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藏药翁布(Myricaria germanic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作用及机制。采用UH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对翁布原植物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和筛选翁布治疗UC的核心成分、靶基因和主要通路,并对核心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 DSS)诱导UC小鼠模型,观察翁布对UC小鼠的治疗作用。筛选出翁布治疗UC活性成分23种,作用于111个共同靶点;PPI网络分析显示AKT1、TNF、CASP3等可能是核心靶点;GO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核心靶点TNF、CASP3等与核心活性成分结合良好;翁布可以改善DSS诱导的UC小鼠的结肠长度和结肠黏膜损伤,降低结肠和血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翁布通过大黄酸、异鼠李素、鞣花酸、蟛蜞菊内酯和去甲蟛蜞菊内酯等化合物调节TNF-α、PTGS2等靶点发挥治疗U...  相似文献   
22.
该研究以蔗渣木质素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pH敏感型蔗渣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对其合成条件、pH敏感性、溶胀-退溶胀性能以及对牛血清蛋白的控释等性质进行研究,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对凝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对凝胶溶胀比影响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甲基丙烯酸用量、交联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的温度、木质素用量。当甲基丙烯酸单体浓度为1.75 mol·L~(-1)、木质素浓度为25 g·L~(-1)、交联剂浓度为3.25×10~(-2)mol·L~(-1)、引发剂浓度为1.25×10~(-2)mol·L~(-1)、反应温度为65℃时,所得水凝胶在模拟肠液中的溶胀比最大(28.16 g·g~(-1))。与不加木质素的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相比,蔗渣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的溶胀比有所下降,但其敏感pH由4~5碱移至6~8。(2)蔗渣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的溶胀—退溶胀可逆性受组成的影响较大,但相对于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蔗渣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对pH值的敏感响应性更强、响应速率更快,同时能在更短时间内达到溶胀平衡。(3)加入木质素可以提高水凝胶对牛血清蛋白的负载量,所试验的蔗渣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样品对牛血清蛋白的最大负载量可达577 mg·g~(-1)。(4)牛血清蛋白在12 h后基本可达释放平衡;在模拟胃液中,牛血清蛋白的释放率仅10%,而在模拟肠液中释放率达92%。pH响应型蔗渣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可以作为口服型蛋白类药物的潜在载体。  相似文献   
23.
测试了海木提取物对菜青虫幼虫的拒食活性,并对拒食活性高的部分进行了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蛋白水解酶活性等测定。海木的氯仿部分表现出明显的拒食活性(拒食率97.7%),同时还能抑制菜青虫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提高蛋白水解酶活性,降低菜青虫体内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比腓骨近端截骨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两种术式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98膝)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9例(49膝)。研究组给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对照组给予TK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与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膝部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内翻角、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高于术前,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内翻角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活力、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与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TKA术式比较,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中均占有优势,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5.
紫藤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常规方法处理的DEAE离子交换纤维素柱,通过线性离子强度梯度洗脱,从紫藤种子的蛋白粗提液中得到一定纯度的紫藤凝集素。纯化的凝集素凝集兔红血球的比活提高40倍,总活力回收率为19.2%。紫藤凝集素的分子量经PAGE鉴定为205kd,是由两种亚基构成的四聚体,这两种亚基各有2个,分子量SDS-PAGE鉴定分别为77600d和25100d。紫藤凝集素是一种糖蛋白,等电点约为4.60。它可凝集人的各种血  相似文献   
26.
作为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多尺度综合分析已经成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过程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为例,选择8个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其在30、60、90、120、150和180 m空间粒度下的变化趋势;选取景观破碎度Ci、景观分离度Ni、景观分维数Fi等3个指标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计算样方、行政区、生态3种尺度下的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利用地统计方法完成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制图;对3种尺度景观生态风险分布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最适宜尺度并使用典型村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最适宜的空间粒度大小为120 m;样方尺度下,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的精度随样方边界的增大而降低;不同尺度下景观生态风险分布结果差异较大,样方尺度与生态尺度叠加分析结果中重叠区域面积占比最大,为32.14%;通过典型村域验证并结合实地考察,生态尺度下的景观生态风险分布结果与研究区实际状况较为吻合,由此确定使用生态尺度进行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可有效表征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27.
本文在裂叶悬钩子的叶外植体培养不定芽发生的基础上,利用圆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其细胞分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实验指出:在有6-BA或2.4-D与NAA组合的培养条件下,随着培养时间和分化进程不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变化,谱带由4条增加到8条,酶的活力分别由△0.24 OD/min提高到△1.82OD/min和△1.90 OD/min。在无外源激素条件下,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不大,酶的活力也低,因而,叶外植体组织细胞也不能分化成植株。本文还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酶和基因与细胞分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肝脏淋巴回流淤滞(Intrahepatic lymphatic stasis,IHLS)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自2004~2012年期间行肝移植手术并经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或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确诊的IHLS病人,分析正常肝移植组IHLS阳性率与肝移植术后静脉并发症、胆道并发症、乙肝复发、肝癌复发、动脉并发症、移植排斥、药物性肝损害、转移瘤组IHLS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正常移植肝组术后IHLS的阳性率分别与术后胆道并发症、静脉并发症、乙肝复发组肝移植术后IHLS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并发症组IHLS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静脉并发症、胆道并发症及乙肝复发可影响肝移植术后IHLS发生。  相似文献   
29.
穿山甲洞穴生态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5月 ,在大雾岭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 6 1个穿山甲洞穴 ,并对其中的 4 0个进行了解剖 .结果发现 ,穿山甲的洞均为盲洞 ,没有分支 ;洞口径大小一般为长径 14 2 0± 2 79cm (n =6 1) ,短径 12 5 0± 2 83cm(n =6 1) ;洞穴可分为冬洞和夏洞 .冬洞在冬春季节打造 ,洞穴较深 (1 4 4± 0 73m ,n =2 8) .夏洞在夏秋季节打造 ,洞穴较浅 (0 32± 0 11m ,n =12 ) ;穿山甲多在冬春季打洞 ,夏季打洞少 ,并且主要选择在土质松软湿润、土层厚、地表有机质丰富的黄壤土中打洞 ,以获得食物白蚁 ,然后再利用它越冬、卧息、繁殖、隐藏和逃避敌害 ;穿山甲对新洞的平均利用时间为 12 2 5± 2 2 5d ,而对旧洞的再次利用率极低 (1/12 =8 33% ) .文中还记录了 6 1个洞穴所在的各种环境因子 (分为 9类 ,2 7种 ) ,并依据因子出现频次和系统聚类结果 ,对穿山甲的洞穴生境选择进行了分析 .穿山甲喜爱将洞穴设置在干扰程度小 (干扰源距离 >10 0 0m)、坡度较陡 (30°~ 6 0°)、坡向为半阴半阳坡、针阔混交林、中低海拔 (76 0~ 15 0 0m)、洞口隐蔽程度好 (全隐蔽或半隐蔽 )、中坡或下坡位、离水源距离近 (<5 0 0m)的生境内 ;不喜爱将洞穴设置在阴坡、洞口隐蔽程度差 (裸露 )、极陡坡 (>6 0°)或缓坡  相似文献   
30.
对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萃取亚麻籽油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分离压力4个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多因素多水平可视化设计法(m2VD)安排试验.选择分离釜1中产物的质量为试验指标,用自主提出的多因素多水平试验结果可视化分析方法(m2VA)对多维空间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工艺范围为萃取压力20~ 30 MPa、萃取温度30~46℃、萃取时间77~90 min、分离压力4.0 ~4.7和5.7~5.9 MPa.根据优化工艺范围,在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83 min、分离压力4.3 MPa下重新试验得到22.87%的得率,对应于质量为34.3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