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2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168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2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11篇
  1958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在Nakamuta装置中,通过对两种我照照条件下(强光照3680-4620lx,弱光照130-220lx)异色标虫若虫搜索麦蚜行为轨迹的研究,得出摄食麦蚜前后0-15s搜索行为轨这弯曲角度总和之间差异均显著,摄食后大于摄前;摄食麦蚜前后0-15s、15-30s、30-45s、45-60s内的各对应停点间距离差异均显著,摄食前大于摄食后;其搜索速度,摄食前显著大于摄食后。  相似文献   
202.
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及其相关产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及其相关产物陈继华陈惠黎(上海医科大学卫生部糖复合物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关键词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Lewis(Le)系抗原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或糖脂的一部分含有外链岩藻糖(Fucose,Fuc)化的乙酰乳糖胺糖链,常...  相似文献   
203.
新型表达载体 pEC34 试用于人 γ 干扰素基因的高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了一个新的双顺反子表达载体pEC34,它的第一个顺反子是已高表达的era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带有原核翻译增强子。当检测pEC34的可用性时,获得了人γ-干扰素的极高表达。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85.5%,诱导后经SDS-PAGE分析,出现分子量为15.5kDa左右的蛋白表达带。Western blot结果证实为人γ-干扰素。无压力传代30次表达质粒仍然稳定,表明pEC34可能用作真核蛋白质高表达  相似文献   
204.
利用Oligo1000DNA合成仪(Beckman)合成了长度为45bp的寡核苷酸单链,经纯化后用同位素γ-32P-ATP作5′末端标记后,制备成鱼类LZF-IDNA指纹探针。通过对鱼类的群体实验、亲子鉴定实验、组织细胞的稳定性实验和鱼类种类的适用范围实验后,测得:(1)LZF-IDNA指纹探针属多位点寡核苷酸探针;(2)LZF-IDNA指纹探针在鱼类种群中的鉴别机率为9.23×10-16;(3)LZF-IDNA指纹探针在鱼类亲子鉴定实验中的父系概率为0.999962;(4)LZF-IDNA指纹探针,是一种稳定的,既具有个体识别能力,又具有一定种属特异性的、适用于鱼类DNA指纹图研究的基因指纹探针。  相似文献   
205.
ABA,NAA诱导水稻胚性愈伤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ABA和NAA联合使用能有效地诱导水稻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向胚性发展。通过液体浅层培养由原生质体得到的愈伤性发展。通过液体浅层培养由原生质体得到的愈伤组织,在含ABA和NAA的N8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可以诱导原来呈非胚性状态的愈伤组织形成胚性愈伤组织,并在含ZT的N6分化培养基上产生绿点。通过对这两种愈伤组织的生化分析,表明二者在游离氨基酸、DNA、RNA、核酸及蛋白质含量等方面,特别是SDS  相似文献   
206.
褶纹冠蚌外套膜组织培养的分泌物的偏光显微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淡水育珠贝中珍珠形成较快的褶纹冠蚌为材料,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组织培养的外套膜的分泌物的形成和变化,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分泌物的双折射现象,并与活体外套膜的分泌物、贝壳的角质层、棱柱层、珍珠层的双折射现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离体培养的外套膜细胞不仅能产生活体细胞相同的分泌物,而且分泌物还能在培养过程中形成结晶,并逐渐生长。发现外套膜的不同部位分区培养所形成的分泌物的性状与结晶性质和活体有一致性,表明组织  相似文献   
207.
本文报道了不同浓度的La3+和Nd3+对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p.)的细胞形态、生长、类胡萝卜素生成和固氮活性的影响。LaCl_3在25和50mg/L时对红假单胞菌的细胞生长有轻微刺激作用;当浓度高于75mg/L时有抑制作用,随浓度的提高而抑制作用增强,细胞缩小;NdCl_3在25和50mg/L时对该菌细胞生长有轻微抑制作用,高于75mg/L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细胞缩小。两种稀土元素在25和50mg/L时对该菌类胡萝卜素的生成有刺激作用,高于75mg/L时则有抑制作用。La3+在0~100mg/L,Nd3+在0~75mg/L时对固氮酶活性有刺激作用,La3+和Nd3+分别高于100mg/L和75mg/L时则有抑制作用,并随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08.
日本血吸虫尾蚴发育的超微结构观察:Ⅱ.腺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发育期日本血吸虫尾蚴的腺体。结果:胚球期(S2)主要出现体细胞分裂与分化,首次证明分泌细胞及其小体在S2出现,雏体期(S3)见到前钻腺细胞体与钻腺管束及分泌小体。成熟前期(S4)钻腺分泌小体基质分A/B为主两型,分别演变为成熟期(S)5的后/前钻腺分泌小体。头腺分泌小体亦在S4出现。从前钻腺体排至头器远端腺管的分泌小体,显眼透明球消失成为致密同质性小体,已为大家共识。而在后钻腺  相似文献   
209.
郭树嘉  陈玉泉 《昆虫知识》1995,32(3):144-147
应用标志-释放-回收技术研究小皱蝽成虫的主要种群特征,结果如下:(1)成虫扩散的偏离度Ku=2.4,为一阶峻开曲线;(2)分别用Peterson和Jackson方法对种群蜜度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Jackson的方法较好;(3)雄虫平均寿命40-45,虫平均寿命120-130。天。  相似文献   
210.
药用昆虫神农活蜣螂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立春  陈马钧 《昆虫知识》1995,32(4):214-2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