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冠层温度(Tc)是衡量植物水分和热量的关键生理生态指标之一。本研究以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林为对象,利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及常规气象监测数据,分析了2014—2016年橡胶林冠层温度和气象因子的变化,旨在揭示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林冠层温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c的年变化和干季日变化特征都呈现出单峰趋势,而雨季日变化呈现出双峰趋势;Tc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大气温度>饱和水汽压差>净辐射>风速>相对湿度>降水量,其中,大气温度与Tc的相关性最强(r=0.92,P<0.01,n=1096);偏相关分析发现,大气温度、净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对干、雨两季的Tc都有显著影响,但干季影响Tc的因素主要是大气温度和净辐射,雨季影响Tc的主要因素是大气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本研究初步得出了西双版纳地区冠层温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深入探究冠层温度的影响因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观察红色毛癣菌刺激人角质形成细胞后γ-IFN及IL-8浓度的变化,以及TLR2对γ-IFN和IL-8分泌的影响.方法 用红色毛癣菌悬液分别刺激TLR2抗体处理前后的角质形成细胞,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上清液中γ-IFN及IL-8的浓度,并设置阴性对照;比较TLR2抗体处理的后γ-IFN及IL-8浓度的变化.结果 红色毛癣菌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后,γ-IFN及IL-8浓度明显升高(P<0.05),4h即开始,至16 h达高峰;用TLR2抗体中和TLR2后,上清液中IL-8的浓度在2h、4h、8h、16h各时间点较中和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IFN的浓度2h、4h、8h时间点较中和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16h时间点,上清液中γ-IFN的浓度与中和前比较略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色毛癣菌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后,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泌γ-IFN和IL-8;TLR2在角质形成细胞分泌γ-IFN和IL-8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