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9篇
  2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水洞沟第12地点古人类用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洞沟遗址第12地点在2007年的考古发掘中从距今约1.1万年前的灰烬层中出土大量破碎的石块。对这些石块的形态观察、大小统计和岩性分析表明它们是被人类选择、加热、利用而后破碎的。用同类石料所做的模拟实验表明, 这些石块是在经历高温热烧后被浸入水中崩解破碎的, 即它们是生活在遗址的先民用来烧水和烹煮液体食物的"烧石"。对遗址区地下水和地表水所做的水质检测分析显示, 该地的生水中大肠杆菌含量严重超标, 不能被直接食(饮)用,但煮沸后此项危害得以消除; 生态环境资料表明当地晚更新世末以来生长着多种可被人类食用的植物, 其中的一些可食性籽粒必须经过烹煮方可被享用。该地点的烧石是首次被确认和论证的旧石器时代先民复杂、间接用火的考古证据, 对探讨该遗址古人群对特定环境的适应生存方略与聪明才智, 以及古人类用火能力与方式的发展演化, 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72.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2003~2005年发掘出土动物化石2000余件。初步鉴定包括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水牛(Bubalus sp.)等十多个动物属种。该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标本表面少见食肉类啃咬痕迹且未有啮齿类啃咬痕迹及水流磨蚀等现象,表明这一动物骨骼组合应当不是食肉类、啮齿类与水流等自然性营力带入遗址的。遗址动物群中一定比例的具切割痕骨骼标本的出现表明了古人类在动物群富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动物考古学观察表明,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该地点古人类主要对遗址附近的大中型食草类动物进行了猎捕与肢解、利用,这与相对更晚阶段的第12地点古人类以小型哺乳动物为主要猎食对象的生存策略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对比。  相似文献   
73.
裴树文 《人类学学报》2014,33(3):329-342
石制品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研究对象,其分类是旧石器生产技术和文化研究的基础与前提,然而,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有关石制品分类目前尚无一致标准,这对开展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术研究的国际交流产生了负面影响。鉴于似奥杜威(Oldowan-like)或模式I工业在我国古人类石器工业面貌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因此,本文对以非洲为代表的奥杜威(Oldowan)工业(模式I)石器技术研究中有关石制品的分类体系进行整合和梳理,同时借鉴Mary Leakey、Glynn Isaac和Nicholas Toth等为代表的不同分类系统,并对中国境内有关石制品分类的现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4.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发现于2002年,位于水洞沟遗址核心区,2003年至2005年共进行三次系统发掘,揭露35个水平层,面积25m2,出土包含石制品、动物化石、鸵鸟皮及装饰品等文化遗物上万件。遗址埋藏在边沟河左岸第二级基座阶地,文化层为灰白-灰黄-灰绿色粉砂及黏土质粉砂,厚度在3m以上,遗址堆积后期局部受到小规模水流改造,但石制品组合基本保留了制作完成后的总体面貌。石制品原料取自附近的河流和湖泊成因的砾石;石制品是一个包含石核、废片、石器、砸击品和打制工具但以废片为主体的组合,个体以小型居多;锤击法为剥片的基本方法,砸击法被偶尔使用,刮削器为石器的主要类型,石器为锤击法简单修理而成。石器工业总体显示北方小型石片石器传统。光释光年代初步测定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发生在27~25ka BP,属旧石器时代晚期。  相似文献   
75.
生物法生产2,3-T二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3-丁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二战期间由于合成橡胶需要大量1,3-丁二烯,2,3-丁二醇生产空前发展.近年来,由于聚对苯二甲酸丁烯树脂、γ-丁内酯,Spandex弹性纤维及其前体的需求增长,2,3-丁二醇的需求和产量也稳步增长.多年来,生物法生产2,3-丁二醇虽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一直没有实现工业化.从产生2,3-丁二醇的菌种及2,3-丁二醇的生理意义、代谢途径、旋光异构体的形成机理、影响发酵的因素与产物的提纯等方面对生物法生产2,3-丁二醇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生物法生产2,3-丁二醇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6.
泥河湾盆地东端的岑家湾台地西北缘是盆地内旧石器地点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段。2007年春夏, 笔者在该地区方圆5km2的范围内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旧石器考古调查, 在许家坡至水草湾、麻地沟以及官厅村至钱家沙洼等处发现16处旧石器地点, 获得石制品68件, 动物碎骨47件。石制品个体较小, 属于华北小石器工业传统。从地层发育和对比判断,麻地沟一带地点大致与东谷坨文化层同期, 官厅村西南地点则与后沟文化期相当。其中庙梁沟、沙梁、麻地沟E2和E3地点具备进一步发掘前景。此次调查丰富了泥河湾盆地东端早期人类活动的信息,对探讨古人类在泥河湾盆地的生存方式和技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本文利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将人多药耐药基因mdr-1导入小鼠造血细胞,并对转基因造血细胞的耐药性及移植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含人mdr-1 cDNA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经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导入包装细胞PA317,再经秋水仙素筛选。  相似文献   
78.
采用表达序列标签(EST)介导的基因克隆和表达谱分析,从小鼠心脏克隆了一个心脏特异新基因Lrrc10(GenBank Acc No. AF527781).该基因cDNA全长为1 410 bp,定位于小鼠染色体10D2,在基因组中无内含子.Lrrc10的最大开放阅读框编码的假想蛋白由274个氨基酸组成,含有7个亮氨酸重复基序.同源性检索未发现有整体同源性的已知基因.EST数据库中支持该基因cDNA序列的全部18条EST均来自小鼠心脏组织.对小鼠的不同组织cDNA的RT-PCR检测证实该基因主要在心脏中强表达,在肺低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不表达或表达很弱.因此该基因是心脏特异的富亮氨酸重复超家族新成员.  相似文献   
79.
血管的发生和发育不仅对胚胎形成中各器官的发育分化十分重要,并且对成体的创伤修复和生殖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血管内皮细胞是形成心血管封闭管道系统的形态基础,体外多种细胞可经诱导分化产生出内皮祖/内皮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endothelial cells,EPCs/ECs),但是存在一些不足.鉴于人类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诱导分化的全能性和长期增殖能力,为EPCs/ECs提供了新的来源.现有文献报道,hESCs诱导分化为EPCs/ECs的比例较低,为了提高该诱导分化效率,我们使用分阶段的二维诱导方法,首先将细胞接种在超纯层纤连蛋白(Matrigel)上,之后通过在不同阶段添加不同的因子,最终获得CD31+KDR+细胞的比例可以达到16%.进一步内皮诱导分化的结果显示,获得的EPCs/ECs的比例可以达到约32%,这些细胞具有在Matrigel上形成血管样结构的能力,可结合植物凝集素.实时定量PCR的结果显示,诱导分化所得的细胞表达众多内皮相关基因,并且免疫荧光的结果也表明部分细胞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CD31.  相似文献   
80.
重组人FLT3配体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克隆人FLT3配体(rhFL)基因,建立其原核高效表达系统,为大规模获得rhFL产品,促进干细胞体外扩增移植等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创造条件。他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采用RT-巢式PCR扩增可溶型FL基因,以双脱氧终止法进行DNA序列分析,将目的基因与pProEXHT载体连接,重组本引入大肠杆菌并在IPTG诱导下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表达产物,观察其刺激CD34^+细胞增殖的情况。从人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