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增强化学发光基因检测技术(enhanced chemiluminescence,简称ECL)是目前最灵敏的非放射性核酸检测方法之一。其灵敏度可以满足多数杂交技术的需要(达pg水平),并且具有快速显示杂交结果(曝光1~5min)和对人无伤害、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等独特优点。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我们应用ECL基因检测系统(amersham)情况,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 ECL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氧化剂存在时,刚被氧化的发光底物被HRP催化形成  相似文献   
392.
393.
甘肃省植物生理学会第三届年会于1987年10月14~16日在兰州大学召开。会议代表共40人,收到论文15篇。4位同志做了专题报告。论文内容有:植物核酸蛋白质代谢及其与衰老的关系;旱生植物及沙漠  相似文献   
394.
395.
文章报道了发现于南昌的中国菊科植物一新归化属种——软金菀属(Bradburia Torr.&A.Gray)和柔毛软金菀(新拟)[B.pilosa(Nutt.) Semple]。基于核基因(ITS)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确定了软金菀属的系统发育位置,即与金菀属[Chrysopsis(Nuttall) Elliot]互为近缘属。与金菀属相比,该属的主要特征为茎具柔毛或糙毛,基生叶具柄或近无柄,头状花序单生。柔毛软金菀与该属其他种相比,主要特征为植株密被柔毛,基生叶宿存且近无柄,舌状花和管状花均具2层冠毛且内层冠毛的长度是外层冠毛的5~10倍。该种最初于2015年在南昌市昌北机场出现,可能由临时经停此处的北美一航班携带而来,2022年底已经扩散到15 km外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呈现明显入侵态势。  相似文献   
396.
在对有关模式标本资料广泛查询的基础上,统计出以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模式产地的维管植物91种(含种下单位),隶属于47科73属。除1种无采集人信息外,其余90种由31人或团队采集,这些标本保存于国内外21个研究机构。以该地为模式产地的物种中,19种以梵净山命名。原学名中有17个被归并,其中12个学名在种级水平发生了变化,5个学名在种下水平发生了变化。以该地为模式产地的物种中受威胁的共15种,包括极危(CR) 1种,濒危(EN) 6种,易危(VU) 8种。  相似文献   
397.
茉莉酸诱导的春化相关基因表达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RA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春化相关基因ver203F在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cv.Jingdong No.1) 胚芽组织内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ver203F基因的转录本在春化处理的冬小麦胚芽幼叶中有明显的积累,而在胚芽鞘以及生长点处却未见杂交信号,茉莉酸诱导冬小麦胚芽后的基因表达模式与春化处理后的模式相似,实验结果暗示感受春化作用的信号部位可能是胚牙的幼叶,细胞对春化的应答与茉莉酸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98.
香子兰主要用于食品香料,但也有用于化妆品香料。在为数众多的香料中香子兰豆具有特殊的香味,独具风格。自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并发现香子兰豆以来,它已遍及世界各地并得到广泛的应用。香子兰属兰科蔓生植物,其花没有香味,经人工授粉才能结实,4—5个月后可收获。刚收割的鲜豆荚无特殊的香味,经过一定时期的后熟,变成  相似文献   
39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