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构建含有人HCN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人HCN2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进行oligo设计,通过PCR,扩增HCN2全长cDNA,通过双酶切(XhoI和BamHI)装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脂质体法转染入HEK293细胞中,利用真核表达载体中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对转染效率进行监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CN2 mRNA表达,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HCN2通道电流。结果:测序及酶切结果表明HCN2基因正确,荧光显微镜下,转染细胞观察到绿色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到HCN2 mRNA表达,膜片钳检测到hHCN2基因编码的通道电流。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CN2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了起搏通道HCN2基因的异源性表达。  相似文献   
72.
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水生单子叶植物。基于AFLP技术的磁珠富集快速分离技术(Fast Isolation by AFLP of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FIASCO),共筛选出9对多态性引物并对3个居群45个个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居群的等位基因数目为1~3个,观测杂合度从0.000~0.933,期望杂合度从0.000~0.605。这些筛选出的微卫星引物将用于海菜花后续的谱系地理学和生态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间歇和持续负压下缺血创面不同处理与愈合的关系。方法:实验前1天,用脱毛剂(Nair,美国)对兔耳背脱毛。动物用1%戊巴比妥钠耳缘静脉注射麻醉(30 mg/kg体重),固定于手术台。75%乙醇消毒双侧耳背皮肤。距耳根3-3.5cm处分离、结扎兔耳中央神经血管束。在耳背中部形成直径2.5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保留软骨膜)[1]。止血后置动物于特制木盒内。42只大白兔共84个创面,随机分为-50mmHg-75mmHg和-100mmHg 3大组,分别施以间歇负压(运行2分钟,停1分钟)和持续负压组。实验分别运用-50mmHg,-75mmHg,-100mmHg三个不同负压值进行连续、间歇治疗兔耳缺血性创面,观察伤后1,3,7,10,14,20d创面愈合情况,取伤后7d组织标本进行Western blot、HE染色,观察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的表达及创面上皮的再生和肉芽组织生长情况[1]。以及各时间点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50mmHg(纱布+海绵)间歇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兔耳缺血性创面的愈合最快,-75mmHg治疗组次之,-100mmHg治疗组创面愈合最慢。在同一时间点上,-50mmHg治疗组与-75mmHg,-100mmHg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相比,能够更快地促进创面VEGF的表达和肉芽组织的再生,毛细血管增多。封闭负压治疗能够降低创面组织细胞的凋亡的发生。结论:(1)封闭负压治疗能够促进缺血创面的肉芽组织再生及VEGF的表达,减少创面组织细胞的凋亡的发生;(2)-50mmHg间歇封闭负压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4.
血小板表面的整合蛋白aⅡbb3对血栓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调控作用, aⅡbb3与纤维蛋白原上的RGD特征序列结合, 促进血小板凝集进而形成血栓。这样可以在理论上设计一个环形RGD小分子(RGD-c)与aⅡbb3蛋白结合, 阻断其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位点, 进而阻断血栓形成。以糖蛋白avb3(pdb 代码 1jv2)作为模板, 利用modeller8v2软件进行同源模拟得到aⅡbb3三维模型。而小分子则以RGD序列为主, 两边各加一个氨基酸X、Y, X和Y之间用一个二硫键相连, 通过改变X和Y, 重复优化过程则可得到不同的小分子模型, 将其与aⅡbb3进行分子对接, 可以找出比较理想的XY组合, 对治疗血栓的药物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5.
以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炼制技术已成为全球研发的热点和难点。欧盟国家和美国的中长期生物质能源发展路线图中均将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技术作为重要目标,但是目前整体水平尚处于中试阶段。我国的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非常丰富,将其转化成燃料乙醇及生物基础化学品等具有较大的潜力,但当前要想实现商业化生产,还面临着很多瓶颈问题亟待解决。缺乏能够同时高效利用纤维素类水解物的发酵菌株,已成为纤维素生物质高效与高值转化的关键制约因素。运动发酵单胞菌是目前唯一一种通过ED途径兼性厌氧发酵葡萄糖的微生物,其独特的代谢途径使其成为构建产乙醇工程菌的优选宿主之一;同时由于该菌具有较高的糖利用效率等优点,也是其他生物基化学品生产的重要候选平台微生物,如山梨醇、葡萄糖酸、丁二酸和异丁醇等。本文从该菌的研究历程、分子生物学基础、菌种改良及该菌在生物能源及生物基化学品等生物炼制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角度进行了综述,并提出该菌可作为纤维素生物质生物炼制系统的新的重要平台微生物。  相似文献   
76.
对13份西藏藏木香中黄酮、多酚、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3份西藏藏木香中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最高含量分别为44.22、45.45mg/g,不同藏木香样品之间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13份西藏藏木香中多酚与黄酮含量均较高,最高含量分别为1 602.24、60.66mg/100g,且多酚含量均高于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77.
以红壤区25年生茶园为对象,开展pH 4.5、pH 3.5、pH 2.5及自来水(对照)4种强度模拟酸雨处理原位试验,于处理第3年收集茶树体不同功能根系和不同年龄枝、叶,测定氮(N)、磷(P)含量,并计算化学计量比和酸雨响应敏感度.结果表明: 土壤pH值、硝态N和有效P随酸雨强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吸收根N含量随酸雨强度增加而提高,pH 2.5处理下吸收根N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32.9%;储藏根P含量随酸雨强度增强而显著降低;同时酸雨处理显著提高吸收根N/P.新叶和老叶N、P含量对不同强度酸雨处理响应不敏感,但酸雨处理增加了老叶N/P,且在pH 3.5处理下达到显著水平.酸雨处理对枝条的影响与其年龄有关,新枝N含量和N/P在低强度酸雨(pH 4.5)处理下显著增加,而老枝N含量和N/P对酸雨处理响应不敏感.吸收根、新叶和新枝N含量对酸雨响应敏感度分别高于储藏根、老叶和老枝,而储藏根和叶片P含量对酸雨响应敏感度高于其他器官.茶树器官N含量对酸雨处理较为敏感,适度酸雨可增加幼嫩器官N含量和N/P,改变茶树体N、P的循环和平衡.  相似文献   
78.
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旨在模拟人类疾病特征,是研究者探索该疾病相关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其治疗措施的重要工具。经典的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包括药物型、低氧型、手术型等,进来也出现一些新的模型,但这些动物模型都存在着不同的缺陷,不能很好地全面模拟人体肺动脉高压的特征。本文归纳总结了经典的造模方法和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并且分析了各种模型的优势及其局限性,力求为今后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合适的方向,使其能更好地符合人类疾病特征。  相似文献   
79.
陈绍栓  许建伟  吴载璋  陈彬  李晨燕 《生态学报》2017,37(20):6753-6760
为了解马尾松林分改造过程中水源涵养功能的动态变化,提升林分的生态服务功能,1994年在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城镇景观林中选择22年生的马尾松林,通过方差分析分析20%强度疏伐改造、35%强度疏伐改造、50%强度疏伐改造和对照4种处理间林分持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改造时间的推移,各处理林分水源涵养量显著升高(P0.05),疏伐改造强度越大林分水源涵养量增加越明显。土壤层持水量占林分总持水量的95.89%—97.18%,改造前5 a不同处理间土壤层0—20 cm和土壤层20—40 cm持水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改造10 a后改造林分土壤层0—20 cm和土壤层20—40 cm持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分(P0.05)。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仅占林分水源涵养量的2.82%(45.64 t/hm~2)—4.11%(76.81 t/hm~2),但改造后存在显著变化(P0.05)。林冠层在林分改造10a后持水量显著高于对照林分(P0.05),但疏伐改造强度越大其持水量越小;林下植被层在林分改造5 a后持水量显著低于对照林分(P0.05),同样疏伐改造强度越大其持水量越小;凋落物层在林分改造5 a后持水量显著高于对照林分(P0.05),持水量随疏伐改造强度增大而增大。林冠层和凋落物层持水量比重随着改造时间的推移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林下植被层则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以上结果表明,改造初期林分持水量变化强烈,疏伐改造强度越大林分持水量越低;但长期来看,改造林分更有利于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80.
建立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虫草多糖中单糖组分的通用性方法。本试验以9种单糖标准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衍生反应的温度、时间、pH和PMP用量进行了优化,并运用改进的方法测定了3批不同产地的蛹虫草多糖的单糖组分。结果表明:PMP与单糖摩尔比12:1、温度80℃、时间60min、 pH 8.2为最佳衍生条件,方法学验证证明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良好。3批蛹虫草多糖中均稳定检测到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摩尔比约为3.8:1.6:5.4:5.8:1,研究结果可为改善虫草多糖成分分析和构效关系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