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开花是植物由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转变的重要过程,长时间低温处理即春化对开花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春化控制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开花中,阻抑型转录因子FLC是重要的关节点,春化记忆依赖于对该基因的控制。何跃辉研究组之前对拟南芥的研究揭示了转录因子VAL1或VAL2可以识别负调控开花的关键基因FLC成核区的顺式DNA元件,协同PRC2复合体在春化过程中沉默FLC基因的表达,并在随后的常温下继续维持FLC基因沉默直至受精结束,使植物产生春化记忆。但在下一代中如何擦除这种记忆功能,使FLC重新被激活,以防止植物在过冬前或过冬时开花,相关机制目前并不清楚。近期,该研究组揭示了在植物胚胎发育早期一个种子特有的"先驱"转录因子参与擦除春化记忆,重新激活FLC基因的分子机制,并解析了胚胎中的基因激活传递到后胚胎发育(营养生长期)的表观遗传机理。该研究是开花领域的重要突破,为作物开花调控的生产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92.
探讨七味净肝灵(QWJGL)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0.18 g/kg)、QWJGL高、中、低剂量组(8、4、2 g/kg),每组10只。造模采用灌胃56%vol白酒(10 mL/kg),2 h后,各用药组灌胃给药,持续给药30天。末次给药16 h后,取血,收集肝脏、脾脏和胰腺,计算LI、SI和TI,生化法测定血清ALT、AST、MDA、SOD和GSH-Px含量,ELISA法检测肝脏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NF-κB和CD14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QWJGL可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LI(P0.05),提高SI和TI(P0.05),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P0.05),并且可以降低MDA含量(P0.05),增强SOD和GSH-Px活性(P0.05),降低TNF-α、IL~(-1)β和IL-6水平(P0.05),抑制肝组织NF-κB和CD14表达(P0.05)。综上,QWJGL对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肝作用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调控CD14、NF-κB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93.
大气氮(N)沉降增加是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N沉降增加会提高生态系统N:磷(P)比,导致系统P限制增加以及植物P需求增强。该试验通过对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设立的N∶P供给(在统一施用N10.0g·m~(-2)·a~(-1)的基础上,通过改变P施用量,形成6个N∶P处理水平)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连续2年(2013~2014年)N∶P供给处理对土壤和白草碳(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并分析了C∶N∶P化学计量特征对白草生长和养分利用的指示意义。结果显示:(1)降低N∶P供给(提高P施用量)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和白草的C∶P和N∶P,缓解白草生长的P受限性,从而促进白草的生物量积累。(2)随着N∶P供给进一步降低,土壤N受限性增加。(3)白草通过提高其枯叶N回收能力,减少对土壤N库的依赖,反映了白草对N受限环境的弹性适应。研究表明,人为适当的添加P能够通过调节土壤和植物C、N、P计量平衡关系,减轻土壤和植物间P的供需压力,从而缓解N添加引起的荒漠草原P受限性增强。该研究结果可为N沉降增加背景下脆弱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94.
张方耀  高其康 《昆虫学报》1994,37(4):435-439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3种木白蚁(平阳堆砂白蚁Cryptotermes pingyangensis、叶额堆砂白蚁C.Havilandi和侧角楹白蚁Incisistermes laterangularis)和2种草白蚁(东方原白蚁Hodotermopsis orientalis和尤氏原白蚁H.Yui的翅面微刻点。微刻点类型有:乳突:基部宽5.0-20.6μm,长3.0-19.7μm,翅面中央密度可达2070-3375乳突mm2;瘤状突起:基部直径15.0-58.6μm,翅面中密度282-356突起/mm2;粉刺状突起:基部直径2.4-4.8μm。此外,还发现有长11一57μm的毛。同种白蚁的前、后翅和翅的背、腹面之间,微刻点类型没有明显的差异。最后初步讨论了白蚁翅面微刻点的分类学和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295.
通过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对实验性铬酸钠中毒大鼠肾溶菌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铬中毒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溶菌酶变化最为明显。一次气管内注入0.008mg/kg铬酸钠2天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溶菌酶含量即较对照组升高,并随着剂量的加大而进一步升高。一次注入0.98mg/kg铬酸钠后第2天即较对照组升高,二周内持续升高,第14天达高峰,随后随着肾损伤的修复逐渐降低。结果说明:溶菌酶可作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一个早期敏感指标来研究铬等重金属的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96.
中国牡蛎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牡蛎是附着于沿海岩石、竹、木、铁上,营固着生活的软体动物。世界各地除特别寒冷的地区外都有生长,而以温带、热带繁殖为最盛。因为牡蛎区域分布面广,捕捞容易,加以它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故早在石器时代已被人类用做食物,这从石器时代的拉杂物堆中发现的牡蛎壳可以得到证明。人类不但利用天然的牡蛎而且也像繁育家禽和家畜一样,逐渐对牡蛎进行人工养殖,这在古希腊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的时代便记载了牡蛎的养殖。我国在宋朝也已应用简单而实用的插竹养蚝  相似文献   
297.
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种子可以放在滤纸卷里催芽。我们曾在教学方面和在领导学生为集体农庄测定各种作物种子发芽率的有益社会工作时利用这种方法。在纸卷中催芽的方法如下:取滤纸小长条并对折为两重。正如我们的观察所表明了的,小粒种子的作物(车轴草、饲用粟)可用10厘米宽的长条,种子中等大小的作物(黑麦、荞麦)——20厘米宽,大粒种子(豌豆、玉米)——30厘米宽。将小纸条对折后,用普通铅笔沿折线划条线(图1)。  相似文献   
298.
牡蛎     
一.引言在精致的粤菜中有一种鲜美的调味品蠔油,和供制佳肴的蠔豉,但蠔油和蠔豉是什么东西做成的呢?当我们到海滨去散步,在退潮后的岩岸边缘可以看到许多像石头似的贝壳附着在上面,这种具有形状不整齐的贝壳的动物叫做牡蛎。就是制造蠔油和蠔豉的原料。牡蛎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假瓣鳃目,牡蛎科(Ostreidae),牡蛎属(Ostrea)。我国古书上关於牡蛎的名称很多,如蠔(岭表录异记)、蛎(临海水土记)、蛎房(泉南杂志)、蠔山,蛎黄、(?)蛎、石牡蛎(本草纲目)等。牡蛎名字之由来,据明朝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上记载:“蛤蚌之属,皆有胎生卵生,独此化生,纯雄无雌,故得牡名,曰蛎曰蠔,言其粗大也。”目前我国沿海各地渔民由於习惯而冠以各种不同俗名,如广东、福建沿海称蠔,养殖牡蛎的渔民称蠔民。山东半岛通称海蛎子,浙江一带称为蛎黄。牡蛎的种类很多,应用广泛,除作食用外,并可  相似文献   
299.
【目的】在饲喂低蛋白质日粮条件下,探究断奶仔猪生长相关激素、回肠和盲肠微生物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选取体重相近杜长大断奶仔猪54头,随机平均分为3组,每组18头,分别饲喂含20%(NP组)、17%(MP组)和14%(LP组)粗蛋白日粮,平衡日粮中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于试验第10、25和45天每组屠宰6头,采血测定血常规和生长相关激素;于第45天采集回肠和盲肠食糜,分析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结果】与NP组相比,第25和45天时MP和LP组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P0.05),第25天时LP组甘油三脂含量、第45天时LP组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P0.05)。各时间点血液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激素、T3和T4在3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门水平上,回肠和盲肠中的微生物均以厚壁菌门占主导地位,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随日粮蛋白质含量降低,乳酸杆菌属呈上升趋势,严格梭菌属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降低日粮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了回肠和盲肠中氨氮的产量(P0.05)。【结论】断奶仔猪日粮蛋白质降低3或6个百分点不影响机体生长相关激素的分泌,但能降低血液尿素氮和肠道内氨氮的浓度,对肠道有益菌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有一定的提高作用。这说明低蛋白质日粮能提高断奶仔猪对饲料氮源的利用率,且有利于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300.
宁夏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微斑块内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群落斑块化是天然放牧草地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为探索植物群落斑块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宁夏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植物群落微斑块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 1) 4种植物群落微斑块内土壤微生物种类丰富,且都表现为细菌含量最高,真菌和放线菌含量较少,革兰氏阳性菌含量高于革兰氏阴性菌;2)4种植物群落中,甘草微斑块的土壤微生物总量显著高于猪毛蒿、苦豆子和黄芪;3)冗余分析表明,磷脂脂肪酸总量、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厌氧菌、真菌/细菌均与土壤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与pH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土壤有机碳、pH是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