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以东北黑土区玉米田为对象,利用田间原位小区试验,结合亮蓝染色示踪技术,研究不施肥(CK)、常量化肥(T1)、化肥减施秸秆还田(T2)、化肥减施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T3)条件下,土壤剖面的养分分布特征及其对施肥措施和秸秆还田的响应机理.结果 表明: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但不同处理之间耕层土壤全量养分...  相似文献   
42.
模拟铅污染土壤中杂草的菌根形成及对铅的吸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13种杂草在模拟铅污染土壤中的菌根形成及对铅的吸收累积特点。结果表明铅污染对杂草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铅污染土壤中杂草的菌根侵染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无污染的土壤相比,苦荬菜(Ixerischinensis)、早熟禾(Poaannua)、黑麦草(Loliumperenne)、野燕麦(Avenafatua)、野豌豆(Viciacracca)、白车轴草(Trifoliumrepens)的菌根侵染率下降,而无芒稗(Echinochloacrusgallivar.mitis)、北美车前(Plantagovirginica)、鼠曲草(Gnaphaliumaffine)和酢浆草(Oxaliscorniculata)的菌根侵染率上升,鸡眼草(Kummerowiastriata)、升马唐(Digitariaciliaris)和婆婆纳(Veronicadidyma)无明显变化;土壤中的孢子数除了鸡眼草、野豌豆、白车轴草和酢浆草无显著差异外,其余物种在铅污染土壤中的孢子数量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不同的杂草物种对土壤铅的吸收和积累存在明显差异,被杂草吸收的铅主要积累在杂草根系内,向杂草地上部转移的铅比率不高。  相似文献   
43.
不同农作方式红壤坡耕地土壤氮素流失特征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采用径流小区法研究了6种不同农作方式土壤N素的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同顺坡农作方式相比,其它农作方式均有明显控制土壤N素流失的作用,水平草带、水平沟、等高耕种、休闲、等高土埂等农作方式分别减少土壤N素流失量43.46%、46.55%、71.36%、77.05%和87.92%,等高耕种、等高土埂、休闲等农作方式控制土壤N素流失优于水平沟和水平草带农作方式,坡耕地土壤N素的流失途径主要为径流流失,约占土壤N素流失量81.9%-93.4%,径流流失的N素中又以水溶态N素为主,约占径流流失N素的78%-87.6%,坡耕地土壤N素流失主要集中在5-8月份,占全年流失量的85%-100%。  相似文献   
44.
红壤小流域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以浙江德清县排溪冲小流域生态系统为实例,采用定位土芯Eu示踪和无界径流小区法研究了流域内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坡地不同利用方式磷素流失差异明显,流失最严重提是竹园,其次是旱地作物和新建果园,再次是幼龄茶园,林地和未开发利用的荒草地磷素的流失较轻;(2)泥沙结合态磷(Particulate phosphorus,PP)随泥沙迁移流失是红壤坡地磷素流的的主要形式,6种利  相似文献   
45.
杨秀清  韩有志  李乐  陈欣  游静 《生态学报》2009,29(9):4656-4664
在华北山地典型天然次生林中选择研究样地,应用地统计学理论和格局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林分土壤氮素空间异质性特征,探测更新幼苗空间格局特征;依据协同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参数,定量估计土壤氮素营养空间异质性与落叶松更新格局之间的空间关联性,探讨土壤氮素空间变异对落叶松幼苗更新格局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以华北落叶松为优势树种的寒温性针叶林,还是以白桦和山杨为优势树种的山地阔叶林,不同空间样点间土壤氮素总量及速效态氮素均存在很大差异.阔叶林中,硝态氮在整个研究样地尺度(>70.71m)上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构因素所占比重为81.5%).针叶林中,硝态氮则在相对小的尺度范围(47.90m)呈现更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变异.且阔叶林中土壤氮含量显著地高于针叶林.(2)华北落叶松苗更新空间分布格局呈明显的集聚分布.更新的空间格局变异主要由空间自相关因素引起(针叶林为77.4%,阔叶林为85.2%),随机变异占的比例较低(分别为22.6%和14.8%).(3)阔叶林土壤氮含量相对高,更新与氮素的空间关联性不明显,与全氮的协同变异呈随机性(R2=0.078).针叶林土壤氮含量相对低,更新与氮素的空间关联性明显,与全氮的协同变异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氮素空间异质性对更新格局与过程具有更重要的影响.整个研究样地水平上,硝态氮与更新的协同变异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结构比为59.4%~77.7%).NO-3-N含量较高或铵、硝态氮的比例较低的土壤环境中,更新苗发生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46.
陈欣  赵尔宓 《四川动物》2007,26(2):392-394,I0008
对一个物种变异特征的研究在种及种下分类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CIB)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馆藏铜蜓蜥(Sphenomorphus indicus)标本430号为对象,对其鳞片数目及排列的变异做了统计分析。鳞被特征是有鳞目蜥蜴亚目物种重要的鉴别特征,本文主要研究了铜蜓蜥吻鳞、上鼻鳞、额鼻鳞、额鳞、前额鳞、眶上鳞、额顶鳞、顶间鳞、顶鳞、颈鳞、鼻鳞、颊鳞、颞鳞、上唇鳞、下唇鳞、颏鳞、后颏鳞、颔片、背中线鳞、腹中线鳞、环体一周鳞的特征及其变异情况,并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计算鳞片的变异频率、变异范围、平均鳞片数目。根据鳞片变异频率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类:数量恒定无变异的鳞片、可出现变异的鳞片、绝对有变异的鳞片。发现:①过去文献对于颈鳞有无的判断存在不足;②西藏墨脱地区标本头部眶上鳞、额顶鳞、顶间鳞数目和排列方式的特殊变异现象。研究结果为今后铜蜓蜥的鉴别提出了更准确的标准,并建议今后应对铜蜓蜥西藏墨脱居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解释其头部鳞片特殊变异的成因。  相似文献   
47.
丛枝菌根在退化土壤恢复中的生态学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方治国  陈欣 《生态学杂志》2002,21(2):61-63,F004
土壤退化 (包括土壤侵蚀、贫瘠化、盐碱化、沙化、酸化 )不仅为全球所关注 ,而且是关系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全球 1.3× 10 8km2 的总土地面积中 ,因人为原因引起的退化面积为 2 0×10 7km2 ,这些退化土壤中 ,耕地近 5× 10 8ha ,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1/ 3。我国南方丘陵区土壤退化问题也突出 (水土流失面积 8 0× 10 7ha ,养分贫瘠化 1 9×10 7ha ,污染土壤 3 2× 10 6ha ,酸化土壤 3 2×10 6ha) ,因而探讨恢复和重建退化土壤的途径已成为该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5] 。菌根 (mycorrhiza)是土…  相似文献   
48.
丛枝菌根在退化土壤恢复中的生态学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贫瘠化、盐碱化、沙化、酸化)不仅为全球所关注,而且是关系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全球1.3×108km2的总土地面积中,因人为原因引起的退化面积为2.0×107km2,这些退化土壤中,耕地近5×108ha,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3.  相似文献   
49.
农田土壤硝酸盐积累与淋失研究进展   总被引:88,自引:7,他引:88  
农田土壤硝酸盐淋失是导致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主要原因。影响农田土壤中硝酸盐积累的淋失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施肥、降水、灌溉、土壤性质以及耕种制度等,过量施用氮肥,不论是单独施用无机肥、有机肥还是有机、无机混施都能造成硝酸盐在土体中大量积累;耕作和种植制度均能影响硝酸盐在土体中的积累和迁移;降水和灌溉带来的下渗水流是累积在土壤中的硝酸盐向下迁移直至淋失的必要条件,也是运载工具,而土壤中的大孔隙则是下渗水流的主要通道,农田土壤硝酸盐的积累与淋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模型是研究和预测硝酸盐淋失的理想工具,近年来发展很快,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50.
农药对农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13,他引:37  
农药的大量使用,已造成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尤为重要.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对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产生了严重影响,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从昆虫群落结构、土壤中无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微生物区系和植物群落等方面论述了农药对农业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农业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