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温度对绿豆离体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豆离体叶片分别经25、30、35、40、45、50、55℃处理60 min后,发现净光合速率和光系统Ⅱ的最大量子效率(Fv/Fm)当温度分别高于35和40℃时明显下降;细胞间隙CO2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的基本相反.因此认为,Fv/Fm比净光合速率(Pn)更能耐受高温;气孔因素不是各种温度处理中净光合速率升高或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犬自体髂骨骨膜游离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用毕格犬 7只 ,共 14个髋关节 ,制成股骨颈骨折模型 ,骨折经螺钉固定后 ,取髂骨骨膜移植于骨折处。于术后 1个月和 3个月X线拍片并取髋关节标本观察。结果 术后 1个月 :X线见骨折线模糊 ;肉眼观察 :移植的骨膜与股骨颈生长在一起 ;镜下观察 :骨膜内毛细血管大量增生 ,大量类骨质及软骨细胞生成。术后 3个月 :X线见骨折愈合 ;肉眼观察 :骨膜移植处有大量骨组织生长 ,填满了骨折端 ;镜下 :骨膜内血管网非常丰富 ,大量骨细胞生成 ,新生骨小梁深入到股骨颈原有骨小梁中并与之融合。结论 犬自体髂骨骨膜游离移植可以成活和成骨 ,能重建股骨颈血运 ,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53.
生物信息学研究新基因LRP15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利用生物信息学探索网上克隆基因与预测基因功能的新方法,首先用一段1.8kbDNA片段的人类EST数据库中进行电子杂交并对相互重叠的EST片段组装,通过引物设计进行cDNA末端快速扩增,以高通量基因组序列(HTGS)数据库及SAGE库为基础,进行染色体定位及组织表达分析。通过DAS及RPS-BLAST程序预测其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结果显示,LRP15 cDNA全长1718bp,含一个780bp的开放读码框架,编码259个氨工酸,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3p24,在多种组织中表达。其编码蛋白含有N端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及潜在的穿膜序列。研究表明,生物信息学是克隆与预测基因功能的有效方法;LRP15基因可能是一个参与细胞发育调控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54.
将在动物细胞凋亡研究中应用的Hoechst-PI双重荧光染色法与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法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更加完善的、能同时鉴别和研究悬浮培养的植物细胞凋亡及坏死的新方法——Hoechst-PI-SDH三重染色法(H-P-S法)。该方法可直接用于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无需对细胞进行去壁、固定及切片等其它方法所必需的步骤,在荧光显微镜下可鉴别活细胞、死细胞及凋亡细胞,并可同时观测细胞凋亡的全部过程。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而且克服了因细胞膜通透性差异引起的对死、活细胞判断的困难,可在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5.
报道了我国玄参科的一个新记录属──囊萼花属CyrtandromoeaZoll,该属为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它经过泰国北部,缅甸与我国发生连系,到达我国云南贡山、屏边、金平。全世界有11—12种,我国(云南)首次记录两种,其中一种为新种。  相似文献   
56.
57.
暨南大学周天鸿副校长题词暨南大学生物系郑慈英教授是我国著名鱼类学、鱼类分类学专家,通过几十个春秋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在国内外众多同行学者、大师的协作与共同努力下,组织完成了《珠江鱼类志》的编写这一里程碑式的工作(1989年9月科学出版社出版),在华南鱼类学研究中做出了继先驱林书颜教授之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贡献。郑慈英教授1922年11月生于广东省龙川县佗城。少年时代他追求科学和进步,1937年在龙川一中就读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次年加入”抗先”组织,1939年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  相似文献   
58.
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是目前基因工程正在探讨应用的靶细胞,为构建带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慢病毒载体并使其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中表达,采用RT-PCR技术获得大鼠Bdnf基因编码区(CDS)片段,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基因重组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NL-BDNF-IRES2-EGFP,在脂质体介导下与包装质粒HELPER,包膜质粒VSVG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生产慢病毒。所获慢病毒感染大鼠MSCs(rMSCs)后,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在rMSCs中Bdnf基因的插入和表达。结果显示所获的Bdnf基因经测序后与GenBank报道序列完全一致。重组慢病毒载体质粒PNL-BDNF-IRES2-EGFP经鉴定正确。三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成功,收集、浓缩病毒后测定其滴度为6.7×107TU/mL, PCR证实Bdnf基因插入病毒基因组。感染rMSCs后RT-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检测各组细胞均有BDNF蛋白表达,其中试验组BDNF-rMSCs更大量表达BDNF,与其余2组(Mock-rMSCs、rMSC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构建带有Bdnf基因慢病毒载体并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中成功表达,为今后基因修饰干细胞的移植后长期观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模拟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的净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driomcsurfaCtant,NIS)是近十余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表面活性剂,1992年世界NIS产量为281万t,占表面活性剂总量的36%.1990年我国NIS产量仅4.2万动至1995年已达25万t1,2.NIS已成为环境中量大面广的一类有机污染物。本文利用模拟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NIS的净化效果进行研究,以期找到一条有效调控NIS对环境污染的途径,为城市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An in vitro cultured rat perirenal preadipocyte (PA) was established as a model system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the intracellular pH (pHi) and of the Na~ /H~ exchanger during PA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pH sensitive probe, 2' ,7'-bis-(2-carboxyethyl)-5(6)-carboxyfluorescein(BCECF), was employed to measure the pHi of PA and to determine the Na~ /H~ exchange activ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a~ /H~ exchange activity in the plasma membrane of PA, FCS stimulated DNA synthesis measured by ~3H-TdR incorporation, and the activation of Na~ /H~ exchanger resulted in phi increase (nearly 0.2 pH unit) within 2 min. Ethyl-isopropyl-amiloride (EIPA), a specific Na~ /H~ exchange inhibitor, inhibited Na~ /H~ exchange activity and DNA synthesis. In the absence of serum insulin did not stimulate DNA synthesis but did induce PA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appearance of adiposome in the cell and the enhancement of glycerol-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_3PDHase) activity. Meantime, ins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