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东北地区蒙古栎群落区系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吴征镒、王荷生区系分析方法, 分析了东北地区蒙古栎群落中261 种维管植物的区系成分, 其中温带成分占47-47 % , 东亚成分占42-02 % , 中国特有成分占10-51 % ( 世界分布不统计在内) 。并分析了种所在属的分布区类型, 温带分布属占90-3% 。还分别分析了蒙古栎群落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以及层间植物的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32.
长白山位于我国森林地带的东北部,历来中外植物学工作者在該山曾进行过多次調查,本文是在过去研究基础上对該山各垂直带的主要植物羣落的种类組成、成层現象及层片結构进行了比較詳細的調查,以明确其羣落結构的特征,找出各类型之間的关系、分布規律等。本項工作系在1963年5月下旬—8月底在长白山北坡自然保护区范围內进行的,采用了样地調查及地段記載相結合的方法,森林羣落的样地面积为20×20米~2,草本和小灌木羣落的样方面积为1×1米~2。根据各植物羣落分布面积的大小,所设样地或样方的数量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3.
辽东栎枝条分解过程中几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变化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分解网袋法,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优势树种辽东栎小枝进行连续5年的分解研究,测定了C、N、K、P和Na5种元素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含量和剩余百分率的变化,发现这两个指标在这几种元素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从丢失速率上看(根据Olson的失重率常数k),K元素的丢失速率明显高于其它4种元素;而从这几种元素含量变化的格局上看,K的含量在整个5年的分解过程中是不断降低的,C也有这样的趋势,N的含量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P和Na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4.
35.
对生长在强光环境和弱光环境小蜡叶片的气孔参数测定发现:气孔导度和气孔开度在4个取样部位存在异质性分布.气孔导度和气孔开度经回归分析呈线性、指数或多项式分布.统计分析表明:强光下的叶片气孔导度和气孔开度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弱光环境叶片的数值.无论强光环境还是弱光环境下的叶片,在取样部位编号为1和3,其气孔导度和气孔开度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弱光环境下叶片的气孔密度要远低于强光环境下的叶片.强光环境下叶片对变化环境的敏感性要大于弱光环境下的叶片,这可能与强光环境叶片具有较高的气孔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36.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42,自引:10,他引:142  
谢晋阳  陈灵芝 《生态学报》1994,14(4):337-344
本文从区域、群落结构和动态出发研究了分布于华北地区的主要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生指数特征,结论如下(1)随着从北到南纬度的不断降低,落叶阔叶林的和的种多样性指数不断增加,优势度指数不断减小,其中,乔木层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遵循上述规律,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后又降低,优势度指数减低后又增加。(2)海拔1200m以下,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增加而增加。海拔1200m以上则随海拔增加而减小,(3)乔木层  相似文献   
37.
严昌荣  韩兴国  陈灵芝  沈做奎 《生态学报》2002,22(12):2163-2166
利用质谱分析仪对暖温带地区落叶阔叶林优势种稳定碳同位素的分析发现不同树种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比率差别较大 ,大多数优势种叶片δ13C值在 -2 4.75 1‰± 0 .85 4‰~ -2 8.1 1 3‰± 1 .5 1 9‰之间。叶片的δ13C值可以分为 3个等级 , 级 ,叶片的 δ13C≥ -2 5 .5‰ , 级 ,叶片的 δ13C值在 -2 5 .5‰~ -2 7.5‰之间 , 级 ,叶片的 δ13C≤ -2 7.5‰ ,由于δ13C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 ,这表明所研究的植物在生理生态特性方面也可以分为 3个类型。同时 ,由于植物的不同器官具有不同的生理生态特性 ,导致器官对 13C具有不同的分馏特性 ,也导致器官之间的δ13C值产生差异 ,分析结果显示树干、根和小枝的δ13C值一般要较叶片的δ13C值高 ,但不同树种又各具特点。生境的差异是影响稳定碳同位素比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良好生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的δ13C值一般较生长在干旱瘠薄生境下的低。  相似文献   
38.
在1965、1983、1994和2000年4个时期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北京东灵山区亚高山草甸物种多样性变化和生活型谱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的物种多样性呈下降趋势,尤其是1983~1994年的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利用重要值作为权重参数对不同时期的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生活型谱进行了比较,所得到的结果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旅游发展而迅速增加的马匹散牧已经对亚高山草甸的群落外貌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群落高度降低、物种组成改变及植被盖度下降等,说明过度放牧是东灵山亚高山草甸退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东灵山风景区亚高山草甸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当地有关部门科学地确 定东灵山风景区旅游容量,首先要严格限制风景区马匹的散牧,关闭风景区内的跑马场和牧马帐篷,并通过加强宣传、管理和景区的基本建设,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实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9.
旅游对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物种多样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在1965、1983、1994和2000年4个时期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北京东灵山区亚高山草甸物种多样性变化和生活型谱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的物种多样性呈下降趋势,尤其是1983~1994年的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利用重要值作为权重参数对不同时期的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生活型谱进行了比较,所得到的结果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旅游发展而迅速增加的马匹散牧已经对亚高山草甸的群落外貌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群落高度降低,物种组成改变及植被盖度下降等,说明过度放牧是东灵山亚高山草甸退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东灵山风景区亚高山草甸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当地有关部门科学地确定东灵山风景区旅游容量,首先要严格限制风景区马匹的散牧,关闭风景区内的跑马场和牧马帐蓬,并通过加强宣传、管理和景区的基本建设,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实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0.
嵌套性:研究方法、形成机制及其对生物保护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岛屿或者“生境岛”中的生物区系常常显示出一种嵌套结构 ,即物种较贫乏的岛屿中的物种是物种较丰富的岛屿中的物种的一个适当的子集 ,如果将各个岛屿中的生物区系排列起来就形成一个嵌套的序列。与种 面积关系一样 ,嵌套结构在很多生境类型和生物类群中也都存在。嵌套性对生物保护也有一定的意义 ,特别是与SLOSS争论 (是单个大的还是几个小的保护区能保护更多的物种 )有一定关系。在过去的十几年中 ,已经提出了一些方法 ,可以对嵌套性进行定量刻画和统计检验。同时 ,对嵌套性的形成机制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其中选择性的迁移和选择性的灭绝是两个主要的原因。由于嵌套性分析只需要物种的存在 /不存在数据 ,使得很多调查数据都能够利用起来 ,因此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