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外源激素处理对三峡消落带落羽杉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选落羽杉大龄母树插穗的扦插繁殖技术,以期培育大量的落羽杉良种壮苗满足三峡消落带植被修复的需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不同外源激素、浓度以及处理时间对三峡消落带落羽杉大龄母树插穗扦插生根的影响,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生根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落羽杉插穗皮部和愈伤组织处均有不定根伸出,两处不定根数量分别占不定根总数的63.9%和36.1%;(2)4种外源激素中,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等质量比)和IBA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最好,NAA处理次之,生根粉(ABT)处理效果最差;(3)5种浓度(50 mg/L、100 mg/L、150 mg/L、200 mg/L和250 mg/L)之间的处理效果无显著差异;(4)4种处理时间(2 h、4 h、6 h和8 h)中,4 h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最佳;(5)26个处理组合中,(IBA+NAA)×150 mg/L×4 h处理组合和NAA×250 mg/L×4 h处理组合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高,分别为0.83和0.82,清水对照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低,为0.05。研究初步验证了皮部生根是落羽杉大龄母树插穗的主要生根方式,筛选出三峡消落带原位适生落羽杉大龄母树插穗扦插的两种较佳处理组合为(IBA+NAA)×150 mg/L×4 h和NAA×250 mg/L×4 h。  相似文献   
62.
在水温20℃,pH=7.1,24 h不断充氧的条件下,观察记录昆明裂腹鱼幼鱼在不同盐浓度下的生活状态,测定其对盐度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5.2399 g/L、12.8126 g/L、12.2689 g/L、11.8187 g/L,两个级别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1.1819 g/L和2.7169 g/L。半致死浓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说明其对盐度的抵御力随生活在一定盐溶液时间增加而减弱。昆明裂腹鱼幼鱼在死亡前出现急游、游向水面、活动减弱、身体失衡、翻白现象,死亡后体表分泌大量粘液,口角、鱼鳍有充血现象。  相似文献   
63.
摘要 目的:通过实验探究miR-142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对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miR-142和HMG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42与HMGB1的靶向关系,CCK-8法检测CC细胞生存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C细胞增殖能力,划痕修复实验检测CC细胞迁移能力,基质胶侵袭实验检测CC细胞侵袭能力。结果:CC组miR-14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且CC癌组织中miR-142和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0.399,P=0.002;r=-0.429,P=0.001);miR-142与HMGB1存在靶向关系;CCK-8法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修复实验和基质胶侵袭实验结果显示,miR-142 mimic组细胞生存、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低于miR-NC组(P<0.05),miR-142 inhibitor组细胞生存、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高于miR-NC组;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HMGB1过表达时miR-142 mimic+plasmid组HMGB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iR-142 mimic+control plasmid组(P<0.05),显著低于miR-NC+plasmid组(P<0.05);CCK-8法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修复实验和基质胶侵袭实验结果显示,HMGB1过表达时miR-142 mimic+plasmid组细胞生存、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高于miR-142 mimic+control plasmid组(P<0.05),显著低于miR-NC+plasmid组(P<0.05)。结论:miR-142可通过靶向负调控HMGB1表达,进而抑制CC细胞生存、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64.
小鼠胚泡着床期子宫内膜LongSAGE基因文库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LongSAGE文库构建原理,先后经子宫内膜总RNA提取、cDNA合成、130bp双标签的产生、PCR扩增、34bp双标签形成、连接成串联体、与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等相关步骤构建小鼠胚泡着床期子宫内膜LongSAGE基因文库。经证实所构建文库的阳性克隆率达100%,克隆中插入的串联体长度介于400 ̄500bp之间,成功构建了小鼠胚泡着床期子宫内膜LongSAGE基因文库。  相似文献   
65.
根据细胞信号转导的特点,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提出了一个类似Internet的细胞信号转导计算机网络模型,对该模型的信息编码提出了自己的规则。并利用此模型对Grill等提出的ABA对气孔运动调节的信号转导模型进行实例化。利用wpa—Pack软件包,用VC++6.0开发了封装、发送数据包的程序。仿真结果表明:细胞信号可以根据所定义的规则编码、封装后在构建的网络上进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66.
用PowerBuilder9.0开发了一个基于XML的物种及其属性构建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方便的构建一个物种属性,并可以对该物种属性进行解析翻译。利用该系统以物种毛白杨作为实例进行构建,结果表示:该系统操作简便、构建灵活、能解析、方便读取、实用有效,对物种及其属性能够很好的描述,方便物种属性的管理。  相似文献   
67.
人可溶性gp190在酵母Pichia pastoris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可溶性gPl90(sgp190)是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可溶性受体,可能在LIF行使众多生物学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获得这一蛋白以研究它在人体内的生物学活性,在酵母Pichia pastoris中实现了重组sgp190分泌表达。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编码人可溶性gP190(LlF受体α亚基gP190胞外区)cDNA克隆到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分泌表达载体pPIC9K,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PIC9K-sgp190。原生质体法转染Pichia pastoris GS115菌株,经过G418筛选,得到了高效分泌表达sgp190蛋白的毕赤酵母菌株GS115/pPIC9K-sgp190,sgp190蛋白占摇瓶培养表达上清中总蛋白质的26%。经初步纯化,对表达产物的性质鉴定表明,其分子量约125kD,具有免疫活性。对sgp190体外活性分析表明它能够抑制LIF诱导滋养层细胞分泌hCG。  相似文献   
68.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原位杂交法、免疫组化(SP法)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未孕、假孕及孕d3、d4、d5、d6、d7小鼠子宫内膜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 get of rapamycin,mTOR)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研究mTOR基因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妊娠子宫内膜组织mTOR的表达较未妊娠的子宫内膜组织显著增加(P<0.05);着床窗期表达最高(d4,d5),且与其他妊娠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分析显示mTOR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主要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与上皮细胞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mTOR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规律性表达所调控的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可能是胚胎正常着床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9.
澳洲坚果(Macadamia spp.)又名澳洲胡桃、昆士兰栗,香港称“夏威夷果”,为国际上价值最高的坚果。属山龙眼科高大常绿乔木,高可达18米,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昆士兰州东南部和新南威尔士州北部的亚热带雨林中。澳洲坚果分光壳种和粗壳种,叶革质,长  相似文献   
70.
m7G帽子具有保护RNA不被降解以及招募相关蛋白参与内含子剪切、poly(A)加尾、出核和翻译等功能。一直以来,它被认为是真核生物mRNA所特有的修饰类型。然而近年来,在包括原核生物在内的多个物种中均检测到一种新的RNA 5’端修饰,即核酸代谢物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帽子。目前NAD+修饰RNA(NAD-RNA)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本文概述了NAD-RNA的发现及其检测和鉴定技术的发展;探讨了NAD+帽子对RNA的调控功能,以及NAD-RNA脱帽和加帽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推测NAD-RNA在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响应中发挥的潜在功能。最后,展望了未来NAD-RNA的研究方向和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