | 40篇 |
1986年 | 45篇 |
1985年 | 46篇 |
1984年 | 39篇 |
1983年 | 28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39篇 |
1980年 | 37篇 |
1979年 | 29篇 |
1978年 | 12篇 |
1960年 | 8篇 |
1959年 | 11篇 |
1958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乳糖酶水解牛乳的乳酸菌发酵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酵母乳糖酶水解牛乳经乳酸菌发酵时,其凝乳时间、产酸速度和pH下降均比普通乳为快。但对乳酸菌的生长影响不大。两种乳制作的酸奶,它们的组织状态、口感和香味物质乙醛也没有差异,但双乙酰和奶油香似乎略差些。 相似文献
173.
174.
通过广泛收集和分离,获得根霉属(Rhizopus)、曲霉属(Aspergillus)及裂褶菌属(Schizophyllum)等属菌株897株。产酸指示平板上的变色圈测定结果表明,它们中间628株为产酸菌。通过纸层析对产酸菌发酵液酸谱的分析,获得129株L-苹果酸产生菌,经进一步测定发酵液中L-苹果酸的含量,筛选出以葡萄糖为原料,摇瓶发酵140小时,L-苹果酸产率48.37g/L,对糖转化率48.37×10-2 的菌株LMO2。经初步鉴定,这一菌株为曲霉(Asper-gillus sp.)以LM02作为出发株,采用亚硝基胍、自然污染细菌、甲基磺酸乙酯及紫外线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葡萄糖为原料,L-苹果酸产率较高的突变抹N1-14、N1-14、NE1412、NU1416及NU1419。其中N1-14 的L-苹果酸产量最高,比出发株提高46.2×10-2。N1-14 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产孢能力强,摇瓶发酵葡萄糖140小时,平均L-苹果酸产率为72.53g/L,对糖转化率53.74×10-2。全发酵液经薄层层析测定,不含黄曲霉毒素。发酵产物分离提纯后,得到白色粉末状结晶,经纸层析、质谱及红外光谱测定,证明为L-苹果酸。 相似文献
175.
为了找到适合珍稀鱼类胭脂鱼的物种保存方法,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的稀释液(D-17, D-20, Ringer液和Kurokura-1)以及不同的稀释比例(1∶2, 1∶3, 1∶6)、不同的抗冻剂(二甲亚砜,甘油和甲醇)以及不同的添加浓度(8%, 10%, 12%)对胭脂鱼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效果,结果显示:稀释液D-17、D-20保存效果显著优于Ringer液、Kurokura-1 (p0.05);D-17稀释液的最佳的稀释倍数为1∶3,D-20稀释液的最适稀释比例为1∶3或1∶6;冷冻保存107 d后,D-20 (1∶6)配方的激活率最高,达(81.67±2.89)%;抗冻剂二甲亚砜保存效果显著优于甘油和甲醇(p0.05),二甲亚砜的最适添加浓度为8%。同时测定了添加D-17 (1∶3)抗冻液、Ringer液(1∶3)抗冻液和未添加抗冻液冻存样本精浆中酶活力,结果显示未添加抗冻液精浆中ATPase、SDH、LDH、CK、GOT活性均高于添加抗冻液的样品;添加抗冻液D-17 (1∶3)的样品精浆中ATPase、SDH、CK、GOT的含量低于冻存相同天数的Ringer液(1∶3)样品;精浆中ATPase、SDH、LDH、CK、GOT含量随冻存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本研究为保护淡水珍稀鱼类胭脂鱼的种质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6.
应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方法对一号冰川退缩地生长的15种丛藓科植物茎的结构及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地区的15种丛藓科植物的茎分为具中轴和无中轴两类,其细胞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厚。而具中轴的丛藓科植物的茎又分为表皮、皮部、中轴三部分,茎表皮细胞短,1层,细胞壁大多向外突出,表面粗糙,表面纹饰多为颗粒状;皮部所占面积最大,大部分有内、外皮部的分化,大多数种的细胞壁由外向内逐渐变薄,细胞由小到大整齐排列;中轴所占的面积也不同,其细胞壁多具角隅加厚;而没有中轴分化的种类,其各自细胞壁加厚的程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7.
178.
SARS最早出现在中国广东,紧接着SARS冠状病毒(SARS-Cov)被确定为致病原。找出SARS病毒基因组的变异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仍具有挑战性。最近,通过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鉴别了传播中SARS-Cov的特征性变异序列。事实证明SARS-Cov是非人源的。 相似文献
179.
近年发表的五加科(Araliaceae)黑叶鹅掌柴(Schefflera atrifoliata R.H.Miau)实为尾叶柏那参(Brassaiopsis producta(Dunn)C.B.Shang)之同物异名,予以归并。 相似文献
180.
目的:制定博落回果实药材质量标准,为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生药学研究,理化鉴别,醇浸出物测定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及HPLC色谱法.结果:对博落回果实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对6个不同产地及收集时间博落回果实的醇浸出物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其活性成分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和HPLC定量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制定了博落回果实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