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帮助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VITEK-2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113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113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79株,其革兰阴性杆菌122株,占68.1%,以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92.
为评价杀螨剂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的毒力和对少毛钝绥螨Proprioseiopsis asetus Chant的安全性,本文采用叶片喷雾法测定了4种田间常用杀螨剂对少毛钝绥螨和二斑叶螨的毒力,并分析比较了4种杀螨剂对少毛钝绥螨和二斑叶螨的选择毒力。试验结果表明,4种杀螨剂对少毛钝绥螨雌成螨和二斑叶螨雌成螨的毒力选择指数大小依次为:联苯肼酯(10.1261)>阿维菌素(5.4664)>哒螨灵(3.5293)>克螨特(2.3615)。联苯肼酯对少毛钝绥螨的毒力选择指数最高,具有中度正向选择性,即联苯肼酯对少毛钝绥螨的毒力明显低于其对二斑叶螨的毒力。阿维菌素、哒螨灵、克螨特对少毛钝绥螨和二斑叶螨的毒力选择指数也都大于1,但都小于10,即这3种杀螨剂对少毛钝绥螨和二斑叶螨都有较低的正向选择性。4种杀螨剂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少毛钝绥螨雌成螨的安全系数大小依次为:联苯肼酯>阿维菌素>哒螨灵>克螨特。联苯肼酯的安全系数为16.8935~24.4025,阿维菌素的安全系数为5.5782~22.3127,均大于5,表示联苯肼酯和阿维菌素在推荐使用浓度的低浓度情况下,对少毛钝绥螨的安全性高。而15%哒螨灵乳油和73%克螨特乳油的安全系数仅1.1709~1.7564和1.0523~1.5807,在推荐使用浓度的低浓度情况下,对少毛钝绥螨的安全性一般。因此建议在生产中应用少毛钝绥螨进行生物防治时,可优先选用联苯肼酯和阿维菌素配合使用,而不建议使用哒螨灵和克螨特。  相似文献   
93.
近年来,为了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国家加大了植物保护工作力度,以改善生态环境现状,尽可能的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植物保护工作存在着多种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就植物保护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植物保护工作的发展对策,以不断完善植物保护保障体系,促进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4.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井冈山地区18种唇形科植物的果实形状与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18种唇形科植物果实形状多样,可分为矩圆形、圆形、卵形、三棱形、球形和椭圆形6类;外果皮表面细胞形状为4~6边形、不规则形和细胞形状不可见;依据外果皮表面凸起度可分为平滑型、凹陷型和凸起型3类;外果皮表面蜡质纹饰复杂多样,有平滑无纹饰、负网状纹饰、网状纹饰兼具疣状或瘤状凸起和网状纹饰兼具次级条纹4类;外果皮表面附属结构主要包括表皮毛和丝状结构,并具有或多或少的鳞片状或颗粒状分泌物。18种唇形科植物果实形状和外果皮表面微形态特征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可为唇形科属间和种间亲缘关系研究提供重要的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敏感种群与田间种群对广东常用药剂的敏感性,明确了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和甲维盐6种药剂的抗药性.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3%甲维盐微乳剂处于低水平抗药性,LC50抗性倍数分别为5.89倍、8.53倍和9.86倍;对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田间防治柑橘木虱推荐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交替使用,综合运用多种防控措施,以延缓柑橘木虱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96.
李惠明  裘玮  王丰  韦芳  张巨峰  陈霞芳  黄倩 《生物磁学》2011,(5):808-811,836
目的:探讨复制型腺病毒能否增强增殖缺陷型腺病毒Ad5-hCNTF所携带外源基因的表达分泌。方法:亚克隆获得分泌型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然后将此基因插入到穿梭质粒pshuttle。pshuttle-hCNTF经pme1酶切后,CIAP去磷酸化,利用Ad-EASY腺病毒制备系统,将其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同转化大肠杆菌BJ5183,通过同源重组,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重组型腺病毒质粒的菌株,获得大量该质粒后转染病毒包装细胞AD-293,成功包装出一种血清5型增殖缺陷型腺病毒Ad5-hCNTF。结果:经PCR鉴定该病毒含有该基因片断,Western blotting证实该病毒感染细胞后能表达CNTF蛋白。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证实感染细胞能高水平地分泌CNTF。结论:体外实验表明在不同滴度的复制型腺病毒Ad5-E1+E3+的带动下,该病毒感染细胞后分泌表达目的蛋白的水平显著提高,为今后应用Ad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提供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97.
孙俭红  曲书强  张驰  张磊  陈霞 《生物磁学》2011,(24):4896-4898
目的:总结喜炎平辅助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抗生素及支持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发热、咳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在退热、平喘、消散肺部湿啰音及住院天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喜炎平辅助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8.
目的:总结喜炎平辅助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抗生素及支持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发热、咳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在退热、平喘、消散肺部湿啰音及住院天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喜炎平辅助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9.
目的:构建针对RPAP3 TPR区域的慢病毒载体,观察过表达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比较RPAP3结构域组成,推测功能;分析RPAP3核定位信号,构建瞬时表达质粒pEGFP-N2-RPAP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PAP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通过酵母双杂交和GST-Pulldown实验研究RPAP3与HSP70的相互作用及作用靶点;构建慢病毒载体pLJM.1-RPAP3,转染293T细胞,收病毒感染MCF7细胞,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系,流式细胞分析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RPAP3在多物种广泛存在,有高度保守性;蛋白存在典型核定位信号,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GFP标记的RPAP3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酵母双杂交和GST-Pulldown实验证实RPAP3与HSP70间存在相互作用,且作用发生在RPAP3的三联TPR结构域和HSP70的GPTIEEVD末端之间;流式细胞显示RPAP3 TPR区域的高表达阻滞细胞周期且凋亡增加。结论:RPAP3与HSP70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在RPAP3的三联TPR结构域和热休克蛋白70的GPTIEEVD末端之间;构建高表达细胞株发现其对细胞周期及凋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0.
为明确温度和寄主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在室内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寄主上该虫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成虫性比和存活率,结果表明:18℃-3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扶桑绵粉蚧发育历期逐渐缩短,34℃与30℃下无明显差异。该虫不同虫期发育起点温度均较高,其中2龄雄若虫和雌若虫最高,分别为19.11℃、16.14℃,蛹最低,为12.22℃。有效积温蛹最大,为87.40日·度,1龄若虫次之(77.12日·度),2龄雄若虫最小(26.32日·度)。18℃-30℃时各虫期死亡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34℃时又有升高。取食4种寄主时扶桑绵粉蚧发育历期有所变化,1龄若虫番茄上显著长于马铃薯;2龄雌雄若虫番茄上显著长于扶桑和马铃薯;3龄雌若虫以烟草和番茄上较长,扶桑和马铃薯上较短;雄蛹、雄成虫历期均无差异;烟草上雌成虫存活时间最长;雌虫整个虫期存活时间最长,为53.77 d,番茄次之(48.65 d),扶桑、马铃薯较短,分别为43.39 d、39.79 d。雄虫整个虫期存活时间烟草明显长于扶桑。不同寄主上扶桑绵粉蚧雌雄虫比率差异较大,以马铃薯上雄虫率最高(37.78%),其次为扶桑(26.67%),烟草上最低(8.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