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涝胁迫下白桦叶和茎含水量的电阻抗图谱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模拟涝胁迫, 在不同时期测定涝胁迫下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叶和茎的电阻抗图谱(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和相应叶和茎的含水量及细胞膜透性。对叶和茎EIS参数与其含水量以及细胞膜透性数据分别进行相关分析, 采用单变量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技术, 选取部分样本数据建立涝胁迫下白桦叶和茎的含水量估测模型, 并利用其余的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用EIS法和电导法估测其耐涝时间。取得如下结果。(1) 随着涝胁迫时间的延长, 涝处理中白桦叶和茎的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2) 涝胁迫下叶的EIS中弧顶电抗值呈降低的趋势, 而茎的EIS中弧顶电抗值呈先升高, 后降低的趋势。(3) 涝胁迫下白桦叶和茎的含水量及细胞膜透性与部分EIS参数显著相关, 并通过选取相关性最佳的EIS参数, 构建了涝胁迫下叶和茎含水量的估算模型。其中, 高频电阻率(r)对叶和茎含水量的估算效果最好, 最佳估算模型分别为y=1.066 8e−0.11x和y=0.000 7x2+0.003 7x+0.525 4。对以上模型进行测试和检验, 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测精度, 分别为84.30%和94.34%。表明可以用EIS信息估测涝胁迫下白桦叶和茎的含水量, 其估算模型有较高的可靠性与普适性。(4) 白桦实生苗可忍受30天以上涝害胁迫。该研究结果对利用EIS技术监测逆境下林木生理状况及生长趋势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遗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应用回交传代及双杂交育种法,经荧光定量PCR、ELISA和化学发光法研究HBV基因在小鼠体内的复制与表达。结果:HBV转基因小鼠已稳定传至第23代,血清HBsAg达4122.31±2044.74IU/ml,93.93%的转基因小鼠血清HBV DNA达104-106copies/ml,表达复制水平较早期有显著提高并稳定传代;雌雄小鼠之间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转基因小鼠经过培育传代,已成为一个高表达且遗传稳定的复制型HBV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93.
啮齿动物的分散贮食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物贮藏是许多动物重要的适应性行为,分散贮藏的食物以植物种子为主。每个贮藏点贮藏数量不等的食物项目。啮齿动物分散贮藏食物之后,可降低食物被其他个体获取的机率,提高对食物资源的控制能力,最终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殖成功。植物种子被贮藏之后,可减少非贮食鼠类对种子的取食。同时,合适的微生境和埋藏有利于种子萌发、幼苗建成和植物的更新;使植物的分布区得以扩展。探讨啮齿动物的分散贮食行为,能够更好地理解食物贮藏在啮齿动物生活史中的作用,进一步认识鼠类和植物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啮齿动物在群落形成中的潜在作用。本综述了啮齿动物分散贮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工作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硫酸链霉素对慢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小鼠症状的改善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硫酸链霉素对照组、帕金森病模型组和硫酸链霉素干预帕金森病模型组。帕金森病模型组在实验的前5周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25 mg/kg)和丙磺舒(250 mg/kg)联合诱导帕金森病模型;硫酸链霉素干预帕金森病模型组在模型构建的同时连续饮用链霉素水溶液(500μg/mL)至实验第8周末。综合运用转棒实验、爬杆实验、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定量PCR、高通量测序等多种实验方法,检测各组实验小鼠相关症状与指标。【结果】慢性PD模型小鼠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表现出极显著的运动障碍(P0.01),脑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及其纤维极显著减少(P0.01),肠道出现显著的功能紊乱和炎症,同时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irmicutes/Bacteroidetes,F/B)比值升高,疣微菌科(Ruminococcaceae)丰度极显著增加(P0.01),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及Prevotellaceae_UCG-001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硫酸链霉素干预显著提高慢性PD小鼠的运动能力(P0.05),缓解脑黑质纹状体系统中DA能神经元及其纤维的减少(P0.05),改善肠道功能障碍和肠道炎症,同时可降低F/B的比值,显著降低Ruminococcaceae、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和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的丰度,增加Prevotellaceae和Prevotellaceae_UCG-001的丰度。【结论】硫酸链霉素可改善PD小鼠相关症状,且影响了PD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95.
完整的血脑屏障可保护大脑免受多种潜在毒性化合物的侵害,从而维持脑内稳态。屏障功能依赖于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以及位于内皮细胞顶膜上高表达的外排转运蛋白(如P-糖蛋白)。以往研究发现,P-糖蛋白不仅作为“药泵”将药物运到细胞外,还可介导化疗药物(如阿霉素)在肿瘤细胞中被溶酶体所捕获和封闭,从而使细胞产生耐药性。但是,P-糖蛋白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是否也有类似作用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96.
目的:比较硼替佐米和几种天然药物体外对HBV的抑制作用,并探索硼替佐米抑制HBV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药物对HBV-Tg小鼠原代肝细胞的毒性,确定最大无毒浓度,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24h后细胞上清中HBsAg的变化,比较不同药物对HBsAg的抑制率。经1μmol/L硼替佐米处理原代肝细胞24h后,提取蛋白质,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总蛋白,得到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分析比对。以RT-PCR及West blot验证选定的差异蛋白,分析其与HBV抑制作用的关系。结果:在8种天然药物中以扁蒴藤素对HBV作用最强,IC50为0.43μmol/L,EGCG的IC50是24.9μmol/L,且安全性较好。硼替佐米作用原代肝细胞蛋白质组分析发现了21个差异斑点,其中包括HSP60异构体(gi/26353954)。RT-PCR检测发现经硼替佐米作用后HSP60、HSP90表达下调,HSP70表达上调,而West blot鉴定HSP60变化不大。但是经EGCG作用后HSP90表达的下调与对HBsAg的抑制是一致的。结论:调节宿主细胞的蛋白质降解与折叠将有利于寻找新型抗HBV药物。  相似文献   
97.
二色胡枝子种子储藏蛋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D-PAGE方法对二色胡枝子14个居群147个个体单粒种子盐溶蛋白进行了电泳检测,共检测到28个蛋白单体,其中多态性单体23个,多态百分率为82.14%,各居群内多态百分率平均为33%。各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669。居群间基因流(Nm)为0.5709。种群内的基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53.3%,表明二色胡枝子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居群内变异是二色胡枝子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来源。聚类分析结果将14个二色胡枝子居群分为3类,居群间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8.
大蒜功效成分蒜氨酸的提取与生理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取高纯度蒜氨酸并研究其部分功能。方法:采用改进的方法提取蒜氨酸。用体外实验检测其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结果:获得了高纯度的蒜氨酸,抑菌实验表明,高纯蒜氨酸对大肠杆菌(Esch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痢疾杆菌(Shigella dysenteriae)、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等测试菌株有极强的杀死作用,其MIC分别为4.06×10-3mg/mL、4.06×10-3mg/mL、4.06×10-3mg/mL、8.13×10-3mg/mL、1.63×10-2mg/mL,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蒜氨酸对肿瘤细胞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和人肝癌细胞(H-7402)有很高的抑制和杀死作用。结论:该提取方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蒜氨酸在食品防腐、抗肿瘤药物开发和保健品的研制上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100.
O139霍乱灭活全菌体菌苗免疫后人群抗体水平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139霍乱弧菌经甲醛灭活制备而成的全菌体菌苗在广西田阳县进行临床考核。每组50名中学生经肌肉途径接种45亿菌和90亿菌两种剂量,一个月后80%接种者血清中杀弧菌抗体升高,最高可达1∶160,免疫后3个月开始缓慢下降,但仍有68-72%接种者抗体效价在1∶20以上。高剂量组半数接种者的杀弧菌抗体可维持存在6个月。血清中凝集抗体升高明显,但3个月后下降也明显。与对照组O1菌苗相比,两种抗体水平升高与下降趋势一致。采用ELISA法测定抗毒抗体,O139菌苗组与O1菌苗组结果相似,均有一定上升。上述结果提示O139霍乱灭活菌苗可作为短效应急菌苗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