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连作重茬含向日葵列当的土壤,进行不同列当抗性向日葵品种苗期盆栽试验,调查播种后第30、50和70天向日葵幼苗根系列当的寄生率、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量及株高,并测定其叶片丙二醛(MDA)、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向日葵品种苗期对列当抗性明显不同,其中油葵品种‘T012244’和‘MGS’对向日葵列当寄生免疫,‘S31’和‘白杂9号’为高抗,而‘星火大白边’和‘白杂6号’为敏感。列当寄生后明显抑制敏感品种向日葵幼苗生长,而对免疫品种和高抗品种的影响较小。列当寄生后的敏感性品种‘星火大白边’幼苗叶片MDA含量迅速上升,PAL活性也大幅度增加,列当对幼苗生长伤害加重;而苗期免疫品种"T012244"和高抗品种"S31"MDA含量下降,PAL活性则变化不大。随接种时间延长,不同抗性向日葵品种苗期SOD、POD和CAT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免疫品种的保护酶活性变化幅度大于敏感品种,说明列当寄生对敏感向日葵品种造成了逆境胁迫,诱导其幼苗叶片保护酶系统产生防御响应。  相似文献   
12.
以西伯利亚白刺试管苗为材料,研究其在0、50和200 mmol·L-1NaCl胁迫及外源环己胺调控下,生物量和体内多胺含量的改变,以探讨多胺对盐生植物白刺在盐胁迫下的生理调节功能.结果显示:50 mmol·L-1NaCl更有利于西伯利亚白刺的生长,处理后30 d白刺根系和地上部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75%和95%,处理15 d生根率比对照提高44.42%.而0(对照)和200 mmol·L-1NaCl都显著抑制白刺试管苗的生根与生长;200 mmol·L-1NaCl处理45 d时地上部干重比对照显著降低11.71%.白刺叶片中的多胺(精胺和亚精胺)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茎和根中的多胺含量在200 mmol·L-1NaCl处理后才显著受到抑制;同时施环己胺和200 mmol·L-1NaCl处理使白刺叶片中的亚精胺含量显著低于200 mmol·L-1NaCl处理组,且叶绿素合成减少,细胞质膜透性增高.研究表明,西伯利亚白刺叶片内保持合适的多胺含量可能是其适应盐渍环境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对甘草幼苗生长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的处理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甘草幼苗生长状况、水分状况和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轻度干旱胁迫有利于甘草幼苗根系生长,植株根冠比加大.干旱胁迫下甘草根叶组织中相对含水量下降,束缚水/自由水升高.甘草幼苗组织中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在干旱胁迫下也均显著增加;且...  相似文献   
14.
高温胁迫下不同茄子品种幼苗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以14个茄子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高温对茄子幼苗的热害指数、恢复指数、电解质渗透率、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3/38℃(昼/夜)高温处理下,茄子幼苗热害指数升高,电解质渗透率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其中。热害指数、恢复指数、电解质渗透率、脯氨酸含量可作为不同茄子品种耐热性的筛选指标。而可溶性糖含量不宜作为耐热筛选指标。高温胁迫条件下,N1(农友茄)表现出极强的耐热性。C2(刺红茄)、F3(丰研二号)、F4(伏龙茄)、Y5(圆杂二号)、X6(西安绿茄)、B7(北京六叶)、Y8(野茄2号)、N9(粘毛茄)、B11(北京五叶)耐热性中等,K11(快圆茄)、R12(二苠茄)、C13(赤茄)、G14(刚果红茄)耐热性极差。  相似文献   
15.
被子植物线粒体cox1基因的Group玉内含子常含有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现象。本研究对药用寄生植物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线粒体基因cox1、cox2、nad1序列进行扩增分析,利用最大似然法对cox1和cox2基因内含子和外显子分别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cox1内含子聚类结果与其他3个聚类结果不相符,说明该内含子可能存在水平基因转移现象。对比了锁阳6个不同居群间线粒体基因cox1、cox2、nad1外显子与内含子序列平均距离,发现6个不同居群间cox1基因内含子同源性高达100%,说明该基因内含子可能具有功能。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内含子很有可能编码核酸内切酶,而DNA核酸内切酶被认为能促进内含子的转移。3'Co-conversion tracts(3'CCT)是被子植物内含子发生转移的痕迹,对锁阳cox1基因序列进行检测发现其含有3'CCT序列且长度为35 bp,RT-PCR实验验证得到cox1基因内含子可以独立转录m RNA。因此,锁阳cox1基因内含子很可能编码一个核酸内切酶,且促进了其内含子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NaCl胁迫对两种南瓜幼苗离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NaCl胁迫7d明显抑制了两种南瓜——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 Bouche.)和白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使地上部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随NaCl胁迫浓度(150、300和500mmol/L)的提高,两种南瓜幼苗根、茎和叶片中Na^+含量明显增加,K^+含量明显下降。Na^+和K^+含量在两个南瓜品种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分别是:根〉茎〉叶片和茎〉叶片〉根。NaCl胁迫后黑籽南瓜根、茎和叶片Na^+含量远低于白籽南瓜,而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地上部相对含水量明显高于白籽南瓜。表明两者在渗透调节方式、离子的吸收和运输能力上有差异,黑籽南瓜耐盐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以Glomus versiforme (GV)、Glomus mosseae(GM)和Glomus intraradices(GI)3种丛枝菌根菌及其混合菌种GM+GV、GM+GI、GV+GI和GM+GV+GI接种黄瓜幼苗,进行菌根化育苗,研究菌根化育苗对黄瓜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的丛枝菌根菌均能与黄瓜幼苗根系形成菌根,侵染率高达41.74%~55.69%.其中,GV、GM、GM+GV、GM+GV+GI 和GV+GI是黄瓜的优势菌种,与对照相比,壮苗指数提高了58.14%~123.6%,前期产量增加了21.71%~37.87%,总产量增加了19.72%~34.41%.接种GM+GV和GV+GI处理可显著地提高黄瓜果实中Vc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2.84%和21.95%;接种GV、GV+GI和GI处理可显著提高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79%、10.20%和8.25%;接种GV和GM+GI处理黄瓜果实中的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7.66%和23.19%,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7.67%~34.79%.  相似文献   
18.
选择19个不同类型南瓜品种,研究了300 mmol·L-1 NaCl胁迫条件下,幼苗地上部和根系Na+、K+、Ca2+含量、Na+/K+、Na+/Ca2+、钠-钾和钠-钙运输选择性系数(SNa+,K+和SNa+,Ca2+值)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处理8 d后,不同品种南瓜幼苗Na+含量均明显增加,而K+含量下降,离子平衡被打破.青栗(Q1)南瓜幼苗根系Na+含量、地上部Na+/K+、Na+/Ca2+、SNa+,K+和SNa+,Ca2+值均明显高于黑蜜南瓜(H2)和黑籽南瓜(H3).不同品种南瓜幼苗体内Na+含量、地上部Na+/K+和Na+/Ca2+、SNa+,K+和SNa+,Ca2+值变化趋势与NaCI胁迫下不同品种南瓜幼苗盐害指数的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Q1耐盐性强与NaCl胁迫下地上部Na+/K+、Na+/Ca2+、SNa+,K+和SNa+,Ca2+值较低以及K+、Ca2+含量较高有关;而H2和H3对盐敏感与NaCl胁迫下地上部Na+/K+、Na+/Ca2+、SNa+,K+和SNa+,Ca2+值较高,以及K+、Ca2+含量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以药用寄生植物锁阳的不同部位肉质茎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形态及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愈伤组织形成、增殖及不定根分化的影响,建立了高效的锁阳肉质茎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不定根分化体系。结果表明,锁阳茎下部大小为1.5cmx1.5cmxl.5cm的外植体,维管束平行于培养基放置,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外植体培养50d,愈伤组织形成。高效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1+2,4-D3.0mg·L-1,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67%;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mg·L-1。+2,4-D1.5mg·L-1,NxsN74%;在Ms+6.BA1.0mg·L-1+NAA2.0mg·L-1。分化培养基中,不定根诱导率达56%。  相似文献   
20.
以对向日葵列当抗性不同的向日葵幼苗为材料,利用水培法收集其根系分泌物,经二氯甲烷萃取后结合硅胶柱色谱分离法,研究不同列当抗性的向日葵品种根系分泌物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向日葵根系分泌物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二氯甲烷萃取的向日葵根系分泌物浓度为0.1mg/mL时,其向日葵列当萌发率高于其他浓度的作用。(2)‘星火大白边’和‘白葵杂9号’根系分泌物提取物作用下向日葵列当萌发率最高分别为46.92%和43.88%,显著高于免疫品种‘MGS’根系分泌物提取物作用下列当的萌发率(27.81%)。(3)根系分泌物提取物正己烷-乙酸乙酯1∶1洗脱组分的萌发刺激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分,‘星火大白边’、‘白葵杂9号’和‘MGS’的该组分作用下向日葵列当最高萌发率分别为49.90%、45.66%和30.00%。(4)‘MGS’的根系分泌物提取物与GR24或脱氢木香内酯共同作用时种子萌发率显著低于GR24或脱氢木香内酯的单独作用,说明‘MGS’根系分泌物中可能含有抑制GR24或脱氢木香内酯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物质,使其对向日葵列当表现出免疫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