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尝试优化体外培养Balb/c小鼠胃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的实验方法,为深入探索该细胞的生理病理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出小鼠胃组织,使用酶解法消化分离细胞,将细胞悬液接种于含有SCF(干细胞因子)的M199培养基中培养,并进行传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间段细胞生长状态,采用ICC特异性标志物c-Kit(酪氨酸激酶受体)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细胞培养24 h后基本已贴壁,呈梭形或三角形,有短突起;72 h后细胞胞体变大,突起伸长;5 d后,细胞之间通过突起彼此相互连接,开始形成网状结构;传代后细胞依然保持其固有特征。免疫荧光鉴定可见细胞c-Kit抗体荧光染色阳性。结论:使用酶解法成功分离细胞,细胞数量较多但不增殖,传代后可见细胞纯度较好,稳定培养3周以上后细胞形态逐渐发生变化并开始凋亡。  相似文献   
53.
西藏海相下第三系及其双壳类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下辽河西部坳陷下第三系锦128井5块样品生物标志物(主要是正烷烃及δ~(13)C值)的研究。其正烷烃碳数分布范围为C_(15)—C_(25),主峰碳为C_(15)、C_(16)或C_(17)。C_(21)+C_(22)/C_(28)+C_(29)比值很大,表明这些岩样有机质来源可能和海产藻类群落有关。5块样品OEP值依次分别为1.2487,0.9569,0.9394,0.9905和0.9889非常符合生油岩0.9—1.2的标准数值。正烷烃碳数范围主要在C_(10)—C_(25),苯馏分表现出低碳和中碳芳香烃优势,说明锦128井①—⑤样品属于高成熟度的油层,特别是J128-1,2,5的层位。以上这些数值正和沟鞭藻化石反映的油源丰度和成熟度相一致。本文结果证明用生物标志物判别石油母质来源、油层对比、油气丰度和成熟度乃是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王建平  宗于安 《蛇志》1999,11(3):55-56
蛇是有多种经济用途的野生动物,近年来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捕捉野生蛇类受到资源的限制,驯养蛇类已成为快速致富的重要途径。蛇类驯养成功的关键在于蛇园的拟态程度。目前我国多采用蛇房与蛇园分离的结构,这种结构虽然便于蛇类捕捉,但增加了投资,且与野生蛇类的生境结构有较大差别,不利于蛇的驯养。我们设计蛇房假山一体化结构的蛇园,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现介绍如下。1 蛇房假山一体化结构  蛇房假山一体化是将蛇房与假山建在一起。蛇房建在园内蛇的活动区,内部建造成蛇窝供蛇避暑、冬眠、休息及藏身。蛇房的外围堆垫土层,…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探索激光辅助体外制作小鼠嵌合体胚胎的方法。方法:激光辅助去除不同发育阶段体外受精胚胎的透明带,随机组合卵裂球体外培养,观察胚胎融合情况。结果:没有透明带的卵裂球体外能够“自发”融合,并且融合胚胎在体外培养环境中,能够发育至囊胚期,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基本与二倍体胚胎无差别。结论:激光辅助方法获得裸露的卵裂球能够在体外培养环境制作嵌合体胚胎。  相似文献   
57.
科尔沁西部地区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在科尔沁沙地西部对植物抗旱性、抗旱造林技术、沙丘植被恢复技术、退化草地改良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抗旱生理的研究结果表明,差巴嘎蒿、小叶锦鸡儿比紫穗槐、胡枝子更适应干旱。对于杨树、山杏和樟子松,施用保水剂、固体水和在根际地表覆膜可分别提高造林成活率10%~30%。1.0 m×1.0 m的草方格在当地较适宜。如果综合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固沙植物选择适当,在二、三年内就可将流沙固定。通过围栏封育、翻耙、补播、施肥、施用土壤改良剂等技术改良退化、碱化草场,平均产量提高2~4倍。施加氮肥明显提高了牧草蛋白质含量。改良后的草场土壤中蛋白酶、磷酸酶、脲酶、转化酶等总体上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8.
研究外源DNA转染对牦牛精子体外受精(IVF)、早期胚胎发育以及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在早期胚胎表达的影响。用构建融合人乳铁蛋白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AcGFP1-hLF)转染的牦牛精子IVF黄牛卵母细胞,生产的胚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用环形质粒、线性质粒pAcGFP1-hLF转染的精子及未转染精子IVF后的卵裂率分别为56.4%、54.8%和61.0%,线性转染的囊胚率显著低于环形转染(17.7%与35.7%)。环形质粒转染的精子用DNaseⅠ消化、不消化及未转染的精子IVF后卵裂率分别为44.8%、55.2%和56.3%,囊胚率分别为33.3%、33.3%和30.2%。未经DNaseⅠ消化洗涤的环形质粒组GFP胚胎阳性率显著高于线性质粒组(99.3%与76.6%);DNaseⅠ消化组GFP胚胎阳性率极显著低于不消化组(25.4%与99.3%)。结果表明,用环形质粒DNA转染牦牛精子不会影响其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能力,但DNaseⅠ消化洗涤显著降低GFP胚胎阳性率。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的体外细胞毒性,初步探讨其用于战伤急救止血时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参照我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选用小鼠L929细胞,应用MTT法、直接接触培养法、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法、扫描电镜直接观察细胞生长状况等检测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的细胞毒性.结果: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细胞毒性为0-1级,符合我国医疗器械评价标准毒性分级标准,各浓度组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异,P>0.05;L929细胞与沸石直接接触生长良好,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异;扫描电镜观察在沸石表面生长良好.结论:复合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细胞相容性良好,符合我国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标准,是一种安全、高效、多功能的战伤止血剂.  相似文献   
60.
本实验旨在研究一种新的CO2激光心肌打孔方法改善急性心肌缺血。8只犬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获得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在缺血区随机分为A、B二区,A区不打孔作为自身空白对照,B区在心脏跳动情况下被激光打孔,在打孔时将滤波片放在光关节臂和心脏表面之间。结果:(1)心外膜电图,∑ST,打孔后30分钟,A、B二区差值具有显著意义(P<0.020);NST,打孔后20分钟,A、B二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2)病理学,冰冻切片H.E染色,激光孔没有碳化层,水肿层仅为50um,激光孔和周围血管相通,血管内可见血液的各种有形成份。实验表明,在形成急性心肌缺血情况下及时采用这种新的心肌打孔方法进行打孔能再造一套有效的血液供应系统,明显改善缺血程度,缩小缺血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