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阐明宿主细胞密度和病毒感染复数(MOI)对SARS冠状病毒增殖的影响,为SARS灭活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采用析因设计方法,考虑MOI(0.01、0.05和0.1)与细胞密度(2×104、4×104和8×104/cm2)2个3水平实验因素,在各水平组合条件下培养SARS病毒,以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作为观测指标,分析SARS冠状病毒滴度在不同增殖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MOI、宿主细胞密度和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SARS病毒滴度的影响分别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12.70,P<0.01)、显著性差异(F=6.94,P<0.05)和非常显著性差异(F=8.22,P<0.01)。在0.01MOI和8×104/cm2条件下,病毒滴度达5.57×105TCID50/mL。说明SARS冠状病毒在培养细胞中的增殖能力显著依赖于宿主细胞密度、病毒感染复数和二者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52.
ALA对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与抗氧化酶的关系   总被引:42,自引:6,他引:36  
以盆栽草莓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布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草莓植株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 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 g/L ALA处理显著提高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Pn),而且这一效应可能与其促进叶绿素含量和羧化效率(CE)提高,降低光呼吸速率(Rp)有关.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资料显示,ALA处理降低高光强(1 500μm o l.m-2.-s 1)下草莓叶片的初始荧光(Fo),表明它对光合膜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ALA处理不仅明显提高草莓叶片最大荧光(Fm)和可变荧光(Fv),而且提高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荧光猝灭(qP)、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 PQ)、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速率(P CR)和天线热耗散(D),而降低了光下相对光合限制值(L(PFD)),表明叶绿素荧光产额提高和天线热耗散是保护光合器官并提高光合效率的两个方面.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测定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抑制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DDC)处理结果表明,ALA对草莓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还与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53.
Vc二步发酵新组合菌系B15-14的筛选及其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出了一组Vc二步发酵的新组合菌系(命名为B15-14),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新菌系产酸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组合菌系的最适底糖浓度为7%;温度为29~33℃,31℃为最适;适当增加通气量(20~30 mL装液量,250 mL三角瓶)有利于产酸;起始pH值范围为6.0~7.5;以Bt菌做伴生菌时.发酵40 h就已达到终点.明显缩短了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254.
甘肃兴隆山养麝场高山麝死亡原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山麝(Moschus chrysogaster),又名马麝,是我国人工饲养的主要麝种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我国第一家高山麝养殖场.  相似文献   
255.
岗松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岗松的石油醚和氯仿提取组分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NMR、HSQC、HMBC、IR和MS的数据分析及与文献对照,确定它们的结构为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1),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没食子酸乙酯(ethyl sabre,3),5-羟基-6-甲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5-hydroxy-6-methyl-7-methoxy-flavanone,4),5-羟基-7-甲氧基-8-甲基二氢黄酮(5-hydroxy-7-methoxy-8-methylflavanone,5),5-羟基-7-甲氧基-2-异丙基色原酮(5-hydroxy-7-methoxy-2-isopropylchromone,6)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7).其中,化合物1~5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56.
研究了葡萄糖的补加对维生素C二步发酵产酸的影响.摇瓶发酵实验结果表明,15%的接种量,接种至底物山梨糖浓度为8%的发酵培养基,发酵24h时,补加0.08%的葡萄糖,可提高发酵转化率5.2%.  相似文献   
257.
锌指蛋白A20及其对炎症反应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症反应是机体的一种正常免疫防御机制,一旦炎症反应超出了机体对炎症的调控阈,表现为临床常见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发畏成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导致临床危重病例死亡的重要厚因。失控性炎症反直主要由NF-κB、AP-1等核转录因子过度活化以及他们之间的协同效应立导致促炎因子大量释放昕致。A20是一种Cys2/Cys2型胞液锌指蛋白,炎症时体内昕有组织细胞都能够诱导性表达,旨在限制NF-κB和AP-1活性,是炎症反应的内源性调控蛋白和组织细胞保护性蛋白。  相似文献   
258.
作为开发新型实用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疫苗的一种尝试, 我们已构建若干组合靶抗原三个线性B- 细胞表位和外源强T- 细胞表位的基因工程hCG嵌合肽。为了检测用这些嵌合肽免疫的动物血清中是否能产生抗各表位的三种抗体,本研究选用能在大肠杆菌中高表达和与生物素亲和性强且特异(方便通过亲和层析纯化)的链霉亲和素为载体,分别构建了三种含β-hCG不同单一线性B_细胞表位(β5,β9和β8)的融合蛋白。在链霉亲和素基因下游多克隆区EcoRⅠ和Hind Ⅲ位点插入各表位编码基因片段(带TAA终止密码子)的pTSA-18重组质粒, 转化BL21(DE3)pLysS宿主菌后, 它们在IPTG诱导下均能以较高水平表达各自目的融合蛋白,而且它们的表达产物在Western blot鉴定中都能被抗各表位特异的多抗或单抗或抗报告表位单抗识别。用改良的制备性PAGE方法可以一步纯化电泳均一性高于95%的三个融合蛋白, 它们的收得率相对1L培养物约为5 mg。作为化学合成表位肽的替代物, β-hCG三个单一B- 细胞表位融合蛋白的可获得性将有助于所构建hCG基因工程嵌合肽以及其他hCG疫苗,也包括它的DNA疫苗的免疫原性分析。  相似文献   
259.
对本实验室克隆的小麦春化相关基因VER2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软件分析,确定了具有免疫原性的一段(204~215位)含12个氨基酸的短肽,用化学法合成了该短肽并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偶联,用偶联物作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该12肽的抗体. 分别用VER2全蛋白抗体和该12肽抗体对VER2蛋白进行免疫细胞定位比较分析,两者所得结果一致,即二者在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质时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面具有一致的特性. 结果表明,化学法合成短肽制备的抗体可用于蛋白质的免疫组织细胞化学分析, 该方法快捷灵敏,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60.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r6+(0、0.1、0.2、0.5、1.5 mmolL-1)对水花生愈伤组织内几种代表性生理生化指标的胁迫效应,并对其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随着Cr6+浓度的增加,总叶绿素、叶绿素a/b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2)超氧阴离子(O 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在0.1 mm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